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荣誉:以房产佐证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ong_c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留言】辽宁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各级各类的劳动模范层出不穷。但是,随着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观异化,劳模的荣誉像极美丽的肥皂泡,只是闪眼而没有实惠。然而,“流汗又流泪”的落寞,在鞍山市却得到安慰,以房产佐证荣誉,对生产一线的劳模而言,显得颇为实在、给力。
  
  单身13年的杨斌有些郁闷,不是因为单身而是因为不单身。算起来,杨斌和女友谈的时间已不短,可始终不敢开启自己的“第二春”,原因无它——自己没有房子!
  第一次婚姻解体后,杨斌住在母亲老旧的小双室里,属于他的只是间9平方米的蜗居, “女儿偶尔回来一次住都不方便,别说再娶媳妇了。”
  这种窘迫终结在不久前的一天:2011年的9月9日。杨斌入住新房并同时举办新婚典礼。一切来得过快,不仅在于新家了却了说不出的尴尬,还有新房价格的太过便宜,都让杨斌幸福得有些晕乎。
  “以前没白干。”杨斌心里还是很清楚,这天上掉馅饼般的幸运,并非来得无根无据。曾经的纠结,也在瞬间一扫阴霾。
  
  未被遗忘
  
  其实,看似普通的杨斌并不普通。在以前的鞍山化纤纺织总厂工作时,曾是最年轻的全国劳模,由他创造的全国宽幅织机的最高纪录,至今还没有人打破。后来工厂限产下岗后,他被鞍山市总工会协调安排到鞍山福利院工作,因为关爱患者、努力工作,很快又成了民政局标兵、鞍山市的道德模范标兵……
  看起来,荣誉称号荣誉证书似乎和杨斌有缘,可实际情况却让人尴尬。身边的人都肯定他的成绩,说他值得敬佩。但又觉得学不来、学不了。毕竟在现实世界的考量中,荣誉和证书不顶钱花、不顶房子住,这样的劳模“没啥让人眼热的”。
  “劳模不只是奉献,他们理应得到回报。他们不提,党和政府应该想着、工会组织应该想着!”鞍山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张殿纯向记者介绍,其实自2000年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多次发文,提出“改善和提高劳动模范待遇和解决劳动模范的生活困难”。
  按照文件提出的落实劳动模范有关待遇的实质性设计:“对居住城镇的劳动模范,家庭住房不足80平方米,其所缺面积部分,可由户籍所在地政府比照棚户区改造政策,纳入解困房、经济适用房建设计划以及发放住房补贴等各种可行措施,限期在今年年底前逐户落实。”
  2008年,鞍山市总工会在劳动模范中展开了调查,发现历届劳模大都是工人,并且很多都是破产、困难企业里的职工,他们对按照标准解决住房问题不报希望。针对于此,鞍山市总将结果向鞍山市委、市政府作了详尽的报告,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同年6月26日,鞍山市市长谷春立主持召开了解决省级以上劳动模范住房问题的会议,会议确定了解决省级以上劳动模范住房待遇的具体办法:
  1、建劳模大厦:建23层的劳模大厦(132户),户型为89.6㎡/户。将原有住房交、抵新房面积,其余部分按2000元/㎡交款购买。
  2、货币补差:不购新房者按80㎡住房标准,所欠面积按照830元/㎡一次性货币补差解决。
  3、无房户不予以货币补差,按均价2000元/㎡购房。
  2009年2月25日,辽宁省乃至全国都是首例的,专为劳模打造的大厦破土动工!
  
