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高尔夫就是一种娱乐方式,不用太死板!的确,没有哪一项运动能够像高尔夫那样,可以在工作的时间玩,也可以边玩边工作,可以边喝酒边玩,也可以边赌边玩……真是令人爽快。
烟、酒中的高尔夫,不是有意把高尔夫流俗化,只是,有人喜欢在打高尔夫时喝点小酒,以助雅兴;有人爱抽着烟,镇定自若地打高尔夫。他们在自己的小爱好中,追求着轻松随意的气氛。本来嘛,打高尔夫就是一种娱乐方式,不用太死板!
策划、执行/黎丹正
崔志强:球和酒是完美搭档
崔志强认为高尔夫球与威士忌是完美的结合,喝着小酒大谈高尔夫,兴高采烈者以酒助兴,垂头丧气者借酒浇愁。
崔志强,高尔夫球协会秘书长,在他眼中,高尔夫比其它运动更适合于当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它代表了真正的休闲,更亲近自然,是放松身心、享受美好生活的健康时尚。他说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一流品牌的酒都选择赞助高尔夫赛事的原因。
崔志强同样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高尔夫和威士忌的故事。有个老头儿每次在苏格兰的旷野上打球时,总是在口袋里装着一瓶威士忌,一来是因为他好这一口,二来是为了抵御寒冷的天气。每当站在发球区准备发球的时候,老爷子就从口袋里掏出酒瓶拧开盖子,倒上满满的一瓶盖儿一饮而尽,然后才挥杆打球。到了下一洞发球区也是如此,再喝上一口。可是一瓶酒刚好倒满18瓶盖,等打完第18洞再准备倒酒时,酒瓶里已然空空如也,老人只好遗憾地摇摇头,揣起酒瓶,收拾好球杆打道回府了。时间长了,他每天都是打完18洞就收工,于是高尔夫球场就以18洞作为标准场地了。
这个故事与胡锐讲的那个有些雷同,不过却是真实的,这也正好证明了威士忌和高尔夫的结合是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好打球,好喝酒,喝好酒,打好球,这其中似乎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苏格兰人是好打球的,也是百分之百的好喝酒。崔志强说,不信你就到圣安德鲁斯老球场旁边去转转,最热闹的就是酒吧了,从日薄西山到旭日初升,好像就一直没有消停的时候(在夏天,那里直到晚上10点多才天黑,早上3点钟天就亮了)。
崔志强始终认为威士忌和高尔夫球是苏格兰人对世界的两大贡献,所以苏格兰人才会发明出第19洞,也就是酒吧,这是高尔夫球与威士忌的完美结合。喝着小酒大谈高尔夫,兴高采烈者以酒助兴,垂头丧气者借酒浇愁,打完球要是没有酒喝多么无聊啊。因此,在苏格兰球场的所有球具店里肯定会有扁扁的、很精致的小酒壶销售。
还别说,有时候恰倒好处的酒意还真能对球技有不小的提升呢。崔志强给我们讲了几个小故事。
“深圳高尔夫俱乐部十周年庆典的时候,我和曾志伟一组打球,这老兄一路上狂讲笑话,害得我怎么也找不到感觉,总是觉得别别扭扭的,上半场糊里糊涂地打了42杆,9洞过后休息时我没有吃午饭,气急败坏地喝了一杯酒,哈哈,下半场踏踏实实打了36杆!
“还有更过分的呢。有些爱玩高尔夫的人基本上属于‘不喝正好,一喝就高’的那种,半杯酒下去就晕菜了。有一次在天津国际高尔夫球俱乐部和张昭若市长一起打球,陪他玩的钟民同志不知道为什么还没喝酒就晕了,半场打了52杆!张市长乐坏了,钟民可气疯了,半场回来坐在餐厅吃午饭,张市长喝着小酒说风凉话,钟民气哼哼地也喝上了,有点儿破罐破摔的意思,整了个半醉。下午踉踉跄跄下了场,人家愣是打了37杆!全场还就没有超过90杆。这次张市长惊了,钟民也呆了——莫非酒的功效这么大!”
