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各国都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的龙头,大连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不断创新,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则是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发展
一、前言
“以提高办学内涵和质量为目标,全面建设职教理念先进、专业建设引领、校内外实训条件一流、教学团队精干、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的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这是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年来,学校以校企合作为主线,积极探索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不断创新教育内容、管理体制和师资队伍建设,在国家示范校建设进程中实现创新和突破。
二、以校企合作为抓手,着力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围绕大连地区对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各专业“校企合作、工学(产教)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形成。
以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为例,学校与大连艺美数字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始于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发展情况的调研:2005年以来,潜力巨大、迅猛崛起的动漫产业每年12~20万人的需求规模使行业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学校依据区域动漫产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提出校企一体化发展战略,引进企业技术力量,借鉴企业生产经验,加强技术训练力度,学生毕业后直接以员工身份进入企业工作,创建出一个实用有效、可兹借鉴的动漫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其次,明确体现创新性的10项专业建设思路。实施中,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设置对接产业企业,课程内容对接岗位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为切入点,校企合作承接企业生产业务、参与企业生产和产品研发,将学校日常实训融入企业产业链。校企通过建设技能型教室、专业教师库、教学资源库、教学质量全面管理体系、学生成长跟踪服务系统等举措,形成独有专业特色,每年培养的108名学生全部在大连市动漫产业基地无障碍成功就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以实训环境建设为平台,深入开展教学模式改革
学校围绕产业发展、企业需求设专业,跟踪企业岗位技能变化开课程,跟进企业生产过程建实训环境,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定教学模式。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焊接技术、市场营销等专业都有成功的经营实训案例。如,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经营的“青豆家——韩国日用精品馆”于2013年9月正式运营,从市场调研、经营品种到商品拍摄与图片处理、宝贝信息描述与上传,直到在线客服、快递物流业务的全程管理与跟踪等,都在教师和企业骨干的指导下由学生团队合作完成。网店运营不到半年,已有近1.5万元的销售额。经过实训实践总结和企业专家指导,其他五个特色网店正陆续上线,该专业二年级学生网店实务的参与面将达到100%。
四、以行业企业要求为标准,积极探索评价模式改革
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由学校、企业和行业来评价,教师的职业能力通过学生来体现,学校依此建立起“能力本位、多元主体”的评价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发了“学生成长系统”,使学生评价更具全面性、过程性、科学性和发展性。学校采用“3331”制(包括日常考核、学生评分、学生技能、群众评议)对教师进行管理考核,与企业合作开发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管理系统”,使教师企业实践、技能服务常态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适岗能力藉此进一步提升。
五、以机制体制创新为重点,推动管理提升
学校修改完善《首席教师评聘考核管理办法》《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办法》《职称评聘管理实施细则》《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不仅引导青年教师明确成才路径,找准成长平台,更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提供了更多外出学习调研、参加企业实践的机会。示范校建设期间,四名教师在全国信息化大赛中斩获二金二银,在全国技能大赛、说课大赛中获得一个特等奖、六个一等奖、四个二等奖,指导学生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二金二银十铜,连续获大连市“佳能杯”日语演讲比赛中第一名、大连市学生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
学校管理信息化,管理机制长效化。学校参加共建共享,购入网络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和科研管理三个平台,同时,校企正合作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建设两个系统。教师专业化发展管理系统包括师资建设概况、师资自然情况、专业带头人、师资培训与继续学习、企业实践、外聘教师管理、教育教学工作量、师生大赛、教学改革等模块,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建设管理平台包括校企合作概况、双主体办学、合作企业情况、教师实践、技术服务、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稳定跟踪等模块。这些平台的使用,将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学校四级管理网络建设,给学校内部建設和校企合作带来更大的收益。
六、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依托,成就育人特色
教师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学校提出师资队伍建设“四化”目标,即:年龄结构梯次化、知识结构多元化、学历结构标准化、技能结构精湛化,倡导“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努力打造具有良好师德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示范校建设“德育队伍能力提升”特色项目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目标:“德育队伍能力提升”重在理论与实践的全员培育。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洞察心理及心理诊断和治疗能力,2013年,学校专门开展了100名教师的专题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主任团队正在实施“利用心理咨询知识,合作解决‘困扰学生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的试点工作,全程引入心理咨询机构的专家指导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的具体技术,形成经验后将在全校推广;学校开展了60余名教师的职业指导培训,使教师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提升职业素养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行稳致远!全体经贸人已达成共识:示范校建设不止于提升,更是发展和超越,只要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建设过程虽然艰苦,但磨砺过后一定会创造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跃上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拥抱美好的职教春天!
