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车夫,晴朗的希望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月28日,人们在江西九江火车站站台排队乘车。

  侄子得给、外甥女要给、好朋友的小孩也要给……把人力三轮车停在骑楼边的阳光下,盘腿坐在上面,杨天明掰着指头数数。
  过年了,他得算清楚,究竟要给孩子们准备多少封“利是”。最亲最熟的孩子纳入预算,生疏一点的就算了,虽只5元一封,但小数怕长算。
  40岁的他已经在广东东莞工作了25年,看着一个城市成长,从半农村到现代化。现在他是市区的一名人力车夫,卖力气,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尽管,从城市的进步中分享的不多,但他已经满足,新年也总让他充满期待。

成为人力车夫


  在家乡广东茂名,一整个正月都是过年,乡间的鞭炮声,驱散一年的劳累,以及心头的雾霾。
  正月的最后一天,当地人称为“正穷节”,也叫“蒸穷节”,意为把贫穷蒸发掉,所以人们格外地重视。
  杨天明每年总要犹豫着,是不是过了“正穷节”再去东莞开工。上高中的儿子,两岁大的女儿,年迈的父母,自己夫妻俩,过年的时候,这个家空前地完整,也是最温暖的时候。亲情,让他不舍。
  然而每一次,他都无法熬到月底,年初七或初八,又独自一人前往东莞,骑上三轮车,一脚一脚地踩出生活的轨迹。
  家里有两层小楼,尽管红砖裸露,但在村里也算体面了。小楼上新下旧,判若年轮。第一层是10多年前姐姐们凑钱建的,有些斑驳,第二层则比较新,那是他一脚一脚地踩人力三轮车赚回来的。
  过年回村,难免谈起工作,他会简单地敷衍过去。踩三轮车算不上有出息,说起来甚至不比打工者更有底气,但杨天明也不羡慕他们,因为他也打过10几年的工。
  1988年,16岁的他就去东莞闯荡,那时候的东莞刚刚迎来台湾商人的第一波投资热潮,到处都是工厂 ,城市简陋,但充满了生气,所有人的心里都涌动着对财富的欲望。有力气的年轻人,都进工厂去打工,杨天明也一样。
  那一批打工者们,有的成了企业管理人员,有的自己创业当了小老板,但更多的人最终还是个打工者。杨天明就是后一种。
  一开始他在莞城一家塑料厂做普工,每月拿200多元工资,经常没日没夜地工作。半年后转到一家手袋厂,做流水线上的监工,杨天明称之为 “管理人员”,一样只有两三百元。后来又进了一家纸箱厂 ,一做就是10年,每月底薪280元,卖力地加班,有时能拿到六七百元。
  2004年,他哥哥得了重病,于是经常请假回家照看。哥哥逝世后,他回到工厂 ,却得知自己已经被开除了,老板说,谁死了也不能影响生产。干了10几年,没有社保,也没有补偿。
  有些难过,但并不留恋,他说,在工厂早就干腻了,条件不好,又没人情味,开除了正好。他年轻,有力气,不怕找不到事干。
  出来后他发现,自己面对的已经是另一个时代。此时的城市里,不再只有大大小小的工厂,各种行业都已经兴盛起来。他决定不再进厂打工,厌烦了动不动就被训斥,也不愿意再看别人的脸色。
  于是,东莞的老街上多了一个人力三轮车夫。
  老街由七八条民国年间修建的骑楼街道交错构成,骑楼下店铺林立。锅碗瓢盆、香烛纸钱、桌椅板凳和各类副食品,都在这里集散。这里的街道很狭窄,汽车通行不便,人力三轮车是最好的运货工具。

不再有良心上的坎


  2013年1月24日早晨,东莞莞城平乐坊,不到7时,阳光已经打在一排排老屋的老墙上。杨天明已吃过早饭,蹲在墙根下检查那辆老旧的人力三轮车。天气很好,所以他心情很好。
  好天气总会让杨天明心头充满了希望,因为天气好,就会有很多小店铺的老板出来进货,也会有更多老百姓出来买东西,他就更有机会被雇佣。过年过节,要休息、回老家,他就会希望最好这几天都下雨,把天上积蓄的雨都下完了,晴天留给工作日。天气好的月份,他一个月能挣到将近3000元,如果连续下雨,就很难说,有时甚至不足1000元。杨天明偶尔会买份报纸,首先要看天气预报。
  踩着三轮车一直走,几百米开外右拐,杨天明就来到了他的工作区域—莞城老街。看着一排排的店铺,他心里祈祷老板们生意越做越好,店铺越开越多,这样他的拉货生意也就会越来越好。
  在路边把车子停住,坐在车上,不吸烟,杨天明可以一坐几小时。百无聊赖,他会不自觉地拉起裤管,一只手在小腿上不断地挠—这是他和同行们共有的动作。
杨天明期待晴天有活干。 图/小龙

