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开在大别山的教育小花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45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的指引下,随着鄂豫皖边区黄麻、商南、六霍三大起义的相继举行和工农红军的创建,中国共产党在大别山区创建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0年10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被党中央列为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是当时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全国第二大农村革命根据地,首府设在河南省新集(今新县县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鄂豫皖边区人民在大别山这块血染的土地上进行了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豫南地区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光山、商城、罗山、固始、潢川、信阳等6个县(巩固区)和息县、确山、桐柏、唐河、泌阳等5个县(游击区),都先后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成为鄂豫皖根据地的一部分(简称豫南苏区)。随着鄂豫皖边区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豫南苏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摧毁了反动政权,建立了村、乡、区、县、特区5级苏维埃政权,拥有7座县城,26个县,土地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人口360万,红军发展到近3万人。豫南苏区同全国其他农村一样,因为几千年封建制度的统治,文化教育十分落后,文盲约占总人口的90%,适龄儿童很少有上学的。因此,苏区政府把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作为自己一项迫切的政治任务。根据地的不断扩大,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的广泛进行,为豫南苏区教育事业的开创和蓬勃兴起提供了基础条件,推动了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豫南苏区教育由红军教育、党政干部教育、专业教育、社会教育、普通教育5种类型构成。普通教育是苏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对象是苏区的广大少年儿童。党和苏维埃政府对儿童教育十分重视,将其作为根据地教育的基础。为使根据地的劳苦工农和红军的子弟有读书的机会,早在鄂豫皖苏区创建阶段,鄂豫皖苏区政府就在制定的《临时政纲》中明确提出了“普及农村小学教育”的任务,并积极创办农村小学,通称列宁小学。1931年7月,鄂豫皖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所通过的《文化教育政策》中进一步要求,苏维埃政府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苏区的文化教育,对于工农子女实行免费的教育。1932年5月,苏区所颁布的《鄂豫皖省苏维埃文化委员会决议案》(草案)又一次明确规定:“普遍地发展乡学,使我们苏区里每一个工农劳苦儿童、红军子弟有读书的机会。”为保障和促进苏区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苏维埃政府还在苏区的教育行政机构——文化委员会中,专门设立学校教育科,明确其主要任务是整理和创办列宁小学,并规定了列宁小学的教育目的和任务,即提高苏区儿童的文化知识和政治认识,培养、造就党和苏维埃政府所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豫南苏区儿童教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到1930年冬,列宁小学如雨后春笋般地在苏维埃区域的广大农村普遍设立。苏区列宁小学因学制和管辖的行政区划的不同,分为列宁初级小学、列宁模范小学、列宁高级小学和列宁模范学校。据统计,当时,豫南苏区的光山县有列宁学校315所,其中,列宁模范学校1所,列宁高级小学14所,列宁模范小学51所,列宁初级小学249所,共有在校学生13 580人。商城县有列宁小学703所,其中,列宁模范学校2所,列宁高级小学14所,列宁模范小学60所,列宁初级小学627所,共有在校学生19 070人。潢川县有列宁小学127所,其中列宁模范学校1所,列宁高级小学3所,列宁模范小学9所,列宁初级小学114所,共有在校学生4600余人。罗山、固始、信阳的列宁小学均超过了100所,息县、确山、桐柏也先后创办过列宁小学。列宁初级小学是苏区最普遍设立的一种小学。苏维埃政府规定:年满6~12周岁的工农子弟必须入学上列宁初级小学,接受教育。让孩子免费读书识字是千百年来广大穷苦大众不敢奢望的事情,苏区列宁小学的普遍设立,使这一似乎遥不可及的梦想成为现实。孩子们纷纷背上书包,进入学校读书,一时间各校的学生均济济一堂。到1932年春,苏区学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0%以上,实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普及小学教育。
  列宁小学的学制为5年,初小3年,高小2年。初级小学课程为国语、算术(包括珠算)、音乐、图画和体操;高级小学课程为国语、数学、自然常识、社会常识、唱歌和军事。教学时数,初小每周上课18小时,课外教学(包括社会活动和劳作)每周12小时;高小每周上课24小时,课外教学(包括社会活动和劳作)每周10小时。课程设置按照苏区斗争实际,体现了文化知识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劳动教育和军事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也就是说,苏区的儿童教育,熔文化知识教育与政治、形势教育于一炉,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根据地教育的一大特色。
  豫南苏区儿童教育的教材摒弃了《四书》《五经》及国民党编印的反动教材,采用鄂豫皖省文化委员会统一编印的《列宁初级小学国语》《列宁高级小学国语》《政治课本》《社会常识》《自然常识》和《算术》等。这些教材内容丰富、思想健康,既反映了苏区革命战争的实际和革命人民的崇高理想、忘我的献身精神,又结合了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重视文化科学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掌握和训练,注意选择一些有趣的诗歌、游戏、童话和寓言故事等为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富有教益的教学内容,编排上注意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深浅程度适宜、循序渐进。教材多采用韵文等形式,语言生动、文字流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如鄂豫皖省文化委员会编写的《列宁初级学校国语》第4册第4课讲地主:
