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核心概念 整合教学内容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uytrewq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單元《因数与倍数》中,出现的概念特别多: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有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约分、互质数、最简分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通分。在小学数学中,集中出现这么多数学概念的单元是相当少的,稍不留心,孩子们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将这些概念混淆。为此,笔者经过对这些概念的研究,建立了以因数概念作基础,演绎出这2个单元的其他概念。在复习时,重构概念,关注联系,辨析差异,学习效果自然就会好。
  一、用因数重构其他概念
  数学上,对一个概念定义时,常常用“种+属差”形式定义的。例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里的种概念是四边形,属差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同一个概念,用的种概念不同,属差就不会相同,也就会得到不同的定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一种方式看问题。
  运用因数概念,将本单元的其他概念重新定义,可以看到概念的统一性。
  倍数:几个因数的积,那么积是其中每个因数的倍数。如,2×3=6,则6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奇数:不含因数2的数是奇数。如,15的因数是1,3,5,15,没有因数2,则15是奇数。
  偶数:含有因数2的数是偶数。如,6的因数是1,2,3.6,其中有因数2,则6是偶数。
  质数:只有1和本身这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如,7的因数只有1,7这两个,则7是质数。
  合数:含有3个(包括3个)以上因数的数是合数。如,8的因数有1,2,4,8,因数有4个,则8是合数。
  可以发现,用因数统领其他概念,既合理又简单。这些概念都是记忆性知识,这样处理记忆也很方便。因此,教材上的概念要善于灵活处理,特别要以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呈现,有利于减少概念混淆,减轻记忆负担。
  二、分解质因数是基本方法
  从上面分析中发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是前提。而将一个数分解质因数后,因数自然能够发现。因此,分解质因数是本单元要学习的基本方法,也是许多概念、性质得出的途径。
  例如,一个数是2,5倍数的特征,就可从分解质因数中发现。
  10=2×5,12=2×2×3,14=2×7,16 =2×2×2×2,18=2×3×3。10,12,14,16,18都是偶数,都含有质因数2,因此,都是2的倍数。
  10=2×5,15=3×5,…,一个数的末尾是o或5时,一定含有质因数5,所以这个数是5的倍数。
  分解质因数也可用短除法,这样就可以同时得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课本上是以“你知道吗?”形式出现的,教师应作为一个内容教学,以便后续教学使用。
  将一个分数化为最简分数,就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将几个分数通分,就是找出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这时,约分、通分的概念也可以看作是与因数相关的。
  三、运用因数解决问题
  运用因数概念除解决课本上的问题外,还有许多常见问题,运用因数解答,非常方便简单。
  例如:一只盒子内共有96个棋子,如果不一次拿出,也不一个一个地拿出,但每次拿出的个数要相等,最后一次正好拿完。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第一步,将题意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不一次拿出”,就是不能一次拿出96个。“不一个一个地拿出”,就是每次不能拿1个。“每次拿出的个数要相等,最后一次正好拿完”,就是每次要么拿2个,要么拿3个,要么……,这样拿下去没有剩余。
  第二步,化成数学问题。根据第一步的理解,题目转化为:将96写成两个因数的积,并且因数中没有1和96。
  96=1×96=2×48=3×32=4×24=6×16=8×12,因为不能一个一个地拿出,要去掉lx96,其余的每个算式都可以看作是2种拿法,所以一共有2×5=10种拿法。
其他文献
本报讯(通讯员 覃业彦 唐鸿)10月15日第3节课,石门县第一完全小学六年级7班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前来“推门”听课的楚江街道中心学校的校长们。新学期,“推门听课”已成为楚江街道中心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常规抓手。  怎样推动“双减”政策在校园落地生根?楚江街道中心学校围绕“向课堂要质量”这一命题,把提高“课堂效益”作为落实“双减”的重要突破口,采取一系列措施,健全教学管理模式,优化教学方
