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抗抗文学馆开馆典礼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尊敬的朋友张抗抗、同志们、朋友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为了一个作家,为了一个真正的写作者,为了一个把写作视为自己生命的人相聚在这里,共同来见证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文学馆的开馆,我想这无论是对于她的朋友,还是对于她无数忠实的读者,都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在这里,请允许我以一个诗人的名义并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张抗抗文学馆的正式开馆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人才辈出的杭州高级中学的慷慨之举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为文学馆的建立付出了辛勤劳动的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文字的信徒,都会用自己的一生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想象的世界,当然这个想象的世界最终会成为更多人的世界,我以为这就是作家对我们这个被称为人类的群体的最神奇的贡献,这种精神的创造数千年来就伴随着我们,给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不同地域的人们以慰藉,这些无数的被尊崇为人类的文字经典,从古至今就一直指引着我们,哪怕就是在最黑暗和不幸的时代,它也是照亮人类精神世界最温暖的火炬,朋友们,还有什么力量比它更强大呢?这就是文学的力量,或者说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如果人类一旦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创造,那和别的动物在本质上还有什么更严格的区别呢?说到这里,我不会不提到今天的主角张抗抗,毫无疑问她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样她也是一位与中国当代的现实联系得最为紧密的作家之一,她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真正开始写作,到今天已有四十余年的写作经历,她的创作一贯体现了她是一位有着道德感和社会责任的作家,其作品中的人道精神,特别是对人的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对不同环境下女性生存状态的独到书写,以及对人物细腻、精微的刻画,都让她的作品得到了读者和评论界广泛的认可,她是为数不多的一直活跃在文坛的一位实力派作家。由于对写作真挚的热爱,她常年笔耕不辍,她是我所认识的作家中的一位值得尊敬的劳动模范,因为每天的写作已经不仅仅是她的一种生活方式,而是成为了她的一种生命方式,在此让我们向她表达由衷的敬意!
  每一个作家和诗人都有着自己文学起步的地方,我以为杭州高级中学就是她文学梦想最初的摇篮,否则,经过了五十年,我想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宿命,张抗抗把她所创造的一个文学世界又毫无保留地馈赠给了自己的母校,我认为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回归,而是张抗抗用自己的方式再一次承接了这里传承久远的文脉,再一次在隐秘中拥抱了曾经滋养了自己的伟大传统。我们知道,也用不着在这里列出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这所百年老校已经以它丰富的人文积累,不可被重复的光辉历史,在中国现代教育和文化史上,成为了一个足以让所有人赞叹的典范。朋友们,在这里请相信我不会用任何一种违心的方式,来说出轻浮的溢美之词,因为许多我所热爱的伟大心灵,都曾与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有过最亲密的接触,就是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也会感受到他们的气息。是的,张抗抗文学馆从建立的那一刻开始,它就已经成为了这个传统的一部分,同样它会对后来者,特别是那些热爱文学的年轻人,起到启迪和榜样的作用,张抗抗写作基地也会为培养写作者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后,请允许我用张抗抗散文《母校》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发言,因为这段话表达出了一个作家所应秉持的谦恭以及在她心目中母校的慈爱和崇高,“忽然,我觉得眼前倏地一亮,从楼梯灰暗的拐角那儿,透过来一种奇异的光束……在她面前,我觉得自己的渺小,小到如同一个无知的婴儿……”。
  再一次祝贺文学馆的开馆,谢谢大家!
其他文献
摘 要:纵观当今影视荧屏,“男男CP”,“女女CP”层出不穷,在思想越发开放的今天,“基腐”,“撩妹”等元素为影视作品带来的注意力和商业利益不容小觑,而这一场性别狂欢,究竟是对符号的消费,还是社会宽容进步的象征?本文将以《太子妃升职记》为文本,分析当下影视剧中的性别狂欢现象。  关键词:男性;女性;狂欢  作者简介:李心竹(1992.4-),女,汉族,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
摘 要:方方的《风景》和阎连科的《丁庄梦》中,作家选择运用儿童亡灵叙事视角进行文本叙述。儿童亡灵视角赋予作品新奇、诡异的陌生化感受,在叙事功能上实现了叙述视角的突破,并在儿童与成人、生与死的双重对比中展现作家的生命关怀,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的文学世界。  关键词:儿童亡灵;视角;《风景》;《丁庄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
摘 要:网络文学在愈发成熟扩大的商业机制带动下蓬勃发展。为具体落实“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实现‘十三五’规划而努力”主题,了解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笔者与小组成员在辽宁大学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本文以电子调查问卷结果为根据,简要阐述了当今大学生网络阅读情况与网络文学创作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网络文学;自由特征;阅读心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严歌苓的作品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深度的剖析,这与她独特又深刻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无论是童年时期遭受的“文革”创伤,还是成年旅居美国时西方文化对她的冲击,都对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所研究的《花儿与少年》是以移民为视角,特别是女性为主体,来揭示人性在异国他乡的迷失和挣扎,向我们展示了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下,一个柔弱但却坚韧的东方女性形象。  关键词:《花儿与少年》;错位归属;东西文化碰
摘 要:正如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954年2月写给《新方向》的信中所言,《洛丽塔》像是一颗“刚刚安装好的定时炸弹”。小说由于叙述了37岁男子亨伯特和他12岁的继女洛丽塔之间的畸恋而备受争议。这部小说淡化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和道德判断,通过倒叙手法讲述了在欲望和情色的驱使下,令人心悸而异常唯美的悲剧。  关键词:欲望;时间;死亡;唯美;悲剧  作者简介:张昭楠(1986-),女,陕西渭南人,硕士研
据DHNS 2016年10月16日报道,总部在美国加州的教育平台Coursera每月增加约6万名在印度的学习者,当前已有170万印度学习者在学。  Coursera的首席商务官Nikhil Sinha指出印度学习者中有1/4都对技术技能感兴趣。技术和数据科学是继商务领域外印度需求量最大的两个领域。Sinha同时提到,Coursera上有20%的学习者只使用移动设备学习。  Coursera通常和世
摘 要: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复活》是一部典型的悲哀性质的交响音乐,以c小调贯穿全曲,让人情绪起伏跌宕,矛盾深沉,内心冲突。充分展示了作曲家的作曲技巧、作品独特的风格和配器的手段,感受颇丰。  关键词:马勒;复活;交响音乐;感想  作者简介:何晓堾(1981-),重庆万州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辅导员、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生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J6
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在全新的时代背景和不同的受众群体的影响下的叙事视角改变对电视剧《红高粱》改编的影响,探索经典在不同语境下保留的文化内核以及迸发出的鲜活力量,总结经典改编的具体语境和时代依据,分析作品改编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红高粱;影视作品;变更;叙事视角;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1  2014年,电视剧《红高
作者简介:陈蕾(1987-),女,陕西咸阳人,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1  第一次知道仓央嘉措这个名字,是因为朱哲琴专辑《央金玛》中的那首歌曲《六世达赖喇嘛情歌》,后来拜读了龙仁青先生的作品《仓央嘉措情歌》后才知道,这首歌曲并不是那多情的雪域之王
摘 要:本文通过解析阎连科《生死晶黄》中大众群体的意志对个体生命的漠视,并致使个体生命的消失后果,来寻求人存在于世的价值和尊严。  关键词:大众群体;个体生命;价值;尊严  作者简介:刘闪(1990-),女,汉族,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02  阎连科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