  地主占有许多土地,他自己决不耕种,把田地租给贫苦的农民耕种,他收地租,在屋内坐着享福,吃现成的,过寄生虫生活,最反对土地革命。
  第18课讲反对迷信,课文写道:
  封建头脑人,多半迷信深。分明是染病,却说是掉魂。请道士做解,叫端公降神。吃斋和拜佛,求和尚念经。叫瞎子算命,接阴阳过门。这许多迷信,实无益于人。把金钱浪费,碍革命进行。做卫生运动,自然病不生。纵有点小病,服医药就行。
  除了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列宁小学也很注重讲授政治常识、军事常识及革命斗争形势,启发学生们的阶级觉悟。学校还经常邀请红军、赤卫队等负责人到校讲授红军的战略战术,开展军事训练、野外演习。开设了符合少年儿童特点的唱歌、图画等课程,丰富学校生活,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唱歌教材多采用《红军颂》《穷人调》《红了大别山》等歌曲,如当时在鄂豫皖苏区广为流传的一首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歌词中这样写道:
  八月桂花遍地开,
  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
  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
  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革命形势的发展使学校教育的性质、方针、目的和任务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豫南苏区儿童教育废除了封建式的打骂惩罚、死记硬背、刻板注入式的方式方法,采取启发式、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创造了课堂教育、自学钻研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教育形式,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学校还切合苏区革命斗争的实际,大力倡导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组织学生在按规定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站岗放哨、维护治安、开展宣传、慰问红军、帮助群众识字扫盲等社会活动,每周还要参加生产劳动,帮助军烈属挑水砍柴、收割庄稼、耕种红军公田等。通过校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社会实际和革命斗争的锻炼中逐渐成长。
  为解决苏区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教员、经费等困难和问题,苏维埃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较好地克服了困难,使苏区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鉴于根据地师资奇缺的状况,为建立一支有阶级觉悟、吃苦耐劳、能通语体文、略知儿童心理、明白教学管理的教师队伍,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多种办法,包括留用表现较好的旧学校的教师和私塾先生,在工作中加以改造;广泛吸收非苏区的革命文化工作人才到苏区创办学校;举办各种师资培训班,选派社会知识青年加以速成训练;由共青团各级委员会输送一批有文化的团员到列宁小学当教师;聘请党、政、军和群众团体的干部兼任教师等。同时,为鼓励教师安心教学,搞好教学工作,苏维埃政府还十分注重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在当时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苏区为解决教师的生活困难,除了发给每年二百五六十串(注:每串为1000文,折20文的铜元50枚)的劳动工资(这比当时一般雇工的工资高出一倍多)外,还按照鄂豫皖苏区的规定给予教师特殊的药费照顾,教师外出学习开会膳食费也由苏维埃政府供给。此外,教师还享有分配土地的权利。缺乏劳动力的教师家庭,土地由当地苏维埃政府组织农民代耕。党和政府还特别注意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采取报告会、座谈会、评议会、编发政治知识小册子等形式,使他们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交流教学经验。1931年秋,鄂豫皖苏区政府在省、特区、县成立赤色教师联合会。通过联合会组织教师编写教材,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为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困难,苏维埃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紧缩开支,挤出更多经费兴办教育。1931年7月,鄂豫皖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以法规形式,明确规定苏维埃政府应按照自己的财政状况作出预算,划出一定款项支持文化教育工作,各群众团体也应划分相当经费创办文化教育事业。此后,鄂豫皖苏维埃政府根据当时财政收入,统一各机关开支,规定每月开支2905元,其中列宁小学为300元,占各机关总开支的10%还多。同时,苏区列宁小学的广大教职工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带领学生边学习边生产,每天拿出一两个小时开垦荒地,种瓜种菜,养猪养鸡,自创财富,弥补经费不足。