打高尔夫球的时间长了,难免会碰上这样一些故事吧,球场上与酒相关的乐事确实不少,无论是场上助乐小饮,以求发挥水平,还是场下的欢快畅饮,或沉醉或宣泄,都是不错的。
“喝酒助球兴,虽是个人的经验之谈,但绝对管用,特别是在一下子找不到感觉的时候。试试用酒来添彩,绝对错不了!”

崔志强(右一)
戚增发:拿起球杆不丢烟枪
戚增发毫不掩饰自己的烟瘾,并坦率地承认“很难戒掉了”,吸烟是他缓解压力的方式。在这一点上,职业球员与普通人无异。
戚增发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职业高尔夫人,也是个典型的老派男人,比如他坚持吃饭该由男士埋单,又比如他至今不用电邮,“传真过来,白纸黑字的比较可靠。”他笑嘻嘻道,这是在太湖国际任副总时留下的习惯。
作为中国第一代高尔夫职业选手,戚增发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划过赛艇,当过门童,下海之后重回球场,又奇迹般地卫冕上巡赛年度总冠军。
获得上巡赛年度总冠军后的戚增发每天仍在继续训练,在去球场的路上,我们遇到了他。近40岁的老将点起一支烟,在缭绕的烟雾中回顾上个赛季:“重拿球杆已经2年了,感觉恢复得还算不错,明年应该在体能和技术动作方面再加强些。”
相比于卫冕上巡赛冠军,他更得意的是成功减肥,这位1.78米的选手说道:“经商的时候,我曾经到过100公斤,应酬太多,血脂高,心脏也不太好。现在我天天6点起床,做些软体运动,下午去健身房或者球场,体重最低的时候只有84公斤。”
像所有喜好来一口的男士一样,戚增发澄清道:“我烟瘾并不大,甚至很多次完全戒了。不过因为生活实在太跌宕起伏,压力大的时候忍不住会来一支。比如这次复出前已经戒了,但是比赛的间隙,球员会递过来一两支,这么着又开始了。”
在中国高球界,戚增发用脑子打球是出了名的,对此他并不想谦虚:“我专门进修过运动生理学,所以对于怎么挥杆,还是比较有研究的。”举例来说,只要拿到一张选手的照片,他就可以分析出对方的用力情况:“我发现中外选手在体能上的差别已经很小,但是技术动作方面仍有很大差距。”
汇丰冠军杯尤其让戚增发感触良多:“我仔细看了伍兹和米克尔森这些名将的训练,发现一个选手成名的背后,绝对离不了团队的支撑。比如你需要一个教练,随时矫正动作;一个球童,提供建议和勘查情况;还有营养师、经纪人等等。但对于缺少赞助的中国球员来说,光是球童、机票、酒店费用就无法应付,更别提教练的开销了。”

戚增发说,职业高尔夫球手尽管在表面上看来风光无限,他们在精神和经济上所承受的双重压力却是局外人无法想象的。
说话的时候,戚增发的手下意识地拨弄着一个扁平的烟盒,他毫不掩饰自己的烟瘾,并坦率地承认“很难戒掉了”。吸烟是戚增发缓解压力的方式,在这一点上,职业球员与普通人无异。谈话中戚增发时常提起“生活的压力”,对大多数职业球员来说,这种压力具体而又现实。
当问到他为什么球会副总正做得如鱼得水,却毅然转回职业球员身份这个话题时,他照例是嘻嘻一笑:“我只能告诉你,经商比打球要累多了。”一个简单的细节可以证明这一点,在太湖国际的时候,他每天可以抽掉一包半到两包烟。
