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fn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与推进,教育行政部门对小学阶段的授课目标和手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能够在这一期间学习到各类知识。语文是一门可以引导学生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学科,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写作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完全表达出来,更能验证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若想写好作文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想象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观察力,丰富素材的积累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学生只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可以积累越来越多的写作素材。所以,培养学生较强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教师必須完成的任务。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观察力较弱,导致其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都不强。因此,教师应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能够用一双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去挖掘写作素材,并将观察所得做进一步的积累与整合,内化成一种能力。如教师在让学生就“夏天”这一主题写作时,可以让他们课间休息时、课外参与活动时,或上学、放学的路上认真观察天气的变化、花草的成长、路边行人的举止等。细致的观察后,学生必定不会再反复使用“天气炙热、倾盆大雨”等等众所周知的成语或语言,笼统地描写夏日景象了。而是会发现,树上不停鸣叫的知了,好像在欢迎夏天的到来;微风过处的荷塘,荷花也开始快乐地跳舞;夕阳西下,晚霞漫天,人们伴着音乐尽情地歌唱......如此,作文的内容才充满生活的气息,让人读了能够放松身心,舒缓紧张的情绪。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让其所写作内容更加富有内涵。
  二、结合教材,开展想象力的训练
  课本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写作课堂上,教师应切实联系课本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写作思维训练,把潜藏的想象力充分发掘出来。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教师需要秉持“读是手段,写是目的”的原则,积极研究“怎样做才可以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同时真正借助从阅读中所获得的知识完成写作。教师可以布置“定时定量”的写作任务,如每天写一篇日记或读后感,并对学生上交的日记认真细致地批改,针对学生写作中的共性问题,给予指导性修改意见,对可写作中较为特殊的“个性问题”,给予一对一指导。如讲解《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提出假设性的问题——“如果曹操那个时候并未上当,那么借箭的故事又会是怎样的呢?借箭的结果是否会有改变?”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开展想象训练以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时机恰当的时候脱离课本,进行续编或写作,让学生在不偏离文章主旨的情况下展开续写活动,在此种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联想的教学目标。
  三、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创设相关情境
  教师应该明确想象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其对学生的写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教师在授课环节必须注重情境的作用,要借助学生的好奇心强且非常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创建真实的情境,开展充满趣味性、多元化的写作训练活动,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例如,讲解《秋天的雨》”一文时,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以及“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等一一呈现出来,创设有关秋雨的情境,让学生的想象在此种情境中尽情地徜徉。然后让学生仿写,教师会发现每名学生的仿写内容都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这为学生日后进入高年级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若想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较强的想象能力,就一定让他们认真地观察生活,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并结合教材开展此类写作训练,借助真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
其他文献
在当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升缓慢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对作文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逐渐下滑,影响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对作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写作素材积累不足而找不到写作的灵感,对作文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教师要对作文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通过阅读帮助学生积累写
期刊
现代多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一位老师、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的单一教学模式。它将声、光、画完美地结合起来,全方位、多角度地将丰富多彩的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课堂宛如注入一池春水,顿时“活”了起来。作为热爱写作的教师,我以此为契机,立足生活及学习实际,将微视频这种新型教学资源引入到农村小学写作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发现问题——欢乐的世界忧愁的你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生活并不缺少美,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断丰富个人经历。写作的起步教学极大程度决定了学生今后的写作水平。对此,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和写作习惯的养成。  一、培养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素质教育的起点,良好的语文启蒙教育能够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能够反映学生的思
期刊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写作训练时,教师除了要科学选择方法外,还要让训练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同时,要丰富写作训练的形式,做好写作教学的启蒙,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写作自信。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积累少,并且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积累也不足,因此,这个时期的作文训练可以从最简单的看图作文开始。同时,教师要善于发挥读写结合的教学优势,这种写作訓练方法在低年级效果显著,既能让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到一些好的
期刊
写作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难点之一。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较弱,又欠缺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写作时常常无从下笔,甚至凭空“编造”,写出来的作文没有真情实感,内容空洞乏味。由此可见,教师应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学情,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应贯彻落实好新的教学理念,推陈出新,探
期刊
过去小学作文教学是通过文字和语文教师的口头说明和书面介绍完成信息传输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非常枯燥乏味,因此作文教学的效率也相对较低。“互联网+”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改进教学流程,促进作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作文一直是现阶段语文教学的难点,语文教师非常重视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而互联网+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有机融合有利于解决这一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改变过去单一、乏味的作文教学方式,激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写作教学中既需要学生运用语言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表达清楚,又需要作文具有完整的结构、内容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和思想深度。本文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性措施。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已经逐渐暴露出来,并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成绩的提升造成了阻碍。学生的作文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其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没能实施高效的教学方法,忽视了教学模式的创新,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理念的革新助推着德育教育由传统的说教式逐步转变为具有生机和活力的体验式。“体验式德育”倡导知行统一,引领学生在活动中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亲身经历,在体验中内化品质,外显行为,实现智慧的生长,涵养的润泽。本文以校园“读书节”为例,就“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开展进行介绍与探讨。  习近平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阅读开启智
期刊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很多学生对写作缺乏足够的兴趣,存在抗拒心理。因此,针对写作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在写作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不断探究新颖且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写作方面获得突破。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单一的作文指导模式,从学生个体差异着手,引入丰富多彩的写作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通过不同角度的训练提升作文水平。  一、构建多元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  小学阶段
期刊
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妨以教材为本,进行模仿练笔,仿一仿经典句式、练一练经典段落、摹一摹精彩篇章;借助情节补白,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对文本内容进行拓展练笔,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边读边悟,边学边练,将一篇篇所“习”转化为所“得”,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学生的作文水平在短时间内很难提高,写作时苦不堪言,教师批阅作文时也头疼不已。我在作文教学中,紧扣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