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出来的爱心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2岁多了,特爱逛街,而且百逛不厌,每每提到逛街就像过节一样雀跃。可他好动又好奇,面对身边许多新鲜的事物总喜欢以手触摸,在流连忘返中由于过分的亲近,“损物不利己”的毛病全暴露出来了。
  路边的野花,他信手一摘,把花瓣撕下,咯咯地笑,美其名曰:“花花下雨了。”看到商店门口圣诞树上的方形小礼盒,他用手一掐,凹了个洞,还问:“妈妈,它肚子饿吗?”跟上别人的宠物哈巴狗,献上的是吃剩的杨梅核,当哈巴狗被引来了,他却把核儿往旁边一踢……看来儿子是该来个“心灵改造”了。
  一天,我带他走过一座桥,儿子忽然拽拽我的衣角,叫起来:“妈妈,你看,他们(指路旁铁护栏)要摔倒了!”
  我一看,确实,那护栏一整溜儿都快趴下了,让人看了煞是不顺眼。于是,我带他来到歪倒的铁护栏边,郑重地对儿子说:“工人叔叔一定很伤心,因为他们制作的栏杆宝贝让人撞倒了。”
  “可是,为什么会撞倒呢?”儿子一脸的天真和不解。
  我笑了,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说:“是不小心的吧。”
  儿子看了我一眼,神态开始有点凝重了,只见他自言自语地说:“它会疼吗,它一定哭了吧!”
  “走吧,我们帮不了它。都怪那些不乖的人。要知道,别人的东西是不能乱动的。”我又装出一副责怪的样子,拉着儿子的小手,准备离开。
  儿子执拗着不走,仰起小脸问:“可是,妈妈,工人叔叔要给它们打针吗?”他总把需要修理的过程理解为“打针”,这是他所能体会到最痛苦的事了。
  “是呀,你看到了,我们随便去弄坏东西,它们多伤心,因为打针很疼,是吧?”看着儿子煞有介事地点着头,我又故意问,“刚才是谁把‘可乐基’里的塑料花摘下的?”
  儿子嘟起了小嘴,随即老实地承认:“是我,我再也不让花花伤心了。因为打针好疼的。”
  虽然后来儿子有时依然“秉性难改,我行我素”,但每次听到我的“弄坏就要打针了”的提醒,他总能把伸出的小手收回来,有时还会弯下腰对它们说:“乖乖,不要打针噢。”
  无需那一脸严肃的“之乎者也”,无需棍棒的“打是疼,骂是爱”,逛出来的爱心在那不经意间绽放。
其他文献
儿子人长得健壮,也很帅气,可就是面嫩,害羞。别看他在家里唧唧喳喳地说个没完,到了外面却是惜字如金。为了帮儿子打开话匣子,我花了不少工夫。  一次,他用自己的零钱买了一辆赛车。这车可是儿子梦寐以求的爱物,买回来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拼装了。可是,拼着拼着,儿子发现里面少了根铜丝线,缺了它的赛车一下子成了一件不会动的摆设。儿子央求我道:“妈妈,去换一辆吧。”我微笑着说:“好呀,不过这个任务得由你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