那段经商生涯显然在他生活中留下了深刻印记,哪怕转回来打球,仍有许多人慕名向他咨询业内投资动态。对此,戚增发颇有意气风发之感:“我经商的成绩不差于打球呢,比如一走进俱乐部的门口,我就会知道员工偷懒了没有,前台接待了多少客人。虽说我的作风严厉些,可是从我手下出去的几个经理,现在都成了独挡一面的老总。”原来早些时候,从门童、后勤到草坪经理,戚增发几乎把球会的每个岗位都轮了一遍。“我那半年大门玻璃可不是白擦的。”他并不介意这段过去,显然还很以此为傲。
由于这些难得的经历,再加上太湖那段漂亮的业绩,自戚增发回到球场后,邀请他再度下海的人并不少。“我也犹豫啊,但是为了儿子,还是决定留在上海打球。”他慢慢说,“今年生活变得很有规律,一家三口可以天天一起吃晚饭,这很不容易啊。”
舒奇:温情的雪茄和高尔夫
舒奇说雪茄和高尔夫永远都是为有品味的人准备的。如果你既懂得享受雪茄,又懂得享受高尔夫,那你的生活一定能趋于完美。
几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的男人们(现在还有女人们)一直在把世界上两个最简单的快乐结合到一块儿,这就是烟草和高尔夫。这两个习惯的结合似乎异常般配:打球的沮丧和烟草的镇静混合在一起;果岭上碧草的淡淡甜味与雪茄的浓烟溶为一体。
惠普中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舒奇就特别认同这种完美结合,他对雪茄和高尔夫都情有独钟。
当他将收藏的宝贝雪茄展示给我们时,我们竟发现那些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雪茄都是在最著名雪茄排行榜中名列前十位的品牌,如Cohiba、Partagas(series4)、Montecristo(No.2)、Romeo y Julieta(No.2)、Trinidad、Hoyo De monterrey、Mouton Cadet等等。
舒奇说,抽烟的人可能只抽一种牌子的香烟,但抽雪茄却很难只抽一种牌子,因为雪茄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与味道,抽起来的感觉也是各不相同。抽雪茄的人喜欢抽很多牌子的雪茄,很像打高尔夫的人喜欢尝试不同的球场,虽然会轰轰烈烈地过把瘾,但到头来还是对所谓的经典朝思暮想。而那长短不一、粗细各异的雪茄给人的满足,也与每个高尔夫球场给人的独一无二感受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介绍,在全球的许多球场都卖雪茄,尽管有些会馆内禁止吸烟,而且有些人认为,在球场吸烟会分散注意力,但是在许多度假村里,雪茄的销售非常好。有统计表明,40%—50%的球手在专卖店买烟,这还不包括随身带烟的球手。
舒奇认为雪茄和高尔夫都是要静下心来,慢慢体会和品味的,他也仅是偶尔在球场上边打球边抽雪茄,毕竟那样“容易分心”。他更愿意在打完球或下班后,像品茶道那样细细地享受雪茄闻、咂、抽的过程,如果再倒上一杯红酒,那就称得上十全十美了!
