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

来源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que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但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得不合要求时,有的老师就简单提示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等要求后,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行了,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1 体会感情,把握基调
  要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深入阅读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必须紧扣课文,从字、词、句入手,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还要联系实际,阅读时才能把握住阅读基调和合适的语气。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通过对一个小女孩大年夜里在大街上卖火柴事例的描写,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剥削人民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根据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此文的朗读基调就应定为:低沉、缓慢,读时还要根据小女孩每擦一根火柴内心悲—喜—绝望的感情变换语气、速度和语音。这样才能生动地表现文章的感情基调。
  2 品味语言,训练朗读技巧
  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通过读,学生同时获得说话的样本和写作的范例,这些技巧都必须在品析词、句、段、体会感情中掌握。
  2.1选择感情浓烈的句段。 课文中某些句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感情,如“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这句话要求学生体悟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思国爱国之情。
  2.2选择含义深刻的句段。 课文中部分句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蕴含着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才能理解、领悟。如“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探索文字里蕴含的爱的情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2.3选取描写精彩的句段。 有些课文的文段,大量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很精彩。如朱自清的《匆匆》这篇优美散文是一篇很好的朗读素材,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并珍惜时间的可贵,从现在做起,把握好今天,走向更好的明天。
  3 以听促读,提高阅读水平
  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听促读提高阅读水平,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必须联系上下文,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就要求学生边听边小声跟着模仿。因此,教师对教材中准确的词语、优美的句式、生动的片段,更多的作范读,突出语言特点,坚持不懈地练习,就能慢慢促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标准发言,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提高阅读水平。如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师用哀婉的语调描述情境。“我们常常幸福地看到总理,看到他那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老师悲伤的语气和悲伤的表情,把文中人们送别总理的感人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无限悲痛和深切怀念的感情传导给学生,使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发学生深爱和缅怀总理的思想感情。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成为阅读的样板。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做好朗读指导和示范作用。
  4 分角色朗读,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听读、朗读,小学生的模仿力和记忆力是非常强的,在他们听的过程中,会在脑海里形成朗读的“模式”从而更好地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语言表达得到良好的发展,当学生听过示范朗读之后,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齐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等各种朗读方式和尝试,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与技巧。
其他文献
一个班的纪律怎样,学习风气如何,往往与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相关,因为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管理措施、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很多方面都需要我们的学生干部去宣传、去贯彻,还要让学生干部去具体执行和监督,所以班主任要培养好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在班主任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有的班主任就是因为不重视这一点,结果自己费了很大的力气,反而效果不好,班上一离开班主任就难以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结果学生有意见,家长有意见,社会也
期刊
导读: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让幼儿从生活中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为此,教师应积极提供能激发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语言使用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乐意与人交谈,注意倾听对方的语言,重视幼儿交际能力培养。  语言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适应人类社会的主要工具。学前期是儿童创造力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那么,如何促进
期刊
课余常听得同行议论:某孩子好可爱,穿的干干净净,说话懂事,对人有礼貌,学习成绩好;某孩子真讨嫌,调皮捣蛋,学习不用心,一问三不知。其实当我们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微笑面对他们时,你会发现孩子都有可爱之处。  在我眼里没有优生和差生,只有优缺点不同罢了。在一次“怎样看待优生和差生”的说话课上,学生大胆向我发问:“老师,你怎样看待了?”我真诚的说道:“优生和差生是在两条不同的道路上向着目标前进的两
期刊
为了追求教学效果在考试中发挥出最大的分数效应,适应考试的需要,在现行的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更多的偏重于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建立在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基础之上的学习才是自觉能动的学习,才是最有实效的推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教学方式。那么,在教学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生
期刊
导读:早期阅读对人生成长进步产生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幼儿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只要调动起幼儿的兴趣,正确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就能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幼儿早期阅读,有利于幼儿获得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
期刊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在不司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是其他领域都不能比拟的;而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之基础构件,又在艺术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本文从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全面影响作以详实的阐述,以期希望引起同行对音乐教育重新认识,并能更有效地实施健康、优美、快乐的音乐教育课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体育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作为实施健康教育的阵地,要努力通过体育健康教育来改变学生的不良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培养终生体育意识,树立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校体育;健康教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民的健康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最初的病理健康发展到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展开,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政治课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政治课教学中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青春期是指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青春期目前在各国并没有一致的年龄范围,一般指13、14岁~17、18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体的急速成长为特征。  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因为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似的依
期刊
直觉在科学发现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普朗克曾经说过,"每一种假说都是想象力发挥作用的产物,而想象力又是通过直觉发挥作用的"。直觉思维通常来源于对问题的直感,它要受到思维主体原有经验知识、审美情感、态度倾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却缺乏逻辑上的支持。直觉思维的成果往往只是一种猜测,不一定能保证正确无误,其正确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证明。物理解题,尤其是求解探索性的物理问题是一个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在进行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