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初中课程的必修科目之一,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英语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起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学会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掌握包括听、说、读、写、译在内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升对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英语教学尤为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常用词汇量、掌握基本语法和进行实际应用的开端,所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对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要形成用英语交流的好习惯。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多用英语回答问题。特别对新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在教学开始时就该要求他们从基本的口语训练出发,多听录音、多读课文、多用英语练习对话,在课内课外同时开展比赛记忆、英语知识交流和情景会话等一系列的趣味活动来加强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训练。
(2)要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要提醒学生把教授的内容做好记录,做到老师随讲、学生随记;还可以传授给他们自己做笔记的经验和习惯,指导他们如何正确记录所学的重点和难点,教会他们在课下也能自己记录和整理笔记,以方便日后复习。
(3)要力求书写规范的好习惯。教师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类似汉字临帖的英文书写训练,对他们每天完成的作业进行检查、评比,好的予以奖励,劣的予以鼓励;要求学生无论作业还是考试都要书写工整规范,从而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得他们更认真地学习英语。通过这些对书写的要求, 学生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要培养词汇积累的好习惯。单词记忆在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当然也是最为困难的一点。如果把英语学习比作塔楼建造的话,无疑第一层需要的砖瓦是最多的,作为英语语言的建筑材料,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也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质量。因此,要想学生学好英语,必须先让他们掌握足够多的词汇。教师可以先教授学生单词的拼读技巧,让他们学习得更快一些,再让他们用学到的技巧去记忆不同单词的音和形,然后在朗读课文和背诵单词意义及运用技巧的过程中,用心记忆。另外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让他们具备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掌握大量英语词汇的自信;培养学生有效的记忆能力,教会他们科学的记忆方法;使他们真正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
(5)要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英语的学习涵盖了听、说、读、写、译等过程,其中“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英语学习达到最终目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对于并不晦涩难懂的短篇文章让学生独立学习,找出文中比较重要的单词、句型等知识点,并逐步能对教师在讲解新课文时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指导学生通过早读和课外阅读等训练来增加词汇量和拓展知识面,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
(6)要培养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教师要提示学生在新课开始之前做好预习,先自己练习拼读生词,尝试理解课文内容,把文中的疑难点勾画出来,这样在课堂上着重听讲自己未能理解的地方,做到当堂理解,完全掌握该课知识;对已学过的词汇、句型及课文等知识,要能做到及时复习,教师可以通过听写单词、课堂提问以及英语会话等方式对学生们的复习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他们逐渐养成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
(7)要促使课后总结、归纳的好习惯。课本上每节课的知识都是相对独立的,要想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必须要做课后小结,把分散在不同课文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学到的知识逐步变得更系统、更规律、更具有结构性,这样他们才能更畅通地运用所学。例如:课本中曾出现walk,on foot,pace,step,tread,stroll等几个意思相近的“走”,对这些相类似的单词和短语就应做到及时的对比并善于总结、归纳。
(8)要训练考后反思的好习惯。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进行过大量的练习,尤其在复习备考的时候,练习的强度会相应加大。但并非做完题目就能达到练习目的,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拓展和深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反思是考试结束后的重要环节。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向上、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反思自己在作业练习中的得失,例如:在考试时解题错误,就更应该反思错解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克服常犯错误,让学生在二次学习中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和提高应用能力。
总之,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对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习惯的养成也或快或慢,这就要求教师真正做到重视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因材施教,给予合理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习惯养成,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郝寨中学)
(1)要形成用英语交流的好习惯。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多用英语回答问题。特别对新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在教学开始时就该要求他们从基本的口语训练出发,多听录音、多读课文、多用英语练习对话,在课内课外同时开展比赛记忆、英语知识交流和情景会话等一系列的趣味活动来加强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训练。
(2)要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要提醒学生把教授的内容做好记录,做到老师随讲、学生随记;还可以传授给他们自己做笔记的经验和习惯,指导他们如何正确记录所学的重点和难点,教会他们在课下也能自己记录和整理笔记,以方便日后复习。
(3)要力求书写规范的好习惯。教师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类似汉字临帖的英文书写训练,对他们每天完成的作业进行检查、评比,好的予以奖励,劣的予以鼓励;要求学生无论作业还是考试都要书写工整规范,从而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得他们更认真地学习英语。通过这些对书写的要求, 学生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要培养词汇积累的好习惯。单词记忆在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当然也是最为困难的一点。如果把英语学习比作塔楼建造的话,无疑第一层需要的砖瓦是最多的,作为英语语言的建筑材料,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也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质量。因此,要想学生学好英语,必须先让他们掌握足够多的词汇。教师可以先教授学生单词的拼读技巧,让他们学习得更快一些,再让他们用学到的技巧去记忆不同单词的音和形,然后在朗读课文和背诵单词意义及运用技巧的过程中,用心记忆。另外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让他们具备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掌握大量英语词汇的自信;培养学生有效的记忆能力,教会他们科学的记忆方法;使他们真正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
(5)要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英语的学习涵盖了听、说、读、写、译等过程,其中“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英语学习达到最终目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对于并不晦涩难懂的短篇文章让学生独立学习,找出文中比较重要的单词、句型等知识点,并逐步能对教师在讲解新课文时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指导学生通过早读和课外阅读等训练来增加词汇量和拓展知识面,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
(6)要培养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教师要提示学生在新课开始之前做好预习,先自己练习拼读生词,尝试理解课文内容,把文中的疑难点勾画出来,这样在课堂上着重听讲自己未能理解的地方,做到当堂理解,完全掌握该课知识;对已学过的词汇、句型及课文等知识,要能做到及时复习,教师可以通过听写单词、课堂提问以及英语会话等方式对学生们的复习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他们逐渐养成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
(7)要促使课后总结、归纳的好习惯。课本上每节课的知识都是相对独立的,要想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必须要做课后小结,把分散在不同课文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学到的知识逐步变得更系统、更规律、更具有结构性,这样他们才能更畅通地运用所学。例如:课本中曾出现walk,on foot,pace,step,tread,stroll等几个意思相近的“走”,对这些相类似的单词和短语就应做到及时的对比并善于总结、归纳。
(8)要训练考后反思的好习惯。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进行过大量的练习,尤其在复习备考的时候,练习的强度会相应加大。但并非做完题目就能达到练习目的,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拓展和深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反思是考试结束后的重要环节。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向上、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反思自己在作业练习中的得失,例如:在考试时解题错误,就更应该反思错解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克服常犯错误,让学生在二次学习中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和提高应用能力。
总之,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对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习惯的养成也或快或慢,这就要求教师真正做到重视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因材施教,给予合理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习惯养成,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郝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