如果要在球场上抽雪茄,他也会选择像Churchill的大号雪茄,他说这是最理想的选择,好的Churchill雪茄可以持续数小时,甚至整场。另外,如果带两颗Robusto雪茄也会不错,一颗用于前9洞,另一颗用于后9洞。Robusto会使打球的人变得纯粹,并给他们带来最大的快乐。
雪茄是讲究的,高尔夫也是讲究的,舒奇更是讲究的。舒奇爱好雪茄和高尔夫的情趣比他从事的电脑业来得温情,他开玩笑地说,当年他上的波士顿大学如果有高尔夫专业,他肯定就不会选择电子专业了。曾经在一场跨国公司的高尔夫球赛上见到舒奇,也看到他在赛后的酒吧里与朋友一起抽着雪茄聊天的场景,透着轻松与惬意。高尔夫与雪茄更像是一种媒介,连接着舒奇的生活与事业,也营造着他和朋友们的和谐氛围。
舒奇的雪茄最多的用途不是自己抽,也不是收藏,更不是摆设,而是拿来与大家分享。在他看来,三五好友一起抽雪茄就像大家一起打高尔夫,是交朋友的最好方式。两种活动都很少是一个人去完成的,而它们的不同点仅仅在于,抽雪茄是室内活动,玩高尔夫是室外活动。舒奇认为抽雪茄可以产生聊天的时间和氛围,不是为了抽雪茄而抽雪茄,就像不是为了打高尔夫而打高尔夫,而是要营造好心情,创建易沟通的渠道。
不管怎样,舒奇认为偶尔在球场吸一支雪茄,对整场比赛都会起好作用。抽雪茄有助于放松和深思熟虑:如果你打高尔夫是为了放松,它将使你更放松;如果你打高尔夫是为了比赛,它会使你镇定自若。
胡锐:果岭伴美酒世界任我行
胡锐到圣安德鲁斯的高尔夫球场,带的是苏格兰威士忌;而到南京的高尔夫球场,带的则是南京产的金箔酒。
胡锐,曾担任复旦大学中国高尔夫产业研究中心的主任,现致力于中国高尔夫教育产业的研究开发。他对球、对酒都有很深的研究,球技高,酒品也高。
说起高尔夫与酒的渊源,胡锐滔滔不绝:“高尔夫自从600多年前在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诞生之日起,就与酒有了不解之缘。关于高尔夫标准球场18洞的由来,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因酒而来’。苏格兰的冬季很是寒冷潮湿,当时的人们出去打球时,常爱带一扁瓶酒放在后衣袋中,每次在球台开球前,人们习惯先用瓶盖斟满酒喝下去,既可暖身,也可助兴。一瓶酒18盎司,一瓶盖正好是1盎司。打完18洞,酒正好喝完了,球正好尽兴,于是,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时间长了,便形成了惯例,一场球不多不少,就打18洞为标准。” 后来,酒成为高尔夫最亲密的“伴侣”,随着高尔夫传遍世界,很多老球手的包里都喜欢带一瓶酒,或威士忌,或红酒,或白酒。
男人与酒从来就是分不开的。酒的外表冰冷但内在火热,这恰似人类社会对男人形象的塑造标准。男人一生中的所有重要场合都少不了酒的参与,而对一个痴迷高尔夫的人来说,打一场球,再喝一杯烈酒,一定是至高的享受。
胡锐到过世界很多著名球场。到圣安德鲁斯,他带的是苏格兰威士忌;而到了南京钟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他带的是一瓶南京产的“江宁府”牌金箔酒。就像苏格兰人在圣安德鲁斯打球一样,每次在南京钟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开球前,胡锐都从兜里取出精致的袖珍玻璃酒瓶。他并不急着喝,而是先把酒瓶对着阳光摇摇,澄澈透明的酒液里悬浮着片片米粒大小的金箔,在琼浆玉液中如天女散花般轻舞飞扬,散射出绚丽的七彩光影,在球场果岭绿茵的映衬下,华丽之极。打开瓶盖,醇厚绵长的酒香喷涌而出。轻啜一口细细品味,举目眺望天光霞影映衬下的紫金龙脉,然后挥杆击球,雍容高雅、踌躇满志的感觉油然而生。
“酒杯中流淌的是时光,是金色年华,酒杯中融化着的,是我留在球场的黄金岁月。喝酒,喝的不仅是酒,更是一种心情,一种气氛的烘托。酒,溶解我内心深处的情愫,无论是欢乐、忧伤,还是成功、失落,都溶化到球场的环境中,达到心情与球场、与环境浑然一体的忘我境界。”
胡锐说,无论在哪个高尔夫俱乐部,无论在何时,开启一瓶威士忌,都会让人为之迷醉,它的品质和口味是如此适合这个轻松惬意的气氛。很多人爱威士忌,不少人爱在球场上喝威士忌,它们之间仿似有着不解之缘。在世界大多数球场的会所里,威士忌都是最畅销的饮品。更有许多球友会随身背上一个18盎司的酒壶,在场上边打边喝。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人,一定要上前攀谈一番,分享一下他的高尔夫故事,因为这样的人,一定是真正热爱高尔夫的人。
烟、酒中的高尔夫,不是有意把高尔夫流俗化,只是,有人喜欢在打高尔夫时喝点小酒,以助雅兴;有人爱抽着烟,镇定自若地打高尔夫。他们在自己的小爱好中,追求着轻松随意的气氛。本来嘛,打高尔夫就是一种娱乐方式,不用太死板!
