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母细胞瘤常用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ce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致命性的脑肿瘤.目前,国际标准的治疗方案是最大程度地安全切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 temozolomide,TMZ)或亚硝基脲类药物辅助化疗.近5年来,尽管研究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恶性程度和发病率最高、侵袭性最强的胶质母细胞瘤( glioblstoma,GBM)的平均生存期仅由10个月延长到14个月,经手术切除辅助放化疗综合治疗后复发仍常见,中位生存期仅有12 - 15个月,显然,临床迫切需要新的有效手段治疗GBM[1].TMZ作为一种烷化剂,可以口服给药,并且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小,可以与放疗同步使用,或放疗后使用.新的手术方法,如荧光引导下的切除和神经内镜技术在恶性胶质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此外,在未来10年,基础和转化研究将进一步改善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其中包括阻断肿瘤异常增殖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信号通路,克服对目前治疗药物的耐药。

其他文献
贵刊曾在今年第7期刊登一篇文章,题目:大脑前动脉A2段和前交通动脉夹角与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发生率相关性的影像研究(作者:万刚,李良,鲍圣德等,见2013年29卷第7期698~701页)。对于文章摘要中结论的部分表述,本人陈述一下自己的看法,与文章作者和有兴趣的专家一起讨论。
期刊
虽然还缺乏Ⅰ级证据支持颅内压监测有利于颅脑创伤的诊治,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的颅脑创伤指南或共识,推荐了如下的颅内压监测指证和禁忌证。
期刊
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承办的中国医师协会首届神经外科微侵袭学术大会、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脊柱脊髓学术大会将于2012年9月28日至29日在四川成都举行。本次会议将汇集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神经外科医生,会议内容包括专家演讲、论文交流和小组讨论等项目,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学术水平上都堪称是我国神经外科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一次全国性盛会。
期刊
目的 探讨蝶鞍区CT三维重建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多层螺旋CT和AQI影像工作站对54例垂体瘤患者术前进行蝶鞍区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观察蝶窦气化类型、分隔情况、蝶窦与鞍底的关系,并与术中实际情况进行对比验证.结果 蝶窦双侧气化程度相同者24例,气化不同者30例.蝶窦分隔呈正中矢状位者14例;偏左者15例;偏右者19例;其他类型(包括不同程度斜位,横位等)6例.蝶窦位
为推动我国脊柱神经外科事业发展,普及显微脊柱神经外科技术和脊柱内固定技术,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拟于2012年10月26日至10月29日举办第十届显微脊柱神经外科技术和脊柱内固定技术学习班。学习班邀请国内著名脊柱神经外科专家授课,并进行标本操作训练和手术观摩。
期刊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按照侵犯部位不同、出血与否,临床主要表现为癫痫、神经功能缺损甚至意识障碍等.位于桥臂的病变临床可表现为桥臂综合征,但诱发三叉神经痛的病例鲜有报道.本文为1例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海绵状血管瘤,经枕下乙状窦后开颅小脑水平裂入路将其切除,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期刊
2012年5月由美国卒中协会(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发布新一版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治疗指南[1].这是继1994年及2009年之后对该指南的又一次修订.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脑动脉瘤破裂,约占SAH的75%~80%[2].近年来,随着急救医学进展,越来越多aS
期刊
创伤性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病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TBI的发病率呈持续升高的趋势.TBI的发病率居创伤的首位,或仅次于四肢骨折,占全身各部位创伤的9% ~ 21%[1]。
期刊
目的 探讨伴有癫痫发作的岛叶病变患者癫痫发作特点、手术策略及癫痫预后.方法 分析18例岛叶病变切除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及癫痫预后等情况. 结果 18例患者中14例首发症状为癫痫发作.左侧病变4例,右侧14例.单纯岛叶病变9例.全切11例,次全切7例.星形细胞瘤14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术后随访11-33个月,13例(72%)癫痫发作完全消失.Engel疗效分级:Ⅰ级13例;Ⅱ级2例;Ⅲ级2例,Ⅳ级
例1 女.68岁.因"反复头痛、头晕2个月"于2011年2月13日人院.患者2个月前出现不明原因头痛头晕,以双侧额部为主,自服感冒药物无明显缓解,来院就诊.头颅CT平扫示"蝶窦、斜坡占位,内见沙粒样钙化",收入院.入院后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未见明显肿瘤染色及血管异常推移,MRI示"蝶窦及斜坡见团块状异常信号影",T1WI稍高信号,T2WI、flair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图1a).患者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