中国农业生产净碳效应分异研究

来源 :自然资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gu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具有碳排与碳汇的双重效应。分析和把握不同省区的农业净碳水平,是深入研究农业生产碳排放问题的重要前提。鉴于此,研究基于农用物资投入、稻田、土壤、牲畜养殖等四方面23类主要碳源和以水稻、小麦为代表的15类主要农作物碳汇品种,测算了我国1995—2010年及31个省(市、区)2010年的农业生产碳排量、碳汇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自净碳汇量。结果表明:①我国农业生产净碳汇量总体保持上升态势,由1995年的26 736.13×104t增至2010年的37 697.19×104t,年均递增2.32%。其中,碳排放量由1995年的24 952.39×104t增至2010年的29 116.91×104t,年均递增1.03%;碳汇量由1995年的51 688.51×104t增至2010年的66 814.10×104t,年均递增1.73%,碳汇增速明显快于碳排增速,可见我国在农业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分阶段来看,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下降—上升"的三阶段变化特征。②横向来看,区域净碳效应差异明显:农业生产净碳汇绝对量,排在前10位的地区占全国农业生产净碳汇总量的73.02%,而排在后10位的地区仅占全国的1.59%。农业生产碳汇水平,黑龙江、吉林、广西排在前三位,分别高达410.81%、400.94%和356.79%;西藏、青海、福建排在后三位,仅为25.57%、41.55%和103.80%。其中,黑龙江等12个地区农业碳汇水平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229.47%)。
其他文献
认识中国民间信仰的真实图景葛兆光1935年春天,一位西方汉学家来到华北的一个乡村进行他的中国宗教调查研究,充满自信的他预备用半个月的时间结束他预先设定的题目。在他看来,他对于
利用甘肃省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994—2008年玉米试验观测资料,对玉米的LAI变化规律,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对LAI的影响,LAI对5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生物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进行
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是理解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Markov转化过程组成的随机模型因其能用少量的数据而实现对土地利用格局的模拟,是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研究中较合适的
对于一门社会科学而言,理论框架的作用在于解释和预测一系列独特的现实问题。在介绍5个创业研究的代表性理论框架基础上,提出关于我国创业研究的建议,即创业研究需要进行大量
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研发投入的支撑。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新公共管理是西方国家在行政改革浪潮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它的出现为传统公共行政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公共行政的一些问题,其理论和方法值得借
近几年,第三方物流迅速发展,第三方物流被普遍认为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途径。本文首先介绍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作用,分析扬州第三方物流发展存在的问
非市场价值是基本农田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基本农田价值的全面认识与科学评估,有助于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建立。针对目前中国耕地和基本农田非市场价值研究中尚未
结合南阳市交通现状及需求,对该市慢行交通系统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分别阐述了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原则,规划内容及相关设施等内容,为今后其他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提供了指
<正>署名纪容舒撰的《玉台新咏考异》,实乃纪昀所作而归之其父。这一点已为学界所认同。今人隽雪艳曾将纪昀之《玉台新咏校正》稿本序与《玉台新咏考异》之序对照,发现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