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的有心人

来源 :中学生学习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2月18日,我的QQ提示有人添加我为好友。信息写着:吴老师,您还记得我吗?头像是标准的彝族大美女。凉山州的学生!我兴奋又激动!十年了!这十年里,我无数次的想起你们,如今我们终于联系到了!我又翻看起这张难得的合照,我把照片发给她看,她激动得说吴老师您居然有我们小时候的照片。然后圈出了她自己。陈某婷?班上为数不多的彝族女孩,一个个子矮小安静的女孩。现在却是一个高个子白衣天使。她马上建立了班级群,大家都很激动,他们长高了好多,大部分还在念书,有学医的,有学技术的。我们聊了好多……我的记忆又回到了那里。
  那是2008年国庆期间,读生化系的我接到一个教育系好友的电话,她去了一个偏远地方做实习老师,当时凉山州教育局为提高教育质量,鼓励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去西昌市偏远地方教学,组织了第一届大学生顶岗实习,学校由教育局统一安排,我的好友是其中一员。电话里的她很急切,问我要不要去她那里当代课老师,魏老师出了车祸,人没了,孩子们没有了班主任。我答应了,收拾好行李,一路颠簸,我到了那个叫中坝乡大中小学的地方,一个改变我职业意向的小学。
  学校外面是两米宽的水泥路,路的两边有两排挺拔的松树,像两列训练有素的军人,在这个光秃秃的地方显得格外显眼。尘土飞扬,布满全身。辣条袋也随着风沙旋起来,热情洋溢地欢迎我的到来。大门布满铁锈,轻轻一推发出咯吱声。校长出来了,接过我的行李,把我安顿好。一切忙完,我欣赏校园,一个长方形校园,校门对着一竖排6间教室,一共六个年级,每个班有十多张课桌和凳子,桌凳颜色黑黑的有维修过的痕迹,窗户用铁条和木条横竖钉起来,一旁有会议室,教室宿舍,中间操场有一个讲台,上面赫然写着“我爱中华”四个大字,讲台上的国旗飞舞着,在这灰蒙蒙的地方显得很是鲜艳。
  • 到了师生们上课的日子,我满怀期待,他们看到新老师有点害羞,这个地区属于彝族和汉族杂居的地区,学校里有很多彝族孩子,就算是六年级的孩子个子也不高,身上满是泥土,原来他们翻山越岭走了一两个小时的山路,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山头,现在都汇集到了这里,为的有一天能走出大山。

  同学们到齐了,我终于见到了班上所有的孩子们。自我介绍,点名,立班规,讲要求,就这样开启了一个新手班主任老师的第一堂课。四年级的孩子,最高的也只有一米四多,最让我吃惊的是他们的普通话都说得特别棒。课余我就在教室走廊上转着,孩子们嬉戏间有的孩子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原来班上有13个彝族孩子私下用彝语沟通,他们基本上不和汉族孩子一起玩。
  中午,老师自带饭菜给孩子们做饭一起吃。他们有的带窝窝头,有的吃辣条,有的不吃饭。这也正好解开了我对课表的疑惑。课表一天有5节课,早上安排了三节课,下午有两节课,两点半就放学了,这么早放学也许是要回家填饱一下肚子,大部分孩子回家要放牛,放羊。这些因素导致孩子们成绩不理想,平均分在四五十分。原来往山里面走几个小时,还有两所学校,那里的孩子一个月只读半个月书,另外半个月在家放牛羊,忙农活,老师要骑马去教书,麻地学校一位老师,去学校还好好的因为突发头痛,没有得到及时救助,只留下幼小的儿子撒手人寰。
  下午起风了,可以说是妖风,师生被风吹得寸步难行,沙尘满天飞,在这里教了8年书的徐老师打趣说到:这里交通不便,生活用品也买不到,一个月七八百工资正好可以存起来好多。随着对这里的不断了解,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想很多,慢慢的,我似乎知道我该做什么了,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提高他们的成绩,周末我要回学院打印一些基础知识的习题给他们,我要买一些学习用品奖励他们,我要把我获得的优秀证书统统带来,给他们讲大学的美好,讲外面的美好,我要激励他们以后要走出大山!
