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春色关不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da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育的文化优势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仅是知识教育、还是人文教育,更是人生教育。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原语文的本色,开展语文社团活动更能有效优化校园的文化,为创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增添一道独特的风景。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校园文化 语文社团
  
  一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育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科书的内容总是以不同形式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语文教育具有文化性、时代性,承载着传播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功能,同时它更与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息息相关。可以说,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上的教育,它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思想、人格、信念等,并最终积淀构成学生的精神世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来,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而且是人文教育,更是人生教育。
  从大语文教育观的范畴来看,语文教育中的知识、人文教育、价值取向无不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见语文教育的展开并不一定局限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播。学生通过社会生活(包括课堂的学习)等途径观察学习,并且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的一种主观感知,如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受到积极鼓励和及时的肯定评价,那么,自我效能感会更促进学生从成功的经验中衍生出能力和经验,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总目标明确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即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可见,要实现这一“人文性”目标就离不开语文教育。它是语文教育的天然属性,包括爱国思想、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等方面。语文反映了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语文社团中的书法社团、戏剧社团、朗诵社团正是将语文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性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实践将语文教学提升到了课外社团活动,不仅确保了“大语文”的观念,而且给语文的社团活动确立了新的目标。
  语文社团活动极大地开发了语文教育的资源,使得语文的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相互补充。语文的社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把他们的目光引向生活,更多去关注社会,学生的能力也在活动中得到了综合提高。同时更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热情。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营造民主、自由、平等的氛围,无疑也就成为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二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如何开展语文社团活动,更优化地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呢?
  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动态语文呈现出校园文化的自由与开放。利用双休日和课余的时间,带领学生走向博物馆,走近柳侯祠。在博物馆中学生能近距离了解柳州的历史,感受柳州的文化,柳侯祠里踏寻着柳宗元的足迹,城市的文化气质影响着学生,学生把所见所闻再以文章的形式记下,由外在转向了内化,融入他们的生命的过程,并且渗透在言行中,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关注社会的习惯。
  戏剧社团让创新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在戏剧的排演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充满热情,充分发挥主动性。从自选课文到改编,再到排练,以至最后的演出,综合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课堂教学延伸出了广阔的语文天地,学生大显身手,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社团中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朗诵社团培养了情感的丰富,增加了校园的人文气息,熏染出了书香味。中国传统文化中浸透着人文的精神,朗诵者透过声音传达出诗人的精神、品格与修养,平仄韵律中情感的体会与表达是朗诵者应具备的首要素质,通过诗文经典的朗诵,朗诵者用声音打动听众的心灵,这样无论是读者还是听众,吟诵把生命与经典接轨,让心灵与心灵碰撞,使古代与现代融合。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情感始终荡漾在学生的心中,学生与诗文产生了共鸣,热爱经典诗文成为学生的共识。由此,整个校园都会透出一股书香气,形成了一种追求人生和社会美好境界的良好氛围。
  创办校报腾给学生个性张扬的空间,让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基石。不再拘泥于一味的课内讲解与训练,校报给学生开辟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校报设置了的“梦想成真”、“缤纷生活”、“校园风情”、“放飞心情”等栏目,可以发表诗歌、散文、小小说、读后感等各种形式的文章,学生积极投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可表达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感恩家人,关怀他人等美好的情感与品德,以及他们的困惑、苦恼,思考……由此,揭示生活的真谛及进取的精神,写作投稿时,学生不知不觉克服了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没有了懒散,却多了一份自信,还反过来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有了这块培养文学小苗的阵地,谁又能说明天他们又不是参天的大树呢?可见,校报的创办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再让学生参与创办的过程,更能让学生从中锻炼才干,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语文社团还原了语文的本色,有力地推动了校园的文化建设,其包含着适合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土壤、阳光与水分,语文社团犹如满园的春色,给校园带来了活跃与勃勃生机的文化氛围,让校园呈现出一片生机。
  
  参考文献:
  [1]陈友.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学社团活动[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2]邵天伟.校园文学社团活动与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之友,2008,(1).