  这天运气不错,坐了一会,就接到一家店铺的电话,要他帮忙送家具到东城区的樟村。挂了电话,驾着三轮车飞快冲出去,敏捷地绕过了一个行人,一辆汽车。
  樟村离老街有七八公里远,载着沉重的家具,杨天明走了半个小时,头上汗珠晶莹,气也有点喘。卸了货,买主递过来15元工钱,杨天明不接,说店老板已经付过了。
  杨天明说自己最重视诚信。出来混了25年,没什么值得一提的成绩,但他始终觉得自己做人做得堂堂正正,没给别人留下什么话柄,这是唯一值得自豪的地方。
  2004年,刚开始干这行的时候,他对自己是否“堂堂正正”还心里没底。这一年,东莞正搞“四清理”行动,城管部门出台规定说,市区5环以内禁止人力三轮车上路,发现之后一律没收。   电视里常常播放出这样的镜头:被收缴的人力三轮车堆积如山,挖土机巨大的铁爪子高高扬起,狠狠地砸下去……然后出来一张人脸,对着话筒说,呼吁市民为了自身安全,不要帮衬人力三轮车,因为它们经常不按交通规则行驶,乱穿马路,常常翻车。
  一下一下,挖土机像砸在杨天明的心上。他说,三轮车生产出来不就是要给人用的吗?此时,杨天明后来的同行老林,还是一名摩的司机,生意正红火得很,有时一天就能赚两三百元。“一样是为老百姓生活提供服务,怎么三轮车就不行?”
  整治行动一直持续到2005年,那是杨天明过得最难受的一个时期,自己靠力气吃饭,却必须像做贼一样。
  幸好,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至今,三轮车载货是否合法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在市区跑,没有人刁难,警察和城管都不抓。
  这座城市确实在变得越来越宽容,尤其是2007年以后,善待外来务工者变成大势所趋,这是杨天明能感觉到的。所以他心里挺感激,在路上骑行都是规规矩矩的,有非机动车道就走非机动车道,从来也不闯红灯。“要维护这行的形象,否则哪一天人家又不让上路,就没饭吃了。”
  不过,如果下镇,还是有风险。警察不管,主要是治安员有时要拦,拦住就要钱,否则要扣车。“我有几个同事”—他把其他人力车夫称为同事—“去附近的镇送货,就被治安员拦住过,一罚就是200元,好几天都白干了。”
  至少,杨天明现在不再有良心上的坎了。“我是好人,我心安理得。”

艰难生活


  半天过去,杨天明跑了4趟生意,赚了近40元。看看到了中午,街上人少了,他便回出租屋。
  屋子是当地居民的老房子,阴暗而潮湿,屋内的墙根下长满了黑中泛绿的苔藓,弥漫着一股子潮气。七八平方米的屋子里,一边放着一张木板床,床上乱糟糟堆满了衣服和被盖,另一边是水泥砌成的台子,台子上放着一个燃气灶,一口锅,还有几个碗碟。
  水桶里泡着几棵小白菜,杨天明麻利地把白菜摘好,丢到锅里放上水一起烧,烧熟了,捞到碟子里,拌上一点油盐,就着冷饭,“大快朵颐”。
  这就是杨天明的午餐。一天之中,早晚吃得好一点,都是吃米饭,但会有几两肉,因为早上得吃饱了才有力气,晚上则给劳累了一天的身体补充能量。而中午,因为赶着出去多赚钱,就只能囫囵吞枣了。现在一天下来,三餐得花掉20元左右,记得三四年前,还只要15元,杨天明说,物价涨得太快,越来越吃不起了。
  2007年年中,物价涨得最快的时候,根本吃不起肉,连本地籍的底层百姓都在叫苦连天,希望政府能补贴一点。后来政府就给最穷的人派红包,每人1000元。不过杨天明不是本地人,没他的份儿。
  租金一个月150元,现在他决定把旁边那间也租下来,一共250元。旁边原来住着一对湖南夫妻,因为分摊水电费的事,常常和杨天明吵架。杨天明说,那女人其实还挺好说话,就是她老公太小心眼,每个月都要计较究竟谁用的水电比较多,为了几毛钱就会大动肝火。
  “现在他们搬走了,房东劝我一起租下来,免得来一个新租客,还是闹矛盾。”
  虽然有了两间房,但杨天明并没有更多的家具,只是简单地把厨房和住房分开。没有电脑、电视机,他的手机也还是老式黑白屏,不能上网,也不会上网,每天晚上回来,吃完饭就没事可做,躺下来就睡觉。
  为了省钱,他不抽烟,也不喝酒,晚上别人拉他去喝啤酒,他都拒绝。他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有一回在老家喝了一瓶啤酒,喝得上吐下泻腿抽筋,打了几针才好过来,天生没有喝酒的命。
  有时也会睡不着,他就骑着那辆叮叮当当的三轮车出去溜一圈,在老街那些熟悉的巷子里飞驰。四周寂寂,行人寥寥,晚风从耳边呼呼地吹过去,感觉很不一样。骑得浑身冒汗了,回去躺下,就更容易睡着。
  第二天中午,记者请他吃饭,让他挑个好地方。他一开始推辞,后来说,就吃鹤留山吧。那是一家中式连锁快餐店,一份套餐卖25元左右。杨天明说,这么多年,自己吃过两三次,太贵了。
  吃完,他非要出自己那份钱。采访的时候,他一再叮嘱记者不要拍照,担心被熟人们看见,把他那清贫的生活当作一种谈资。他说,我虽然贫穷,但过得挺好,不愿意被人同情。