关键词: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发展
一、前言
“以提高办学内涵和质量为目标,全面建设职教理念先进、专业建设引领、校内外实训条件一流、教学团队精干、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的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这是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年来,学校以校企合作为主线,积极探索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不断创新教育内容、管理体制和师资队伍建设,在国家示范校建设进程中实现创新和突破。
二、以校企合作为抓手,着力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围绕大连地区对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各专业“校企合作、工学(产教)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形成。
以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为例,学校与大连艺美数字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始于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发展情况的调研:2005年以来,潜力巨大、迅猛崛起的动漫产业每年12~20万人的需求规模使行业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学校依据区域动漫产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提出校企一体化发展战略,引进企业技术力量,借鉴企业生产经验,加强技术训练力度,学生毕业后直接以员工身份进入企业工作,创建出一个实用有效、可兹借鉴的动漫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其次,明确体现创新性的10项专业建设思路。实施中,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设置对接产业企业,课程内容对接岗位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为切入点,校企合作承接企业生产业务、参与企业生产和产品研发,将学校日常实训融入企业产业链。校企通过建设技能型教室、专业教师库、教学资源库、教学质量全面管理体系、学生成长跟踪服务系统等举措,形成独有专业特色,每年培养的108名学生全部在大连市动漫产业基地无障碍成功就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以实训环境建设为平台,深入开展教学模式改革
学校围绕产业发展、企业需求设专业,跟踪企业岗位技能变化开课程,跟进企业生产过程建实训环境,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定教学模式。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焊接技术、市场营销等专业都有成功的经营实训案例。如,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经营的“青豆家——韩国日用精品馆”于2013年9月正式运营,从市场调研、经营品种到商品拍摄与图片处理、宝贝信息描述与上传,直到在线客服、快递物流业务的全程管理与跟踪等,都在教师和企业骨干的指导下由学生团队合作完成。网店运营不到半年,已有近1.5万元的销售额。经过实训实践总结和企业专家指导,其他五个特色网店正陆续上线,该专业二年级学生网店实务的参与面将达到100%。
四、以行业企业要求为标准,积极探索评价模式改革
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由学校、企业和行业来评价,教师的职业能力通过学生来体现,学校依此建立起“能力本位、多元主体”的评价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发了“学生成长系统”,使学生评价更具全面性、过程性、科学性和发展性。学校采用“3331”制(包括日常考核、学生评分、学生技能、群众评议)对教师进行管理考核,与企业合作开发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管理系统”,使教师企业实践、技能服务常态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适岗能力藉此进一步提升。
五、以机制体制创新为重点,推动管理提升
学校修改完善《首席教师评聘考核管理办法》《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办法》《职称评聘管理实施细则》《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不仅引导青年教师明确成才路径,找准成长平台,更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提供了更多外出学习调研、参加企业实践的机会。示范校建设期间,四名教师在全国信息化大赛中斩获二金二银,在全国技能大赛、说课大赛中获得一个特等奖、六个一等奖、四个二等奖,指导学生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二金二银十铜,连续获大连市“佳能杯”日语演讲比赛中第一名、大连市学生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
学校管理信息化,管理机制长效化。学校参加共建共享,购入网络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和科研管理三个平台,同时,校企正合作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建设两个系统。教师专业化发展管理系统包括师资建设概况、师资自然情况、专业带头人、师资培训与继续学习、企业实践、外聘教师管理、教育教学工作量、师生大赛、教学改革等模块,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建设管理平台包括校企合作概况、双主体办学、合作企业情况、教师实践、技术服务、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稳定跟踪等模块。这些平台的使用,将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学校四级管理网络建设,给学校内部建設和校企合作带来更大的收益。
六、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依托,成就育人特色
教师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学校提出师资队伍建设“四化”目标,即:年龄结构梯次化、知识结构多元化、学历结构标准化、技能结构精湛化,倡导“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努力打造具有良好师德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示范校建设“德育队伍能力提升”特色项目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目标:“德育队伍能力提升”重在理论与实践的全员培育。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洞察心理及心理诊断和治疗能力,2013年,学校专门开展了100名教师的专题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主任团队正在实施“利用心理咨询知识,合作解决‘困扰学生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的试点工作,全程引入心理咨询机构的专家指导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的具体技术,形成经验后将在全校推广;学校开展了60余名教师的职业指导培训,使教师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提升职业素养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行稳致远!全体经贸人已达成共识:示范校建设不止于提升,更是发展和超越,只要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建设过程虽然艰苦,但磨砺过后一定会创造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跃上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拥抱美好的职教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