  豫南苏区儿童教育事业虽然处于艰苦的革命战争环境,物质条件极端困难,但是,在党的领导下,列宁小学发展之快、数量之多,少年儿童入学率之高,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它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仅基本上普及了农村初级小学教育,使苏区广大工农子弟学习了文化知识,摆脱了文盲状态,而且使苏区少年儿童接受了革命思想文化,提高了政治觉悟,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培养了新的一代,为党和红军培养、输送了一批骨干力量。如新县箭厂河列宁小学,除了向少年儿童传授文化知识外,还负有为红军和各级苏维埃政府输送干部的重要任务。党的领导同志对学校工作非常重视,吴焕先、吴先筹等同志曾多次到校授课。1930年秋,箭厂河列宁小学建立了当时鄂豫皖边区第一个共青团支部,由学生徐共国任书记,团员10余人。后来,这10余名共青团员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革命骨干。在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斗争中,这所列宁小学学生踊跃参军参战。学生党员肖国清(女)在第四次反“围剿”中不幸被捕后,在敌人严刑拷打面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被敌人活埋,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牺牲时年仅16岁。箭厂河列宁小学先后为革命英勇献身的毕业生达80人,有80余名学生参加了长征,60人担任了红军团级以上的干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列宁小学,这朵绽开在大别山革命沃土上的明艳小花,尽管还很稚嫩,但它们的茁壮成长昭示了几千年来剥削阶级垄断教育局面的根本改变,开启了古老中原由工农自己办教育、自己受教育的新时代,开创了河南教育史上的崭新篇章,为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责 编 流 水)
其他文献
日本的恩格尔系数正不断上升。根据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2014年度日本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平均达到24.3%,升至自1993年度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由于消费税增税,日本家庭压缩总体开支,再加上日元贬值等带来的食品漲价,均导致了恩格尔系数的升高。  恩格尔系数代表着家庭的富裕程度,系数越高,被认为生活水平越低。自2000年以后,日本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徘徊在23.5%左右,但201
记者面前的刁彦昌老师很阳光,他面色红润,目光明亮,说起话来喜欢打手势,能让人感觉到他内心洋溢的热情。他2004年毕业于商丘师范学院,是夏邑县第一高中的英语老师,毕业班班主任。  2006年,校领导让刁彦昌当班主任。最开始他很茫然,没有经验,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但他相信一条:真心爱学生不会错。“我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我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资料卡,做到对他们的家庭背景、
这里山清水秀,却道路艰险;这里物产丰富,却难以物尽其用;这里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却处处洋溢着冲破藩篱的创新精神。  创新要从娃娃抓起,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保靖县实验小学(下称“保靖实小”)坚定不移地走在科学兴教的道路上。今年4月,湖南省特级教师李克勤应邀到学校,为师生进行了一场以“如何进行科技创新”为主题的讲座。  除了兴致勃勃的学生和家长,保靖实小的校长彭秀东也坐在台下听得津津有味。在他看来,学科学、
有时我们发现学生不爱活动,下课后也总是呆在教室里。细问之下,才知道他们在看各样闲书。学生扩大阅读面原本是好事,但他们一般都沉浸在漫画书或三流作家所写的言情小说里,有时候上课了还忍不住偷偷看,甚至合上书后,脑海里依然想着书里的故事,影响课堂学习。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读课外书呢?    和学生一起看武侠小说  江苏省清江中学/周建洋    有一段时间,社会上武侠小说流行,班里的很多孩子也迷
人生就如一场球赛,难免会有“下半场”。  上半场的人生充满着精彩和确定。人生进入下半场时,却会给人带来充满变数的暗淡感,特别是在上半场下半场的转折点上,难免举手无措——年轻的时候,人生是一段全情投入、求进追先的壮怀激烈。可是待老时,忽然觉得老而寂寞起来,老而无奈起来,老而懊恼起来了……  人生的下半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爽?  原因如此:年华虽老,但精神仍旧矍铄,满心的阅历,丰富的见识,让老者多有
一位朋友的儿子,考进了市直机关一单位。  “200多个人竞争,我竟然考上了。”电话里,他兴奋得声音都变了。  但入职才三个月,他就抱怨起来:天天与材料打堆,没意思;经常加班熬夜,遭不住;工资不及律师同学的零头,很悲摧……  渐渐地,他开始消极怠起工来。  散,上班网购、看电影、玩游戏。  懒,遇事绕着走,能推就推。  拖,做事慢慢吞吞,效率低下。  怕,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做事。  “既然工作没意思
2016年11月3日上午,开州区汉丰街道盛山社区。  一个居民区外,几个人不住地比划着。  顺着比划的方向望去,是一条石板路。  “这路的排水沟太浅,雨天泥泞,一定要整改。”一位女士指着有些歪斜的路基说。  其他人听了,频频点头。  这位女士名叫张吉英,是盛山社区党总支的一名普通党员。  这天,张吉英和社区几名党员来到这里,为道路翻修出谋划策。  一旁,社区党总支书记徐天伟将问题一一记下。  见自
搞收藏的越来越多了,此乃盛世之证明,一是说明人们有了些闲钱,有闲钱就会买些闲物放着。但这些闲物却非等闲之物,一般说,有品位的,值钱的,而且日后还能增值的东西才能叫闲物。闲物,就是没用之物。世上的东西真是怪,不是越没用越值钱,而是越值钱越没用。比如你吃饭用的那个碗,突然有行家看了说值十万块,肯定你立即就不用了,而是刷干净用软布包起来藏到橱柜里了。书画也是,真的价值连城了,别说挂了,连看也难得看到,必
作者简介:  闫学,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在《人民教育》等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在《中国教师报》开设个人专栏;已出版《牵到河边的马》《教育阅读的爱与怕》《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我负语文——特级教师闫学的教学艺术》等教育教学专著。    一直珍藏着丰子恺的那本《护生画集》,极爱那些看似朴拙的漫画中所流露出来的浓浓的“护生”之心,那份
我有个根深蒂固的看法,觉得最惨的事情是生活在地下。以前有个风靡全球的电脑游戏描述地下城生活,但主角不是人。金庸小说里,关在地下的任我行武功盖世,样子却实在可怖。前些年洛阳有个变态狂把一些女人关在地下自己挖的洞里,不知道他有没有玩过那个游戏,读过金庸笔下的任我行。  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每天有不少时候在地下穿行。我坐过有地上段的地铁,当列车哐哐响着冲进阳光里,我会眯着眼睛,感受到一点小激动。因为这种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