希望是晴天


  现在一年下来,其实也剩不下几个钱。
  杨天明的儿子已经念高中了,每年需要几千元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原来妻子也出来打工,但前年又生了一个女儿,父母也老了,上有老下有小,妻子只能回家去照应,家庭生活一应开销就都落在杨天明一个人身上。
  杨天明说,这两年来最开心的事是生了个女儿,一男一女,搭配可谓完美。最不开心的事也是因为女儿降生,有关部门要罚他的款。杨天明和妻子都是农村户口,生育两个并不违法,但那些人根本说不通,一张口就要8000元。还好,后来讲了半天价,最后以3000元了结。
  一个人,在一个城市已经25年,杨天明跟这个城市还是没有什么关系,甚至城市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没有劳动关系,没有社会保障,没有户口和房产,甚至没有家,永远孤零零一个人住。他从没想过要把孩子接过来,因为上不起民办学校。他的一些外省“同事”,孩子在这里读小学、读初中,花了好多钱,最后还是要回去读高中,否则没法高考。
  杨天明庆幸于自己的明智,隔了这么多年才要第二个孩子。“同事”老林同时有两个孩子读高中,每年加起来差不多要2万元,如果孩子考上大学,那更不得了,所以经常愁容满面。
  老林就是当年整顿人力三轮车时的摩的司机。那时候好赚钱,干了10年存下10余万元,在家里盖了房子,羡煞旁人。但很快同样的麻烦落到了他头上,2006年8月,为了打击飞车抢夺,东莞开始禁止摩托车上路行驶,第一批的目标瞄准了外地牌照摩托车,老林因此失业。
  老林于是改行做了人力车夫,收入一落千丈。治摩越推进,人力车夫越多,大家的生意就越惨淡。偏偏这个时候,老林的孩子到了最花钱的时候。紧接着,2008年经济萧条,老街的店铺倒了一大片,生意变得更差,这几年经济也不见好,日子同样难熬,最终老林只好丢下三轮车,去了深圳打工。
  走了一批人力车夫之后,供需格局变化,这两年生意又好了点,杨天明庆幸自己没有放弃。
  他希望能一直踩他的人力车。虽然从来没有尝过富裕的味道,但他觉得眼光得拉长了来看,总的来说生活还是一年比一年好。生多一个孩子,是因为觉得自己现在可以养得起,租多一间房子,是因为觉得有能力“住得好一点”。
  40岁,他还年轻,有的是力气,只要不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生活总是过得去的。“不幸的事情”包括一场大病—小病不要紧,2006年后家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做得挺好,基本都有保障。
  儿子的成绩还过得去,他最大的希望,是儿子能考上一个好点的大学,学费就会少一点。他相信儿子大学毕业以后,能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生活得更好不说,自己跟别人聊天,也会真正拥有一份自豪感。
  晚上8时,杨天明准备睡觉,他说,希望明天还是个晴天。
其他文献
中国进行系统改革的压力已经是“与小时俱增”。执政党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因此系统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执政党创新。近年来执政党打出了村级直选、干部推荐票制度、巡视制度、党务公开和县权透明等一系列“组合拳”,执政能力和先进性显著增强。另一方面,直选和推荐票制度带来的拉票贿选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腐败和贫富分化等问题依然严峻,脱离群众等危险始终伴随,系统改革步伐有滞后于民众诉求的倾向。 
我们这個时代的其中一个根本性谬论就是全球化正迫使民族国家走向消亡。我们被告知说交通与通讯技术革命已经消弭了边界,让世界变得更小。从跨国监管者网络,国际公民社会组织到多边机构,新的治理模型正在超越并取代那些只为单一国家服务的立法者。而据说各国国内的政策制定者们在面对全球市场之时也相当软弱无力。  但全球金融风暴却粉碎了这一谬论。是谁救助了银行,注入流动性,启动财政刺激计划,为失业者们提供了社会安全网
中国1978年以来发生的这场改革,已经进行了34年有余。到目前为止,这场大变革的最大成功在于解放了劳动,解放和发展了劳动生产力。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新找到了在传统计划经济中失去了很久的自由和权利,从而使得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仿佛魔力般地从地下被呼唤了出来。  权利,这个与个人自由几乎是同义语的语词,它的失而复得,成为劳动解放的集中的象征。权利首先是财产权,是财产的让占为已有的机会。劳动者的财产