  当我回学院处理毕业的事宜,他们一样认真读书,有时间我就带他们到石榴树下写作文或者教他们下棋,唱英语歌……另外两位实习老师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教导孩子们,教他们跳舞,画画,做手工……校园热闹了起来。用徐老师的话说以往严肃的校长,脸上的笑容都多了起来。
  校长姓金是一个热心肠我们课下喊金叔,为了让我们快速成长起来,在教学上遇到的疑惑,金叔都会耐心的讲解。哪里有专家下来指导青年教师,他就用摩托车载着我们去几座大山外的麻地小学听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上课,和周围兄弟學校联谊搞教研活动,还请他们来听我们上课、评课,从教态,语速,板书,把握教学目标和重点以及怎么突破难点各方面指导我们。我们坐在一起谈教育,谈人生。我第一次听到了“做教育的有心人”也真实的感受到了“做教育的有心人”。对于我们这几个实习老师来说,金叔对我们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因为民族信仰和习俗不一样,彝族和汉族孩子打架,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回到学校,我先给他们讲彝海结盟的故事,把彝海结盟的故事和图片打印出来贴在教室里,学习上让汉族孩子和彝族孩子同桌结队相互帮助,慢慢的几个彝族孩子也变得开朗起来了,我们的心更近了,班级凝聚力也更强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平均分也从四五十分提高到了六七十分。
  时间过得很快,2009年6月,孩子们到期末了,我也该大学毕业了,我没有选择继续留在凉山,但这一年的点点滴滴,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和暖心,我们的共同进步,校长对我的培养和启发让我选择继续从事教育,我要一直教下去,做教育的有心人。离别的那天,我们一起照了合影,我在地上写了一连串的数字,告诉他们这是老师的QQ号码,却忘记告诉他们这个号码可以联系到老师,即使当时的他们并不明白什么是QQ,但他们还是努力的记下了,这就有了十年后的再一次联系。
  凉山州西昌市中坝乡大中小学,我永远记得!谢谢您!
其他文献
挫折,是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乃至全世界所有普通人耳熟能详的话题。挫折,是天空中突如其来的一股寒流,教给雏鹰翱翔九天的技巧;挫折,是深海里百转千回的一次溯游,指给游鱼砥砺前行的方向;挫折,是高原上风雪交加的一场跋涉,教给羚羊自由洒脱的秘诀。感谢挫折,让人生的平原出现一个可攀登的高度。  要我说,我是真的感谢挫折。那是一种身处逆境沼泽时咬牙迎上后的绝处逢生,是等回头再看,会觉得不过如此的豁然心态。 
期刊
1  窗外的核桃树总会告诉我课本上没有的以及多数人不知道的东西。尚不识愁滋味的我,经常望着核桃树的枝丫冒出以上想法。我深信,正是这个独一无二的想法,把我和同龄的伙伴区别开来。这成了我和核桃树之间的秘密约定。  彼时我们一家住在爸妈单位分的旧式楼房里,我家住在走廊的尽头,打开窗就可以看到一棵核桃树。住在对面楼的赵颐和我从相同的高度分享着这棵树,只不过她看到的是树的另一面。  赵颐是我的同班同学,虽然
期刊
恋物  动画片《史努比》中,小男孩奈勒斯拥有独特的“标志”—— 一条永不离身的毛毯。奈勒斯带着这条毛毯上学、游戏、睡觉,甚至上台演讲,一旦毛毯离身,马上浑身不自在,没了自信也没了风采。这种我们称之为恋物情结的“怪癖”,或许也会发生在你的身上,只是,你迷恋的可能是一条毛巾、一块手帕,或者是一只玩具小熊。你不会明白那条毛巾、那块手帕、那只玩具小熊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让你无论如何也舍不得舍弃。  祖父去
期刊
