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理念的小学教学管理探究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g1984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新时代更是赋予了它新的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管理的核心,亦是发展的前提。教育是为了塑造人,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智育,更不只是分数,而应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将以人为本理念引入教学管理中,关怀师生,鼓励其主动性、创新能力的发挥,可充分挖掘个人潜能,由个人促进集体发展。
  关键词:小学管理;以人为本;教学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具有科层式管理特征与倾向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弊端日益暴露,“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改变了视人为工具的观念,把人视为学校的重要资源。这就要求学校在保持原有科层式组织结构的前提下,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以适应新时期倡导的全民教育的基础教育改革。“以人为本”运用到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将“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的理念贯彻到小学教学的各项活动中。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
  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需要一个方向或导向,那么为了新课改的需要,我们引入了“以人为本”的观念,这样把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作为教学管理各方面的主导地位,对改革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当今学校应该摒弃以前的旧观念,凡事都要墨守成规是不对的,应该把教师和学生的被动地位转化过来,化被动为主动。多对老师的教学环境,心理因素进行关心,这样才能有效地落实老师为主体的观念。对于学生,学校应该提高学习条件,提高老师教学水平,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样才真正落实了以学生为本。只有同时做到以学生和教师为本,学校的教育才更人性化,学校的教学才能更提高质量,小学的教育才会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二、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与存在问题
  (一)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
  管理者安排和制定方针政策,老师和学生按照这样的方针政策执行是传统小学教学管理中最主要的特点。在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中衡量一个老师好于坏的主要标准是执行领导决议的能力和学生成绩,老师只能够按照管理者制定的大纲要求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无法进行创新,因为创新所造成的结果需要自己担负责任,在这样的约束之下,老师只能够教条式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因此也就会出现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的现象。
  (二)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
  1.教师和学生的“个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偏离这样的方向,而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和其出现离经叛道、独树一帜就会被认为不合常规,而被领导者批评。学生离经叛道会被老师制止,教师独树一帜会被领导批评教育,在这样管理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一些有个性的老师或者学生迫于管理者制定的种种条例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种种想法。
  2.只重视了学生智育,忽略了德育、体育和美育的培养。很多学校衡量一个老师教学质量的好坏是通过学生成绩来反应的,这也是我们国家应试教育的主要弊端,小学教育是学生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不能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在抓好学生智育教育的同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德智体全方面发展。
  三、以人文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小学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首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够达到管理目标,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他们以后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将学生与教师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教学需求,结合小学管理的实际状况来调整管理方案,使得该方案更加科学有效,能够提升小学发展质量。同时管理人员还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管理知识,积极学习更多管理艺术,要将一切管理活动与师生的发展结合起来,尊重学生与教师的需求,从而提升小学管理水平,为小学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除此之外,学校管理人员还要发扬民主精神,提高小学管理的民主性,在管理过程中能够积极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反省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小学的发展要求,制定出更加科学完善的管理方案,为小学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重视管理氛围的良好营造
  在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向着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新形势下,“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合理应用,需要教育工作者、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和协调,才能为小学生提供一个优越、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校整体形象不断提升。因此,根据小学教学的实际发展需求,高度重视小学教学管理氛围的良好营造,注重人文环境的有效构建,有利于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小学教学管理水平。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因此,“以人为本”理念的有效实施,需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吸收和培养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所需的人才,才能更好的推动小学教育改革不断创新。与此同时,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合理运用,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是提升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小学教学管理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三)注重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解决“应当怎样”的问题,强调“以人为本”,要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人文科学知识,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成人格、气质和修养。学校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利场所,是“弘扬人性,提高人才素质,完善人格”教育功能的体现,是让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能更加和谐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及基本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我们的教育观念必须以人为本,在教育管理、教育活动、教育内容上以人为中心,把教育工作者、教师、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地改善教育环境、改革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来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的人格。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这就需要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启迪学生,正确引导学生成为有品德、有作為、讲诚信之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其本质是改造人的本能和开发人的潜能,是人格的塑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心灵,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胸怀大志、淡泊名利,并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使他们成为现代社会有知识、有文化、有教养的有用之才。   (四)构建情感管理的和谐氛围
  情感管理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表现,是真正从被管理者的心理出发,实现换位思考的管理形式,可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构建和谐氛围。管理者需要从多个角度、分层次地营造宽容开放、充满关怀的环境,着眼于教师的生活状态与情感表现,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集体旅游、聚会等,给教师们创造交流的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一种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状态,劳逸结合,更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而温馨的工作氛围也有助于教师形成归属感,有利于激发其工作积极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以自身态度感染学生,以自身情感激励学生。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故教师应推己及人,关怀学生的情感与心理状态,主动与学生沟通,感知学生内心的想法,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关注学困生的发展,对其取得的进步给予及时鼓励,还可采取优生带动学困生的方式,发挥优生的带头作用,促进学生整体课业水平的提升。教师应怀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想信念,发挥为人师表的积极引导作用,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实现教学的“树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德行兼备的大写的“人”!
  (五)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求
  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管理人员在进行小学管理时,需要制定出适合小学生发展的方案,满足他们的身心需求,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以后知识的学习打下坚持基础。比如教师在授课时,应该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关系他们的日常生活,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们的想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在进行人本思想管理时,管理人员还要将孩子们的身心安全放在重要地位,尤其是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为孩子们今后的发展提供帮助,最终达到小学管理目标。除此之外,尊重学生的发展要求,管理人员要尊重孩子们的差异性,让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各个教学环节的连续性,为孩子们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满足不同孩子们的学习要求。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管理的核心,是发展的前提。当今,在我国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给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应用和有效实施,關怀师生。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创新能力的发挥,促进师生教与学的发展,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通过合作交流和互动体验的方式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点突出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和认知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师在英语教学课堂中设计任务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学生为中心,遵循相关的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及内容,以此增强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确保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本文就对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
摘要: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光荣和复杂的专业劳动,也是小学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而班主任是这个基层组织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学生与学校的纽带,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人物,对于班集体的建设和学生个体的成长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  作为班主任,只有和学生多沟通多交流,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才能真正的帮助学生进步,促
摘要: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学生是参与化学学习的主体,因此,为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对化学的教学形式上也应该加以重视,引导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大胆的讨论,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  在目前的教学方法当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教学更大程度上是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在思考中学习,在参与中成长,创造出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发现
摘要:在由不同学生组成的班集体中,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如何对待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就是针对小学生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而施行的不同教学策略。要使每个学生对所学学科都能达到掌握水平,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景和假设。这就是要求我们当老师的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基于此,本文中笔者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对分层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许多高校对于学风建设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地加强。学风建设的程度是一所学校的的办学能力的侧面体现,一所学风良好的学校可以为社会、为国家不断地输送人才,起到了一个人才培养的作用。本文针对如何加强理科学生的学风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希望为日后学校的学风建设起到积极性的作用。  关键词:理科学生;学风建设;人才培养;探讨  现阶段对于学校办学能力的测评,又添加了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参观考察孔府、孔子研究院并同专家学者座谈。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习总书记也指出,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