期刊
日前,湘潭医卫职院急救科普先锋团队来到湘潭高新区城乡建设管理局,进行急救知识普及培训。  湘潭医卫职院教师敖彩民、罗华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蘇术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相关急救知识,其他团队成员分为4组进行演示。  袁星 摄影报道
期刊
本报讯(通讯员 蒋湘琴 何证明)为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宣传,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思想,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维护的网络安全环境,10月11日至17日,新邵县酿溪镇第三完全小学开展了“网络学习宣传周”系列活动。  “曾经,我也是‘网虫’,经历了网络的诱惑让我厌学,经过学习,认识了依赖网络的利弊,今后坚决做一个文明的上网学生。”网络安全主题班会上,肖同学有感而发。网络学习宣传周期间,该校各班利用主
期刊
本报讯(通讯员 龚平 黄巨源 朱霞辉)为加快学校教师的素质提升进程,营造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发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团队互助作用,日前,娄底市娄星区双江中学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老教师示范课暨新教师汇报课活动,青蓝接力,共同进步。  10月14日,8名老教师带来了精彩纷呈的示范课。新进教师黄格听课后感慨:“师傅不愧是师傅,从教学设计、课堂呈现、教学板书到课堂效果,都让我受益匪浅。”  10
期刊
本报讯(通讯员 何蓝英)书声琅琅是校园清晨最美的风景,户外的书声琅琅更是让人眼前一亮。10月19日,江永县思源实验学校2111班雷玉燕老师试行另类教育法,开辟户外朗读。  不拘一格的教學模式,深受学生喜爱。学生们手捧课本,或双手高举,或分列而站,或以小组三五成群,既诵也读。2111班英语课代表兴奋地说道:“有了这样的朗读,我们一整天都是激情满满的。”灵活多变的朗读形式既能丰富晨练的内容,活跃学习气
期刊
本报讯(通讯员 周思思 何乐)10月15日,长沙县泉塘三小四年级1821班师生来到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参加由省农科院组织的中小学科普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听讲解、提问、观看杂交水稻视频,知道了第一株杂交水稻是怎么培育出来的,更了解了袁隆平爷爷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艰辛历程。  学生柳鸿铭在日记本里这样寫道:以前去过隆平水稻博物馆,初步了解了水稻知识,现在来到了水稻研究中心,进一步走近了水稻的
期刊
历史课堂上,常常有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如何让历史课变得生动有趣?  为了改变现状,我尝试在课堂上使用还原真实历史情境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自导自演的形式,对历史事件的整个过程有更真实的体会,自主加深记忆,从而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享受融入课堂的乐趣。例如,我在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节课时,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还原真实的历史情境一—  一是再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场景。课前,将学生的座椅按照
期刊
我把刚孵化出来的小蚁蚕带到课堂上,教室里炸开了锅:“好丑呀”“好吓人”!我简单统计了7个班的孩子对小蚁蚕的情况,只有极少人养过蚕,而且大部分表现出嫌弃和害怕。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是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很重要的内容。由蚕的繁殖拓展到其他动物的繁殖,由蚕的一生认识到动物的生命,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现象。我决定带着孩子一起养蚕,在养蚕过程中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我让学生按照家
期刊
近日,岳阳市岳城小学举行了新少先隊员入队仪式,89名学生光荣地加入少先队。面对鲜艳的少先队队旗,新队员们庄严宣誓。  赵蛟娥黄胜摄像报道
期刊
小欣在《妈妈,我想对您说》的作文里这样写道:前两天,妈妈叫我打包一份酸辣粉。回到家后,我给5岁的弟弟拿了个小碗,帮他先盛了点酸辣粉,对他说吃完再给,不会烫。可是弟弟不愿意,还把酸辣粉洒了一地。  妈妈听到声响,跑过来狠狠地给了我一巴掌,还说“你这个姐姐是怎么当的”!回想起被冤枉的一幕幕,我的心里好怨恨。  小欣在作文里流露真情,说明她对老师的信任。然而,在信任之外,弥漫着一种可怕的情绪,而这种情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