  [3]蒋咏梅.积极开展语文社团活动,营造校园语文文化氛围[J].新课程,2010,(10).
  [4]边玉芳.学习的自我效能[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在借鉴优秀教案进行备课时,我发现它们的课堂教学结构大同小异:影音激趣→整体感知→难句解析→领悟精神,这一过程虽然体现了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但课堂结构缺乏内在逻辑上的渐进层次;此外,在探究难句解析环节中,注重了文本中几个难句含义的讲解和人物肖像描写的分析,诚然,这两点是重要的,但只是机械地分析而缺少对人物形象的逐层深入的立体剖析。  我认为
摘 要: 弗·司格特·菲茨杰拉德,“迷茫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其独特的视角与写作方式对20世纪20年代“爵士乐时代”的各个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及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描绘,预示了“美国梦”的幻灭。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作品独特的艺术写作风格,讲解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对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现实的反思,以及对美国社会矛盾的折射。  关键词: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梦
摘 要: 当前,加强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势在必行。为此,作者探讨了加强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调查分析了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务员 理想信念 继续教育    当前,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思想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加强公务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建设的关键。加强公务员继续教育,不应忽视公务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而应把其作为公务员继续教育
如今,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要找到对策。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现阶段高中生厌学的原因。“老师,这些学了有什么用呢?学了又用不到,不如不学!”;“学习的内容太没意思了,没兴趣,不想学”;“老师,上课的内容我听不懂,觉得越学越难,我不想学了”;……以上都是我在上信息技术课前和学生交流时学生反映的情况。这些情况普遍反映了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的厌学心理。经过调查和情况分析,我发现产生厌学的原因有以下主要方面
概率是处理随机现象(不确定现象)的一门科学,这些内容是一种“不确定性数学”内容,与传统的“确定性数学”内容有较大区别。最近听了不同年级关于概率的几节课,引发了我对概率知识及课堂处理的思考。  片段一:在二年级课题为“可能性”的公开课上,老师讲了可能性的一些例子后,设计了让学生讲一讲生活中的“一定”“可能”“不可能”的例子。许多学生讲对了,但有一个学生讲的例子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老师犹豫了一
摘 要:在幼儿教育时期,我们应该在关爱孩子发育成长过程中,适当加上一些“挫折性教育”的成分,让他们能够初步体会到人生的五种全味——酸甜苦辣咸,对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词:幼儿基础管理 挫折教育 幼教工作    人常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促进孩子快乐成长和健康发展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说法本身没有可以质疑之处。然而,在当今社会里尤其是各种教育过程中,却因对“健康”含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论联合政府》报告中,在总结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形势提出中共建立联合政府的政策,并对新中国的建设提出了构想。  赫尔利作为美国代表参与到国共谈判之中,共同商讨关于联合政府的提议,最后仍遭到国民党政府的断然拒绝。联合政府是否有可能性?本文从联合政府实现的合理性性,联合政府政权归属,以及实践中的失败原因方面进行探讨。  一、联合政府的提出:应
摘 要: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学前教育近两年来备受全社会关注。然而,幼儿园保教质量,仅仅依靠园所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开展多种形式“家园共育”活动,努力构建和谐家园关系,提高家园互动质量,切实提高家园育人的实效性。  关键词: 家园共育 现状 调查研究    开展幼儿园和家庭共育活动,培养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孩子的合作意识,提高家长了解、观察
摘 要: 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实在不容乐观,学生普遍感觉“作文难”,一上作文课,就叫苦连天,无从下笔。而快乐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小学生的写作实际状况,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写作成为学生愉悦的生命之旅。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快乐作文 兴趣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
风起云涌的改革开放大潮,给中华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而政治课面临的困境却与此构成了强烈的反差。我们对本校初三年级120名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证实了这一严峻的事实。“你对政治课的态度是什么”和“你认为学校开设政治课是否有必要”两个问题的回答统计出来的数字为“毫无兴趣”的占17.5%,“不知道”的占13.9%。这让每一位政治教师无不为之扼腕叹息。面对这样揪心的数据,就不难解释不少教师兴冲冲去上课,怏怏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