庸人的目光停在脚下,只能看到眼前的苟且;志士的眼光投向远方,坚定迈开脚步,为了心中那轮明月而奔跑。《月亮与六便士》塑造了一个为梦想不顾一切的疯子,他身上有值得肯定的品質,却也存在争议。在他人生中的种种选择与放弃,有违于世俗,却也有属于他自己的成就。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获得关于理想与追求的相关感悟。  生活的井然有序和意识的循规蹈矩总是在无形中浇灭人们血液中奔流的热忱,除去人们骨子里隐藏的狂放不羁,
期刊
1  北方的秋天还残留着夏日的燥热感,但是早晚的凉气多少还是让人有点吃不消。夏天汩汩冒汗的毛孔一下子合上了,叶子整个人都不舒服。也不知道大家都这样还是只有她这样,不过她也从来没有表现出秋天带给她的不快。  其实这个班里面每个人都不愉快,因为他们是刚刚结束了高三生活的复读生。因为高考的失败,他们多了些许沧桑,成了校园里除老师之外最有成年人气息的人。叶子坐在教室里,看见大家沉闷地翻看着手里的书。校园,
期刊
公司瑕疵设立是指在设立公司过程中,公司虽然形式上取得了营业执照,具备了形式上的法人格,但是事实上却欠缺法律所规定的一些实体或程序要件,从而使其法人格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该现象在司法实践中极为常见,因为瑕疵设立公司涉及的利益主体广泛,所以法律对于该问题的规制显得极为重要。本文拟通过对公司瑕疵设立制度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为完善我国公司法律制度、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出一定的制度完善建议。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对公司瑕疵设立进行了概念及类型分析。本部分首先分析了公司瑕疵设立的概念和公司瑕疵设立的法律特征
为什么这么多为什么  为什么我出身寒门,夏天还会中暑?  为什么我都背井离乡了,村里还有水喝?  为什么我身披黄袍,只是在美团送外卖?  为什么我生活在南方,还是要天天喝西北风?  为什么我曾经是祖国的花朵,最终长成了“多肉”?  为什么我满肚子墨水,却没有黑了心肠?  为什么我懂得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一生?  ……谁的青春不尴尬  ●我开始变得不爱学习爱虚荣。老爸为了教育我,周末的时候把我带到工地
期刊
朋友写了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发来让我看。我从写景的文字里挑出喜欢的一段:“我常常在上下班路过河边时,听麻雀在树丛里拌嘴。麻雀是北方再常见不过的鸟,叫声也远称不上清脆。听它们拌嘴,好像在听饮食男女为日常琐事吵架。不过,这争吵也是好的,麻雀的架吵得越热闹,春天的温暖就更靠近了一步。”  果然,朋友说,这段文字来自生活中的观察。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细微之处,是需要“观察”的,而不仅仅是看见。冯远征在《
期刊
[知趣]  问:语文老师经常批评大家的作文满满都是套路、没什么新意,可就这样的“模板作文”,我都编得很吃力。大家都在作文里编过哪些瞎话啊?没有火眼金睛的老师怎么能看穿名人名言和故事是编的呢?  答:语文考试中,大家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凑够作文的数百字。若是能顺利凑够字数也就罢了,要是绞尽脑汁还不能达到规定字数,很多人就要开始胡编乱造,在作文里肆意放飞自己,比如编造一系列名人名言和励志故事,然后甩锅给苏
期刊
1  青菀从学校回来时,看见爷爷正在屋门口錾碗。  他穿着围裙,戴着眼镜,坐在板凳上,两条腿夹着一只倒扣过来的蓝边碗,右手拿着钢錾子,左手拿着小铁锤,在碗底上敲敲打打。青菀打小就知道,所谓錾碗,就是在碗底刻字。  “爷爷,你在给谁家錾碗呀?”青菀喜欢看爷爷錾碗,每回爷爷干这个活时她都会蹲在他脚边看上半天。爷爷是木村唯一会錾碗的人,不管谁家买了新碗都会请他给錾上名字。爷爷喜欢把碗倒过来,字錾在碗屁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