策划、执行/黎丹正
崔志强:球和酒是完美搭档
崔志强认为高尔夫球与威士忌是完美的结合,喝着小酒大谈高尔夫,兴高采烈者以酒助兴,垂头丧气者借酒浇愁。
崔志强,高尔夫球协会秘书长,在他眼中,高尔夫比其它运动更适合于当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它代表了真正的休闲,更亲近自然,是放松身心、享受美好生活的健康时尚。他说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一流品牌的酒都选择赞助高尔夫赛事的原因。
崔志强同样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高尔夫和威士忌的故事。有个老头儿每次在苏格兰的旷野上打球时,总是在口袋里装着一瓶威士忌,一来是因为他好这一口,二来是为了抵御寒冷的天气。每当站在发球区准备发球的时候,老爷子就从口袋里掏出酒瓶拧开盖子,倒上满满的一瓶盖儿一饮而尽,然后才挥杆打球。到了下一洞发球区也是如此,再喝上一口。可是一瓶酒刚好倒满18瓶盖,等打完第18洞再准备倒酒时,酒瓶里已然空空如也,老人只好遗憾地摇摇头,揣起酒瓶,收拾好球杆打道回府了。时间长了,他每天都是打完18洞就收工,于是高尔夫球场就以18洞作为标准场地了。
这个故事与胡锐讲的那个有些雷同,不过却是真实的,这也正好证明了威士忌和高尔夫的结合是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好打球,好喝酒,喝好酒,打好球,这其中似乎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苏格兰人是好打球的,也是百分之百的好喝酒。崔志强说,不信你就到圣安德鲁斯老球场旁边去转转,最热闹的就是酒吧了,从日薄西山到旭日初升,好像就一直没有消停的时候(在夏天,那里直到晚上10点多才天黑,早上3点钟天就亮了)。
崔志强始终认为威士忌和高尔夫球是苏格兰人对世界的两大贡献,所以苏格兰人才会发明出第19洞,也就是酒吧,这是高尔夫球与威士忌的完美结合。喝着小酒大谈高尔夫,兴高采烈者以酒助兴,垂头丧气者借酒浇愁,打完球要是没有酒喝多么无聊啊。因此,在苏格兰球场的所有球具店里肯定会有扁扁的、很精致的小酒壶销售。
还别说,有时候恰倒好处的酒意还真能对球技有不小的提升呢。崔志强给我们讲了几个小故事。
“深圳高尔夫俱乐部十周年庆典的时候,我和曾志伟一组打球,这老兄一路上狂讲笑话,害得我怎么也找不到感觉,总是觉得别别扭扭的,上半场糊里糊涂地打了42杆,9洞过后休息时我没有吃午饭,气急败坏地喝了一杯酒,哈哈,下半场踏踏实实打了36杆!
“还有更过分的呢。有些爱玩高尔夫的人基本上属于‘不喝正好,一喝就高’的那种,半杯酒下去就晕菜了。有一次在天津国际高尔夫球俱乐部和张昭若市长一起打球,陪他玩的钟民同志不知道为什么还没喝酒就晕了,半场打了52杆!张市长乐坏了,钟民可气疯了,半场回来坐在餐厅吃午饭,张市长喝着小酒说风凉话,钟民气哼哼地也喝上了,有点儿破罐破摔的意思,整了个半醉。下午踉踉跄跄下了场,人家愣是打了37杆!全场还就没有超过90杆。这次张市长惊了,钟民也呆了——莫非酒的功效这么大!”
