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形测绘是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其基本任务,是对待测区域内的地质地形、水文气候、地貌特征等进行收集,以此来绘制相应的地形图,为区域的开发建设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本文结合GPS技术的优势,对其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就GPS技术在地形测绘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GPS技术;地形测绘;应用;前景
作为在现代人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信息化技术,GPS技术的影响似乎无处不在,无论是导航还是定位,都无时无刻不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而实际上,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才能够真正发挥出GPS技术的优势。将GPS技术应用到地形测绘中,可以有效提升测绘的精度,提升工作效率。
1、GPS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优势 1、
目前,GPS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越发广泛的应用,所带来的便利无需多言。而在地形测绘领域,GPS测量技术的出现,可以说是一次重大变革,促进了测绘方式的改变,也推動了测绘工艺技术水平的飞速提高。GPS测量技术在速度、精度、操作、成本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在取消了常规测距、测角等的前提下,GPS测量技术的适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可以实现对于GPS卫星数据的有效收集,建立起相应的三维数字模型坐标,保证了工作的流畅性和完整性。
在地形测绘领域,GPS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不同的方面:一是精度高,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在对相对位置进行确定是,如果将基准线设置在50km以下,结合载波相位观测,可以使得测量精度的相对值达到1×10-6~2×10-6;如果基准线在50km-100km,测量精度可以达到1×10-6~1×10-7。如果采用GPS-RTK技术,定位精度能够达到分米级甚至厘米级。二是效率高,在基线不超过200km的情况下,以GPS技术实现静态相对定位,结合双频接收机,观测时间约在15-20min左右,相比较传统的测量方式已经极大的缩短了测量的时间。而如果采用GPS-RTK技术进行实时动态定位,在初始观测时间在1-5min,后续观测仅需数秒,能够极大的提高测绘作业的效率。三是要求低,在传统测量中,全站仪等设备的使用要求较高的通视条件,控制网也必须具备规范的图形结构。与之相比,GPS技术不需要测站之间的通视,仅要求其在15°仰角方向具备较为开阔的空间来保证卫星信号的收发,就可以完成测量。在这种情况下,無论是勘测点的选择还是实际测量工作,都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四是全天候,GPS系统利用卫星实现了对于地面的全面覆盖,因此可以在任何时间与地点开展相应的观测工作[1]。
2、GPS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就目前来看,在地形测绘领域,GPS技术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这里主要对土地测绘和地籍测量两个比较常见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2.1土地测绘
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加剧了城市区域的人地矛盾冲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更加合理高效的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利用,就需要做好相应的土地测绘工作。在土地测绘领域,测量工作要求针对待测区域内的地形进行控制测量,一般会采用GPS动态书技术,由于测站之间不需要实现通识,可以大大简化测绘工作的流程。相比较传统的手工测量,GPS技术的应用需要保证测区内地形控制测量的精度与GPS系统动态仪器相互匹配,同时依照动态测量的实际要求来选择控制点即可。最近几年,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带动下,GPS技术越发成熟和完善,在测量的速度、精度以及效益方面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成果。尤其是伴随着RTK技术、静态测量以及快速静态测量技术的出现和完善,GPS技术已经成为了地形控制测量中的主流方法。
2.2地籍测量
在地籍测量中,RTK是较为常用的GPS技术,可以快速实现对于各宗土地地籍图和权属界线的快速测定,而且测量的精度最高能够达到厘米级。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专用的软件系统,针对RTK采集到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然后录入到GPS系统中,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地籍图。不过,虽然GPS技术不要求良好的通视条件,但是在应用环节可能会出现卫星信号遮蔽或者受干扰的情况,这就需要配合经纬仪、全站仪等设备,运用解析法或者图解法,做好细部测量和分析工作,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如果是针对建设用地的定界测量,可以采用RTK技术实现对界桩的实时定位,在明确土地界限的同时对其面积进行计算,构建规范的工作流程。RTK技术也可以被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面,与常规测量方法对比,RTK技术的实时动态测量功能不仅提升了检测的速度,而且保证了检测的精度,能够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问题。
3、GPS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前景
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带动下,GPS技术的优越性也在不断提升,在导航、定位、测量等领域得到了越发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从我国的发展情况分析,GPS技术在地形测绘领域中发挥着超乎想象的作用:在矿产管理方面,GPS技术可以实现对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可靠判断以及准确定位,也可以对矿产的边界问题进行有效评估,避免了矛盾纠纷;在地质勘探方面,GPS技术能够减少外业工作的压力,提高工作西欧阿里,实现数据的高度共享和二次利用;在地质灾害防控方面,应用GPS技术能够实现大范围监测,也可以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时跟踪报道,以方便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降低地质灾害的影响和危害[2]。
结语:
总而言之,在地形测绘领域,GPS的应用范围开极其广泛,具有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段、测站无需通视以及全球全天候测量的优势,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测绘方式,成为地形测绘的主流技术。相关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GPS技术的优势,做好深入的研究工作,不断提升GP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效果,提升地形测绘工作水平,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何龙飞,陈海华.基于GPS技术下的地形测绘研究[J].中华民居旬刊,2013,(36):84.
