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感恩教育的践行研究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j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教育体系中,感恩教育是小学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精神文明建设。基于此,以感恩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感恩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价值体现,分别从营造感恩氛围、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感恩能力三方面阐述小学感恩教育的有效践行,提升学生德育品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感恩教育;责任意识
   对于现阶段人才培养来说,感恩是社会发展的脊梁,更是人格的价值体现。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感恩都是一个人必须拥有的基本品质。教育行业应从小学阶段开始,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恩教育的影响,从而成为一个拥有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人,在感恩中体会父母的不容易。
   一、感恩教育在小学教育改革中的价值体现
   感恩教育应以培育学生品德和人格为目的,这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门意识到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要求从小学开始,培育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感恩教育和德育的综合实践,实现感恩教育的价值提升。感恩不仅是个人意识,更是责任意识的体现,一个人时刻抱有感恩之心,懂得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这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表现。感恩之心的培养应从感恩教育入手,让学生感悟到教师的艰辛,体会父母的辛苦,从而树立社会责任感。实施感恩教育能够提升学生对生命的价值认识,使学生认真对待生命,善待自己的人生。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是父母的宝贝,存在着部分父母过于溺爱孩子的情况,导致孩子无法形成自立的人格,甚至很难理解什么是感恩。面对这一情况,学校展开感恩教育尤为必要[1]。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感恩教育的有效践行
   1.营造感恩氛围,引导学生认识感恩
   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与学校感恩教育未深入贯彻有关,以及在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与家长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对此,学校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让学生、家长和教师意识到感恩教育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在情感上达到认同。通过氛围的营造使学生认识感恩。建议将感恩理念渗透到学生的全部生活中,使学生在学校、家庭中都能感受到感恩教育。日常授課时,教师可以联系教材内容展开感恩教育,比如从《孔融让梨》等故事中了解中华传统美德,让学生成为这一美德的传承者。
   学校应为学生开设“父母与我”的感恩教育课程,通过积极有效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感恩。比如“我家之最”感恩教育活动中,学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任务。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家庭合影,将照片贴在学校发放的“回忆相册”中,每页单独贴一张合影,学生按照自己的回忆填写内容。“回忆相册”的每一页都设置了相同的问题,比如“爸爸和妈妈做了哪件事最令我感动?”学生用文字表达出来,将内容与父母分享,也让父母看到孩子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2]。
   2.培养感恩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感恩
   当感恩教育的氛围产生后,应培养学生的感恩能力,看到感恩中的人性光辉。教师可以开展多层次感恩教育活动,比如主题班会,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小组成员举出身边的案例,通过与他人分享强化感恩教育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或班会的时间,为学生播放相关影片,在寓教于乐的同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班会上,教师为学生讲解《苹果树的故事》,故事中,小男孩爬上树吃苹果,喜欢在树下睡觉。苹果树让小男孩砍掉自己盖房子,卖掉果实来换钱,以无私的奉献来实现小男孩的茁壮成长。故事中,苹果树就是父母的化身,通过故事,学生能够感悟父母的无私奉献,从中学会感恩父母。
   3.联系生活实际,将感恩付诸生活
   小学教育实践中,感恩教育以学生将感恩用于生活实际为目的,学生需要在未来的生活中付诸实践,从点滴行为中表达感恩之情。为了让学生养成懂得感恩的习惯,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沟通与合作引导学生参与感恩教育活动。学校可以与社会机构合作,在家长和教师的带领下,学生来到养老院与福利院服务,或积极参与灾区募捐活动,为灾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些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帮助他人,还能从中获得感恩的品格,为今后的生活提供精神财富。实际教育中,学校应将生命教育、德育与感恩教育相融合,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德育而热爱祖国,通过感恩教育而热爱他人。
   可以为学生举办“亲子情书”活动,在经历一系列感恩教育实践体验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为父母写一封信。信的主题统一为“给爸爸妈妈的情书”,在这封信中,学生应将自己的感恩之情转化为文字。学校统一将信件以快递的方式发送到学生家长的工作单位,家长收到信件后需要及时回信,将自己对子女的心里话写下来。这样虽然看起来很繁琐,却能够实现亲子互动,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接受感恩教育,并加强与父母的对话交流和情感沟通。
   总而言之,现阶段教育改革视角下学校感恩教育展现的价值取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对学生展开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点。感恩教育不能只依赖学校,还需要家长、社会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多方合作,为学生提供构建健全人格的机会,这是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责任。随着感恩教育活动的实施,学生将会懂得感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李群.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65-66.
   [2]叶育新,张羚.基于儿童视角的感恩践行活动之观察与思考:以香港小学感恩教育系列活动为例[J].新教师,2019(2):7-8.
  编辑 张佳琪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入,各国的文化传承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音乐教育是具有较为明显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能够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传承下来的,必然是存在着研究和探
文化多元化作为推进信息时代的重要表现,对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改革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强调音乐课程多元化发展的主要体现.一
根据史料的记载,早在汉代时诵诗的风雅行为就已经在官学和私学中流行起来,当时琴瑟和鸣来配合诗歌吟诵的行为被称作弦诵,和现在的配乐朗诵如出一辙。出土的汉代陶像中就有很多击
制造业花了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来磨练他们的产品,但是,在思考为产品构建物联网(IoT)可能带来的好处时,需要问自己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是否具备了云连接和成功扩展物联网系统所需的所有专业技术呢?物联网很复杂,并不是只嵌入无线芯片或添加传感器那么简单。从网络安全到应用软件设计,制造厂商还需要规划预算、可伸缩性、发布以及如何经得起未来的考验。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今应用型本科院校钢琴选修课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强调钢琴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将音乐理论知识和创作编曲结合起来,推广应用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钢琴选修; 教学思考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音乐教学的不断发展,音乐教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学生掌握的音乐技能也的确得到了提升。钢琴教育在当今教学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