打高尔夫球的时间长了,难免会碰上这样一些故事吧,球场上与酒相关的乐事确实不少,无论是场上助乐小饮,以求发挥水平,还是场下的欢快畅饮,或沉醉或宣泄,都是不错的。
“喝酒助球兴,虽是个人的经验之谈,但绝对管用,特别是在一下子找不到感觉的时候。试试用酒来添彩,绝对错不了!”

崔志强(右一)
戚增发:拿起球杆不丢烟枪
戚增发毫不掩饰自己的烟瘾,并坦率地承认“很难戒掉了”,吸烟是他缓解压力的方式。在这一点上,职业球员与普通人无异。
戚增发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职业高尔夫人,也是个典型的老派男人,比如他坚持吃饭该由男士埋单,又比如他至今不用电邮,“传真过来,白纸黑字的比较可靠。”他笑嘻嘻道,这是在太湖国际任副总时留下的习惯。
作为中国第一代高尔夫职业选手,戚增发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划过赛艇,当过门童,下海之后重回球场,又奇迹般地卫冕上巡赛年度总冠军。
获得上巡赛年度总冠军后的戚增发每天仍在继续训练,在去球场的路上,我们遇到了他。近40岁的老将点起一支烟,在缭绕的烟雾中回顾上个赛季:“重拿球杆已经2年了,感觉恢复得还算不错,明年应该在体能和技术动作方面再加强些。”
相比于卫冕上巡赛冠军,他更得意的是成功减肥,这位1.78米的选手说道:“经商的时候,我曾经到过100公斤,应酬太多,血脂高,心脏也不太好。现在我天天6点起床,做些软体运动,下午去健身房或者球场,体重最低的时候只有84公斤。”
像所有喜好来一口的男士一样,戚增发澄清道:“我烟瘾并不大,甚至很多次完全戒了。不过因为生活实在太跌宕起伏,压力大的时候忍不住会来一支。比如这次复出前已经戒了,但是比赛的间隙,球员会递过来一两支,这么着又开始了。”
在中国高球界,戚增发用脑子打球是出了名的,对此他并不想谦虚:“我专门进修过运动生理学,所以对于怎么挥杆,还是比较有研究的。”举例来说,只要拿到一张选手的照片,他就可以分析出对方的用力情况:“我发现中外选手在体能上的差别已经很小,但是技术动作方面仍有很大差距。”
汇丰冠军杯尤其让戚增发感触良多:“我仔细看了伍兹和米克尔森这些名将的训练,发现一个选手成名的背后,绝对离不了团队的支撑。比如你需要一个教练,随时矫正动作;一个球童,提供建议和勘查情况;还有营养师、经纪人等等。但对于缺少赞助的中国球员来说,光是球童、机票、酒店费用就无法应付,更别提教练的开销了。”

戚增发说,职业高尔夫球手尽管在表面上看来风光无限,他们在精神和经济上所承受的双重压力却是局外人无法想象的。
说话的时候,戚增发的手下意识地拨弄着一个扁平的烟盒,他毫不掩饰自己的烟瘾,并坦率地承认“很难戒掉了”。吸烟是戚增发缓解压力的方式,在这一点上,职业球员与普通人无异。谈话中戚增发时常提起“生活的压力”,对大多数职业球员来说,这种压力具体而又现实。
当问到他为什么球会副总正做得如鱼得水,却毅然转回职业球员身份这个话题时,他照例是嘻嘻一笑:“我只能告诉你,经商比打球要累多了。”一个简单的细节可以证明这一点,在太湖国际的时候,他每天可以抽掉一包半到两包烟。
那段经商生涯显然在他生活中留下了深刻印记,哪怕转回来打球,仍有许多人慕名向他咨询业内投资动态。对此,戚增发颇有意气风发之感:“我经商的成绩不差于打球呢,比如一走进俱乐部的门口,我就会知道员工偷懒了没有,前台接待了多少客人。虽说我的作风严厉些,可是从我手下出去的几个经理,现在都成了独挡一面的老总。”原来早些时候,从门童、后勤到草坪经理,戚增发几乎把球会的每个岗位都轮了一遍。“我那半年大门玻璃可不是白擦的。”他并不介意这段过去,显然还很以此为傲。