[2]彭迎.GPS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4):168-169.
【关键词】GPS技术;地形测绘;应用;前景
作为在现代人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信息化技术,GPS技术的影响似乎无处不在,无论是导航还是定位,都无时无刻不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而实际上,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才能够真正发挥出GPS技术的优势。将GPS技术应用到地形测绘中,可以有效提升测绘的精度,提升工作效率。
1、GPS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优势 1、
目前,GPS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越发广泛的应用,所带来的便利无需多言。而在地形测绘领域,GPS测量技术的出现,可以说是一次重大变革,促进了测绘方式的改变,也推動了测绘工艺技术水平的飞速提高。GPS测量技术在速度、精度、操作、成本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在取消了常规测距、测角等的前提下,GPS测量技术的适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可以实现对于GPS卫星数据的有效收集,建立起相应的三维数字模型坐标,保证了工作的流畅性和完整性。
在地形测绘领域,GPS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不同的方面:一是精度高,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在对相对位置进行确定是,如果将基准线设置在50km以下,结合载波相位观测,可以使得测量精度的相对值达到1×10-6~2×10-6;如果基准线在50km-100km,测量精度可以达到1×10-6~1×10-7。如果采用GPS-RTK技术,定位精度能够达到分米级甚至厘米级。二是效率高,在基线不超过200km的情况下,以GPS技术实现静态相对定位,结合双频接收机,观测时间约在15-20min左右,相比较传统的测量方式已经极大的缩短了测量的时间。而如果采用GPS-RTK技术进行实时动态定位,在初始观测时间在1-5min,后续观测仅需数秒,能够极大的提高测绘作业的效率。三是要求低,在传统测量中,全站仪等设备的使用要求较高的通视条件,控制网也必须具备规范的图形结构。与之相比,GPS技术不需要测站之间的通视,仅要求其在15°仰角方向具备较为开阔的空间来保证卫星信号的收发,就可以完成测量。在这种情况下,無论是勘测点的选择还是实际测量工作,都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四是全天候,GPS系统利用卫星实现了对于地面的全面覆盖,因此可以在任何时间与地点开展相应的观测工作[1]。
2、GPS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就目前来看,在地形测绘领域,GPS技术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这里主要对土地测绘和地籍测量两个比较常见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2.1土地测绘
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加剧了城市区域的人地矛盾冲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更加合理高效的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利用,就需要做好相应的土地测绘工作。在土地测绘领域,测量工作要求针对待测区域内的地形进行控制测量,一般会采用GPS动态书技术,由于测站之间不需要实现通识,可以大大简化测绘工作的流程。相比较传统的手工测量,GPS技术的应用需要保证测区内地形控制测量的精度与GPS系统动态仪器相互匹配,同时依照动态测量的实际要求来选择控制点即可。最近几年,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带动下,GPS技术越发成熟和完善,在测量的速度、精度以及效益方面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成果。尤其是伴随着RTK技术、静态测量以及快速静态测量技术的出现和完善,GPS技术已经成为了地形控制测量中的主流方法。
2.2地籍测量
在地籍测量中,RTK是较为常用的GPS技术,可以快速实现对于各宗土地地籍图和权属界线的快速测定,而且测量的精度最高能够达到厘米级。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专用的软件系统,针对RTK采集到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然后录入到GPS系统中,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地籍图。不过,虽然GPS技术不要求良好的通视条件,但是在应用环节可能会出现卫星信号遮蔽或者受干扰的情况,这就需要配合经纬仪、全站仪等设备,运用解析法或者图解法,做好细部测量和分析工作,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如果是针对建设用地的定界测量,可以采用RTK技术实现对界桩的实时定位,在明确土地界限的同时对其面积进行计算,构建规范的工作流程。RTK技术也可以被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面,与常规测量方法对比,RTK技术的实时动态测量功能不仅提升了检测的速度,而且保证了检测的精度,能够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问题。
3、GPS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前景
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带动下,GPS技术的优越性也在不断提升,在导航、定位、测量等领域得到了越发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从我国的发展情况分析,GPS技术在地形测绘领域中发挥着超乎想象的作用:在矿产管理方面,GPS技术可以实现对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可靠判断以及准确定位,也可以对矿产的边界问题进行有效评估,避免了矛盾纠纷;在地质勘探方面,GPS技术能够减少外业工作的压力,提高工作西欧阿里,实现数据的高度共享和二次利用;在地质灾害防控方面,应用GPS技术能够实现大范围监测,也可以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时跟踪报道,以方便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降低地质灾害的影响和危害[2]。
结语:
总而言之,在地形测绘领域,GPS的应用范围开极其广泛,具有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段、测站无需通视以及全球全天候测量的优势,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测绘方式,成为地形测绘的主流技术。相关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GPS技术的优势,做好深入的研究工作,不断提升GP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效果,提升地形测绘工作水平,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何龙飞,陈海华.基于GPS技术下的地形测绘研究[J].中华民居旬刊,2013,(36):84.
[2]彭迎.GPS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4):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