曾几何时,我们经济学家与政治的关系是井水不犯河水。我们在竞争性目标(比如公平和效率)之间做权衡分析,为人们希望达到的经济成果(包括再分配成果)开政策药方。至于接不接受我们的建议,是政客们的事情,而实施这些建议,则是官僚们的事情。  后来,我们中的一些人越来越雄心勃勃,把考察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决策的那些概念和框架用作考量政治行为。“理性选择政治经济学”就这样诞生了,随之而来的是许多让政治学家们
十八大后至今的反腐败,成绩是巨大的,威慑效果是显著的,已经初步实现了官员“不敢腐”的目标。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反腐败上半场。  那么,下半场要干什么?答案也已经日渐清晰,那就是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实现清明政治的新常态。  有一点是肯定是,即面对巨大的腐败呆账,一定数量的腐败大案、窝案、串案等仍会曝光。如果不把贪官落马的概率提高到一定程度,那么威慑的效果就会顿消。  但事情发展到现在,我们也需要
2013年的春节,陕西富平县的高中生刘强是在监牢里度过的。  去年年底,富平县法院一审判决,刘强犯故意伤害罪,处有期徒刑3年。虽在律师建议下,被告人上诉到渭南市中院,要求适当缓刑,但改判的机会有多大不得而知。  刘强只是一个个案,一个缩影。  近几年,中国社会的暴力在学生群体中频频得到“体现”,而且有演化为恶性暴力之势。有些暴力,甚至比成年人的暴力,更出乎人们的意料。  一度引发全国关注和人们的紧
萨米尔·阿明(Samir Amin),埃及人,1931年9月生于开罗,毕业于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及巴黎大学统计学研究所,曾在联合国和一些非洲国家的政府机构任职,也曾任教于巴黎大学,1980年起担任第三世界论坛主席和世界多途径论坛(World Forum for Alternatives)主席。他是世界知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家,“依附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活跃的左翼社会活动家。他著作丰富,其代表作《
很多人都知道,高层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但我高度怀疑,一些混在娱乐圈的明星并不知道,这盘大棋叫“中国梦”,其内容除了“反腐”、“改革”、“强化政治权威”等等内容,还有一个内容叫“价值导向”。  拥有庞大粉丝的娱乐明星吸毒,是不是意味着这种行为可能会被并无多少辨识能力的粉丝模仿,会不会被认为在价值观上是一种相当不良的引导?这个问题现在很严肃。  明星有钱,可以玩得很疯,但别忘了,这个社会是有中国特色
中东动荡爆发至今已两年多,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和也门的新兴政权仍寝食难安,困难重重。许多人谈论民主的重要性,的确,在财富分配的意义上,民生环境的改善仰赖于民主建设。但当一些政权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其未能解决与全球市场的关系,无法从财富增量上解决庞大失业青壮年人口的安置问题时,仓促扩大政治参与,政客承诺无法实现,容易引起政治虚无主义和“圣战”型动荡。而只有民生问题得到缓解,才能与草创的民主机制相携前进。
插图 / 张文亮  2013年10月24日,中国举行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政治局七常委悉数出席,前所未有的高规格意味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的外交政策已经有了微妙的调整。而将要组建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也被外界认为,中国领导层已经认识到周边安保形势的严峻性,未来可能集中处理中国国家安全最现实的问题—周边邻国关系。  当前,东亚的经济合作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然而,长久以来,美国在这一地区扮演安全秩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