由于这些难得的经历,再加上太湖那段漂亮的业绩,自戚增发回到球场后,邀请他再度下海的人并不少。“我也犹豫啊,但是为了儿子,还是决定留在上海打球。”他慢慢说,“今年生活变得很有规律,一家三口可以天天一起吃晚饭,这很不容易啊。”
舒奇:温情的雪茄和高尔夫
舒奇说雪茄和高尔夫永远都是为有品味的人准备的。如果你既懂得享受雪茄,又懂得享受高尔夫,那你的生活一定能趋于完美。
几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的男人们(现在还有女人们)一直在把世界上两个最简单的快乐结合到一块儿,这就是烟草和高尔夫。这两个习惯的结合似乎异常般配:打球的沮丧和烟草的镇静混合在一起;果岭上碧草的淡淡甜味与雪茄的浓烟溶为一体。
惠普中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舒奇就特别认同这种完美结合,他对雪茄和高尔夫都情有独钟。
当他将收藏的宝贝雪茄展示给我们时,我们竟发现那些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雪茄都是在最著名雪茄排行榜中名列前十位的品牌,如Cohiba、Partagas(series4)、Montecristo(No.2)、Romeo y Julieta(No.2)、Trinidad、Hoyo De monterrey、Mouton Cadet等等。
舒奇说,抽烟的人可能只抽一种牌子的香烟,但抽雪茄却很难只抽一种牌子,因为雪茄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与味道,抽起来的感觉也是各不相同。抽雪茄的人喜欢抽很多牌子的雪茄,很像打高尔夫的人喜欢尝试不同的球场,虽然会轰轰烈烈地过把瘾,但到头来还是对所谓的经典朝思暮想。而那长短不一、粗细各异的雪茄给人的满足,也与每个高尔夫球场给人的独一无二感受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介绍,在全球的许多球场都卖雪茄,尽管有些会馆内禁止吸烟,而且有些人认为,在球场吸烟会分散注意力,但是在许多度假村里,雪茄的销售非常好。有统计表明,40%—50%的球手在专卖店买烟,这还不包括随身带烟的球手。
舒奇认为雪茄和高尔夫都是要静下心来,慢慢体会和品味的,他也仅是偶尔在球场上边打球边抽雪茄,毕竟那样“容易分心”。他更愿意在打完球或下班后,像品茶道那样细细地享受雪茄闻、咂、抽的过程,如果再倒上一杯红酒,那就称得上十全十美了!
如果要在球场上抽雪茄,他也会选择像Churchill的大号雪茄,他说这是最理想的选择,好的Churchill雪茄可以持续数小时,甚至整场。另外,如果带两颗Robusto雪茄也会不错,一颗用于前9洞,另一颗用于后9洞。Robusto会使打球的人变得纯粹,并给他们带来最大的快乐。
雪茄是讲究的,高尔夫也是讲究的,舒奇更是讲究的。舒奇爱好雪茄和高尔夫的情趣比他从事的电脑业来得温情,他开玩笑地说,当年他上的波士顿大学如果有高尔夫专业,他肯定就不会选择电子专业了。曾经在一场跨国公司的高尔夫球赛上见到舒奇,也看到他在赛后的酒吧里与朋友一起抽着雪茄聊天的场景,透着轻松与惬意。高尔夫与雪茄更像是一种媒介,连接着舒奇的生活与事业,也营造着他和朋友们的和谐氛围。
舒奇的雪茄最多的用途不是自己抽,也不是收藏,更不是摆设,而是拿来与大家分享。在他看来,三五好友一起抽雪茄就像大家一起打高尔夫,是交朋友的最好方式。两种活动都很少是一个人去完成的,而它们的不同点仅仅在于,抽雪茄是室内活动,玩高尔夫是室外活动。舒奇认为抽雪茄可以产生聊天的时间和氛围,不是为了抽雪茄而抽雪茄,就像不是为了打高尔夫而打高尔夫,而是要营造好心情,创建易沟通的渠道。