  意外之喜
  
  鞍山是个因钢而生的城市,有着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的美誉。建国至今,共产生了各级各类劳动模范一万多人。此次劳模大厦分配的对象,主要针对2002年底前获得城市省级以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人。
  按照“劳模大厦”分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选房方案,在报纸等相关媒介上公示无异议后,杨斌的打分被排在第一名。而像杨斌这样的省级以上劳模共有132位,鞍山市委、市政府、市总工会也在2011年4月15日这天,为他们统一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入住仪式。
  杨斌回忆当天的情景,辽宁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赵国红、鞍山市委书记、市长、市总工会主席等领导都来祝贺,省、市总工会还向入住的劳模们赠送了礼物,“周围老百姓看傻了,赞叹还得是劳模呀,要不谁搬家能有这么大动静、这么多大领导来?!”
  让杨斌感觉高兴的自然还是价格的便宜,“周边的房子差不多每平米4000多块钱,才卖给我们2000块钱一平米。”
  相比于杨斌对新房的期待,与劳模大厦同时进行工作,就是对不购买新房的320名劳模,进行货币补差。
  鞍山市总工会在调查摸底中了解,2002年底以前获得省级以上的劳模,应该得到住房货币补差的有320人。之所以采取货币补差的方式,除了一部分劳模没有购房的需求外,还存在一定的特殊情况:有的人原来工作单位已经转制、并轨或破产;有的不知道对劳模住房标准的规定;有的即使知道却因为原单位已经不存在,所以也不抱希望;还有的人已经随儿女到外地定居……
  本“不报幻想”的劳模,这笔货币补差款让他们感到了意外惊喜。
  曾参加过新中国第一届群英会的全国劳模凌玉秀,她原来的单位随着多年变迁,七合八并早都没了影子。而凌玉秀的家庭状况也不乐观,退休工资不高不说,还有个弱智的女儿,“连想都没想过能有这笔钱给我。”凌玉秀坦言,当市总工会通知她去领住房货币补差款,近三万元在她看来真是一笔巨款,“那份意外、那份感动无以言表!”
  辽宁省劳动模范刘玉霞,本人得了恶性脂肪肌肉瘤,从2006年开始,就在鞍山、沈阳、北京等地往返手术化疗。她的工作单位早已破产,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到她的消息后,鞍山市总工会的工作人员通知她来办住房货币补差手续,刘玉霞的儿子来了一趟以后,因为忙于给妈妈治病就没了下文。
  2011年10月8日,当得知刘玉霞在鞍山姐姐家调养,但马上又要去外地治病时,鞍山市总工会有关部门在国庆节后上班第一天、第一件事就是将她的住房货币补差款提出来,在没有任何相关材料的情况下,特事特办。将两万元的住房货币补差以及1000元的慰问金,送到了刘玉霞的病床前。
  据相关人员介绍,鞍山市政府建设劳模大厦投资一亿元,货币补差支出款2200多万元。
  鞍山市委常委、总工会张殿纯并不讳言事情的初衷指向:“劳模在过去的岁月中,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要用行动让全社会都看见,为国家做贡献的人一定会得到厚待,要让劳模们的幸福使所有人眼热!”
  
  幸福的辐射
  
  显然,建设劳模大厦的初衷并未落空。
  劳模大厦建在千山新区中心地带、千山区委后面,优势的地理位置加上23层的楼高,这座新地标从破土之日就很瞩目。
  “有认识的还向我打听呢,能不能给他走走后门,让他住进劳模大厦。他说劳模大厦肯定建的比其它房子快还好,将来住进去也沾点光。”杨斌讲述起来颇觉自豪,“你看看,现在有眼热的了,不再躲着咱劳模走了!”
  鞍山市委书记谷春立在劳模大厦入住仪式上,有一句话使人印象特别深刻,使劳模们感到特别亲切,使老百姓觉得特别有奔头,这句话是:“以幸福促进发展,用发展进一步造福全市人民。”
  无疑,这与党中央提出的“让劳动者体面地劳动”、以及不久前在辽宁省党代会上提出的“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主题不谋而合。当国家把劳动者的尊严和幸福,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而劳动者中的杰出代表——劳动模范们的尊严和幸福,就更应当受到重视。
  “劳模是中国亿万建设者的杰出代表,无论何时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不会平庸。”杨斌认为,政府对劳模的关心重视,使他们回报社会的愿望越发强烈。
  鞍山市总工会生产部部长董秀华介绍,在鞍山市的劳模中,现在已经自发地形成了一种风气、氛围——快乐地、与周遭环境非常融洽地奉献,“融洽的奉献,是说他们各尽所能。”
  董秀华对这些劳模的事迹如数家珍:冯志国有一副好嗓子,走到哪就把歌唱到哪,听他的歌是许多癌症患者的“临终愿望”,甚至他在帮助那些困难的人办理丧事时,也用歌声送走逝者;白雪洁在帮助人时,从来都是把自己人生的感悟,像一个自家姐姐那样传给别人,使人感到非常亲切、容易接受;杨斌在福利院每天面对的,都是痴呆弱智脑瘫等疾病的患者,但他把这些人看成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自己掏钱粉刷墙壁、买理发用具、建图书室……
  “党和政府给我们劳模荣誉津贴,给我们解决住房、免费体检,甚至免费发放鞍山景区的旅游卡,这都给我们增加了幸福的砝码,我们成了被人羡慕、眼热的“劳模达人”了。”杨斌这样表达到,“这份幸福,我要通过我的手去传递给更多的人。”W
  
  责编/王深
  ws@lnddgr.cn
  
其他文献
过去备战备荒为人民,现在备战备荒为自己。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周就会穷。怎么让我的钱不被算计呢?  有人在饭桌上感叹:“不知在有生之年还能不能看到6000点喽!”股市是个蹩脚的魔术师,它把你的钱变走就再也变不回来了。  美国金融海啸宣告全球中产阶级的快钱时代结束了。这波海啸如水银泻地正渗透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准中产们苦心经营的“中产梦”在触手可及之时倏然消失。  经济学家股市评论家在争议这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