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ux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翅膀,可以不受限制,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地思想,同时,注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设想及幻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当前语文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已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翅膀,可以不受限制,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地思想,同时,注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设想及幻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本文仅就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一些经验与认识。
  一、发挥语文的语言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语言是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的最重要的工具,而学习动机则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讲求形象、生动、精练、幽默、富有启发性,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够集中精力,坚韧不拔地探索下去,并能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
  同时,富有情感表现力的语文教学语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效果。语文教学语言的节奏,是指由语文教师内心的情感引起语言快慢急缓的变化,并和语言的轻重强弱、语句的断连疏密、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语文教学语言的情感不能随意而发,也绝非矫揉造作,一定要依据语文教材的内容,才能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同样,语文教学语言的节奏也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和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巧妙地控制和调节,不能为了节奏而节奏。快慢得当、轻重有度、张弛适宜的节奏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达到启发性的教学目的。
  二、从强化问题意识开始,培养创新能力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是思维的开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敢“问”的精神。教师可利用名人故事教育学生提高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问”的勇气,消除学生自卑和紧张的心理。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让学生也成为发“问”的主体,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被大大激发,因为“发问”总是以积极思考为前提的。只有学生有了“问”的机会后,教师才有可能去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创新意识强的学生总是能够从超出常规的独特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勇气。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学生,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强烈的创新意识直接转化为创新动机,成为直接激励和推动人们从事创新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它对学生的创新行为起着导向、激发和催化作用。创新动机来自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人们内部需要而引发的动机,如由于学生认识到创新活动的意义或对之产生兴趣而积极参与创新性的活动。外在动机则是来自外部的肯定和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它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
  三、从语文语言的幽默功能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语言的含蓄,指的是含而不露,语文教师只引导思路而不告诉结论,不讲本意而进行烘托和暗示,让学生思而得之。语文教学语言的幽默,是指在保证课堂庄重严肃、科学规范的前提下,适时插入一些颇具情趣的短小故事、幽默逗人的比喻、发人深省的典故等,使讲授富有启发性。含蓄幽默的语文教学语言是耐人寻味的,它能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去丰富和补充语文教学内容。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联系的,思维是认识的工具,语言是思维的体现,语言和思维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是统一的。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创新的能力,就是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
  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实现创新课堂的有效保证
  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一个思路、一个模式。新课程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教学机智进行反思性教學,提升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因此,我在备课时,首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结合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求新求奇。在我们的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等形式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才能让学生兴奋起来,才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过程的美妙,就好像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鲜花的清香。
  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堂课充满新意,也只有在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持续、协调地发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五、结语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的教师,已不再是为了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逐步还给学生,并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在活泼主动中去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引导学生做创新型的学习主人。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语文教师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长久的、棘手的又必须要关注、要解决的问题。今后我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让语文教学真正做到高效。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离不开语言情境和特定的语言氛围。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特别是针对牛津教材全部英文化、多词汇、重运用等特点,更能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进行大容量、高密度的教学,实现英语教学的最优化。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又增强了教学的情境性、直观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学科 多媒体技术 语言环境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离不开语言情境和特定的语言氛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体验  中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寓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教学设计是由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学生情况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反思等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整体效应认为,只有每一个组成部分和谐地统一、协调于系统的整体之中,才能达到整体的优化。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时,要综观全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进行整体优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学设计  一、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
内容提要:语文课的基礎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教师上好语文课要做到:博览群书,做好知识储备;培养好学生的语文兴趣;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善于指导写作。  关键词:语文 教师 兴趣 资源  教师上好语文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因此,如何上好语文课,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探讨的话题。那么,如何才能上好语文课,面对语文课教师应做些什么呢?结合自己的
【摘要】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收录鲁迅九篇文章:《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藤野先生》、《雪》、《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王得后在《致力于改造中国人及其社会的伟大思想家》中提出鲁迅的思想核心为“立人”。在《鲁迅在二十一世纪》中再次提出“‘立人’是鲁迅一生要做和在做的大题目。” 作者认同王得后的关于鲁迅的思想核心的看法。因为:细心翻阅人教版初中语文教
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道德品质、意志品格的培养等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最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工作实践中,我试着对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优化阅读教学过程等进行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期刊
摘要:普通高中新课改主动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最终体现在高中生的素质发展上,因而,“以人为本”是高中新课改的根本理念,通过培训,我深深地感知,高中新课改要求尊重高中生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都体现了选择性和多样性,评价体系也逐步走向多元化。在这个大背景下,具有地方特色的汉语教学该如何开展,同样值得每一位从事汉语相关教学和教研人员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挑战,呼唤智慧。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努力追求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教学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我们这偏僻的农村,始终坚信依靠大量的作业,强化、强压的手段来从事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法宝。而效果却是老师、学生负担沉重,疲惫不堪。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他们害怕学习,厌恶学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通过教师有目的,有组织的引导,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其意志、品质、情感和行为能力获得发展。在新形势下,我们语文新课堂,必须“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教学。  一、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必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