不管怎样,舒奇认为偶尔在球场吸一支雪茄,对整场比赛都会起好作用。抽雪茄有助于放松和深思熟虑:如果你打高尔夫是为了放松,它将使你更放松;如果你打高尔夫是为了比赛,它会使你镇定自若。
胡锐:果岭伴美酒世界任我行
胡锐到圣安德鲁斯的高尔夫球场,带的是苏格兰威士忌;而到南京的高尔夫球场,带的则是南京产的金箔酒。
胡锐,曾担任复旦大学中国高尔夫产业研究中心的主任,现致力于中国高尔夫教育产业的研究开发。他对球、对酒都有很深的研究,球技高,酒品也高。
说起高尔夫与酒的渊源,胡锐滔滔不绝:“高尔夫自从600多年前在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诞生之日起,就与酒有了不解之缘。关于高尔夫标准球场18洞的由来,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因酒而来’。苏格兰的冬季很是寒冷潮湿,当时的人们出去打球时,常爱带一扁瓶酒放在后衣袋中,每次在球台开球前,人们习惯先用瓶盖斟满酒喝下去,既可暖身,也可助兴。一瓶酒18盎司,一瓶盖正好是1盎司。打完18洞,酒正好喝完了,球正好尽兴,于是,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时间长了,便形成了惯例,一场球不多不少,就打18洞为标准。” 后来,酒成为高尔夫最亲密的“伴侣”,随着高尔夫传遍世界,很多老球手的包里都喜欢带一瓶酒,或威士忌,或红酒,或白酒。
男人与酒从来就是分不开的。酒的外表冰冷但内在火热,这恰似人类社会对男人形象的塑造标准。男人一生中的所有重要场合都少不了酒的参与,而对一个痴迷高尔夫的人来说,打一场球,再喝一杯烈酒,一定是至高的享受。
胡锐到过世界很多著名球场。到圣安德鲁斯,他带的是苏格兰威士忌;而到了南京钟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他带的是一瓶南京产的“江宁府”牌金箔酒。就像苏格兰人在圣安德鲁斯打球一样,每次在南京钟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开球前,胡锐都从兜里取出精致的袖珍玻璃酒瓶。他并不急着喝,而是先把酒瓶对着阳光摇摇,澄澈透明的酒液里悬浮着片片米粒大小的金箔,在琼浆玉液中如天女散花般轻舞飞扬,散射出绚丽的七彩光影,在球场果岭绿茵的映衬下,华丽之极。打开瓶盖,醇厚绵长的酒香喷涌而出。轻啜一口细细品味,举目眺望天光霞影映衬下的紫金龙脉,然后挥杆击球,雍容高雅、踌躇满志的感觉油然而生。
“酒杯中流淌的是时光,是金色年华,酒杯中融化着的,是我留在球场的黄金岁月。喝酒,喝的不仅是酒,更是一种心情,一种气氛的烘托。酒,溶解我内心深处的情愫,无论是欢乐、忧伤,还是成功、失落,都溶化到球场的环境中,达到心情与球场、与环境浑然一体的忘我境界。”
胡锐说,无论在哪个高尔夫俱乐部,无论在何时,开启一瓶威士忌,都会让人为之迷醉,它的品质和口味是如此适合这个轻松惬意的气氛。很多人爱威士忌,不少人爱在球场上喝威士忌,它们之间仿似有着不解之缘。在世界大多数球场的会所里,威士忌都是最畅销的饮品。更有许多球友会随身背上一个18盎司的酒壶,在场上边打边喝。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人,一定要上前攀谈一番,分享一下他的高尔夫故事,因为这样的人,一定是真正热爱高尔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