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园所实际,切实贯彻落实《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v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欣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即将颁布实施,这将是促使我国幼儿园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一座里程碑。
  作为幼儿园管理者,我们该如何引领每个教师找准落实《专业标准》的切入点,如何确保《专业标准》落实到教师的具体教育行为中呢?笔者结合本园近几年来参与“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计划”项目研究及“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试点工作所积累的经验,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以《专业标准》为设计蓝本,引导教师制定富有针对性的专业发展规划
  《专业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要“制定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作为幼儿园管理者要高度重视这一点,要以《专业标准》为设计蓝本,引导教师制定富有针对性的专业发展规划。
  (一)全面分析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养规划
  教师专业发展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幼儿园应将教师的培养规划作为园所规划的重要内容,站在幼儿园整体发展的高度对教师的培养进行全面设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也为教师制定自身的专业发展成长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那么,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养规划呢?这就需要我们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有一个全面而又清醒的认识。我们可将《专业标准》中“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方面作为分析的重点,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小组对话等形式,并邀请上级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培训机构、家长委员会、社区共建单位、本园教师代表等,对目前本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势、专业发展难点以及支持本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梳理,认真倾听各方面代表的意见、建议,为园所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师培养规划提供客观依据。
  (二)引领教师客观反思,制定富有针对性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奋斗目标,为此,作为管理者,我们应引领教师在认真审视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为自己制定富有针对性的专业发展规划。
  要制定富有针对性的专业发展规划,客观反思自身的专业发展现状尤为重要,这其中园所的引领作用很大。我们可以成立一个由园长、业务园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小组,根据《专业标准》的具体要求设计一份《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认知调查表》,以帮助教师认清自身现有的专业发展基础,协助教师确定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明确个人的专业发展目标。同时,幼儿园要引领教师制定长期和近期专业发展规划。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可对教师个人制定的专业发展目标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引导教师认清自己的努力方向,最终帮助教师完整地制定出一份切合自己专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成长规划。这样,可极大地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促使教师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体,以利于他们推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进程。
  幼儿园和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规划可以同步制定,它们将互为参照,以利于《专业标准》的贯彻落实。
  二、以《专业标准》为指南,开展富有实效的园本研修
  幼儿园应“开展园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要“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这是《专业标准》对幼儿园和教师提出的实施建议。我们要以《专业标准》为指南,开展富有实效的园本研修。
  (一)分析阻碍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确立园本研修的方向
  贯彻落实《专业标准》的前提是要摸清目前阻碍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园所整体教育质量提升的问题,然后,以此作为教师个体专业成长以及幼儿园开展园本研修的突破口。我园“十五”和“十一五”两个项目研究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摒弃自上而下、主观臆断的做法,采用自下而上、广泛发动、人人参与、自主决策的做法,带领教师共同发现问题,寻找突破口,使其成为大家共同探讨的内容,从而共同向《专业标准》靠拢。
  1.认真学习,统一认识
  贯彻落实《专业标准》决不是园长一个人的事,需要每位教师的积极参与。
  我们可采用引领式学习、导读式自学、选择式学习等多种方式,引导教师领会《专业标准》的精神实质,深刻地认识到,《专业标准》是幼儿园教师履行专业职责和进行专业活动的基本规范与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考量依据。贯彻落实《专业标准》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幼儿园应努力成为能促使教师获得专业成长,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学习型组织。
  2.深入交流,发现问题
  为了更客观地分析园所可能存在的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问题,我们可以分别找各个层次的教师代表进行深入交流。共同分析园本研修现状,全面了解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为幼儿园确定有针对性的园本研修内容提供依据。在这个过程中,相信教师也会意识到,在贯彻落实《专业标准》和开展园本研修的过程中,他们不是被动的旁观者,他们有充分的话语权,他们才是主体。
  3.参与研讨,共寻对策
  在广泛发动、反复学习和深入交流后,大家对《专业标准》的认识会更清晰。此时,我们可以本着“让每个教师做自己能够理解的事,让教师理解所做的每件事”这一原则,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参与式研讨活动。通过研讨,将大家发现的问题罗列出来并进行排序,让教师们在相互交流和思想碰撞中达成共识,找出急需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大家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为进一步开展园本研修活动提供更好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大家畅所欲言是关键。当每个人的想法都能得到倾听,每个人的观点都有机会陈述的时候,会大大增强教师主动寻求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二)贴近教师实际需要,搭建园本研修平台
  众所周知,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这就提示我们应当考虑给予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不同的专业支持,以促使每位教师都能借助园本研修这个平台获得成长。针对刚刚入职的教师,我们可以指定骨干教师或老教师对其进行传、帮、带,以帮助他们尽快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于实践之中。例如,可以为刚入职教师提供观摩示范活动,组织他们与其他教师一起研究教案、探讨问题,为他们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刚入职的教师往往会处于被动研究状态,他们可能还不能真正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所以,幼儿园管理者要注意在教研活动中不断引导青年教师从观望到融入,以帮助他们迅速成长。已有一定教育经验的教师可能在寻找突破的机会,他们渴望冲破发展的瓶颈。我们可以通过让他们承担观摩研讨任务等,促使他们在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