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谚语翻译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r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谚语是用简练的表达方式提出建议、警示道德的俗语。谚语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使用时可作为句子成分,也可作为独立的交际单位,表达完整的意思。谚语用最简短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不少谚语以形象的比喻阐述事物的规律,具有很深的哲理。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名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谚语是一个民族天才、机智和精神的体现”。谚语总结了人类千百年来的经验,是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绚丽多彩的瑰宝。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语文章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可能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因此翻译时要特别注意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英汉谚语极大的丰富了两国的语言文化。学习和应用谚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本文试图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文化中进行对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进而从新的角度发掘和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语用学的观点来说,通常有四种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他们分别是:直译,意译,对等翻译和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谚语;文化差异;翻译方法
  
   谚语的定义与分类
   谚语是用简练的表达方式提出建议、警示道德的俗语。谚语主要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用抽象陈述来表达普遍真理的,如“Absence makes the heart grow fonder.”(距离产生美),以及“Nature abhors a vacuum.”(自然憎恨任何空白)。第二类是用更具色彩的例子和细致的观察来总结普遍观点的,如“You can take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及“Don’t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切勿孤注一掷)。第三类是结合特定地区的传统智慧和民间传说而来,如一些有关健康的谚语“After dinner rest a while, after supper walk a mile.”(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以及“Feed a cold and starve a fever.”(伤风宜吃,发热宜饿)。
   谚语在语言中的地位
   谚语是语言的精华。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谚语都在各自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都大大丰富了语言的文化。由于两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和风俗不尽相同,英汉两种谚语也都承载了对于各自名族、文化的不同理解。我们甚至可以通过一种语言中的谚语了解到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谚语是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它总结了一个名族几千年来的人和社会发展的经验。大多数谚语都短小精辟,便于记忆。所以学习一门语言中的谚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这门语言。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
   1.生存环境的差异
   谚语的产生与人的工作和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是一个岛国,曾在世界航海
  史上载有统治地位,而中华民族则生活在亚洲大陆上。如果我们描述一个人很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节约,英语会说“spend money as water”,而汉语则是“spend money as soil”(挥金如土)。英语中还有很多关于船和水的谚语,比如“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just like sailing withouta compass.”(生活没有目的就像航海没有罗盘);“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杨帆要趁顺风时)等等。
   2.风俗习惯的差异
   中国人和英国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风俗习惯的不同。最典型的方面莫过于两国人对狗的看法。汉语中出现关于狗的字眼往往是贬义的,比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好狗不挡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尽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狗作为宠物来养,但是关于狗的贬义的形象已经深深的印入汉语文化之中。
   相比而言,在英语国家中,狗被人们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人大多不吃狗肉。而与狗相关的谚语也大多是褒义的,人们也常用狗来描述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是人皆有出头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Old dogs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
   3.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也对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很多关于宗教的谚语。中国的三大宗教是佛教、道教和儒教。佛教于一千多年前传入中国。人们认为佛祖决定世间万物。关于佛教的俗语有“不修今世修来世”、“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道教是由老子兴起的,关于道教的俗语有“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等等。孔子建立的儒教对于中国人的观念以及汉语都影响深刻,也产生了大量的相关俗语,比如“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恭敬不如从命。”、“身在福中不知福。”等等。
  而在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人们大多信奉基督教。基督教认为上帝是世间唯一也是最崇高的神,人在各个方面都是平等的。相关的谚语有:“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无处不在。),“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组自助之人。),“God comes to see us without a bell.”(上帝来访时,并不按门铃。),“God made the country and man made the town.”(上帝造乡村,人们造城镇。),“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等。
   4.历史典故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很多的谚语出自一些历史典故。中国的历史典故中,大多数谚语出现在诗歌、传奇以及哲人的著作,结构简单但却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或教育。比如在《诗经》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语》中有“学而时习之,不亦可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还有“小不忍则乱大谋。”,“欲速则不达。”(Haste makes waste.)等等。
  大多数英语中关于历史典故的谚语都来自《圣经》、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以及西方作家的经典著作。比如圣经中有“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有“Far from Jupiter, far from thunder.”(离朱比特越远,离雷电越远。)和“Without Ceres and Bacchus, Venus grows cold.”(没有克瑞斯和巴库斯,维纳斯就会感到寒冷。);莎士比亚的著作中还有“All the world is a stage.”(世界就是一台戏。),“Have is have.”(到手的东西才算数。)等等。
   英文谚语翻译方法
   1.直译法
   直译是指在语言条件许可下,在译文中不仅传达原文的内容,还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及组句形式。当英文谚语比较浅显易懂时,我们可以保留原文中的词汇和原始表达形式来直接翻译。
   类似下列的英语谚语可以通过直译法来翻译:
   1)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
   2)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
   3)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4)Well begun is half done.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5)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金钱是万恶之源。
   2.意译法
   意译是指原文的有些内容与形式不宜用汉语直接表达,而是经过解析后以另外的形式
   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更着重于意思的翻译,而不拘泥于表面文字。有些英文谚语由于含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如果直译的话很难被我们中国人所理解,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考虑意译。
   类似下列的英语谚语可以通过意译法来翻译:
   1)People who live in glass houses should not throw stones.
   直译:住在玻璃房子里的人,不应扔石头。
   意译:自己有缺点,最好别说人。
   2)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
   直译:好天勿忘防风暴。
   意译: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3)Murder will out.
   意译:谋杀终必败露。
   直译:纸包不住火。
   4)Fools rush in where angles fear to tread.
   直译:天使怕去处,愚人抢先去。
   意译:初生牛犊不怕虎。
   5)One can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
   直译:猪耳朵做不成丝钱袋。
   意译:劣料难制出佳品。
   3.对等翻译法
   谚语是人类智慧对于客观规律、社会现象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尽管语言不同,但英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在生活经历方面还是有着相似性的。英汉两种谚语中有些时候会使用相似的内容、引用和形象来表示类似的意思。所以我们在翻译某些英文谚语时,可以联系到汉语中的一些为人所熟悉的谚语、典故,这样更能容易让中国人理解,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例如:
   1)Diamond cut diamond.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2)Two can play the games. 孤掌难鸣。
   3)A new broom sweeps clean. 新官上任三把火。
   4)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本末倒置。
   5)He who would search for the peals must dive deep.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还例如:
   1)Don’t try to teach your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不要班门弄斧。
   2)Beatuy lies in the lover’s eyes.情人眼里出西施。
   3)It is easy to be wise after the event.事后诸葛亮好当。
   4)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5)Nature is the true law.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结语
   谚语历史悠久,基于民间、宗教、历史典故、文学作品,又融合了大众的智慧。谚语经过长期的累积发展把丰富、复杂的内容总结成短小精辟的句子或短语。所以学习和使用谚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一种语言及其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总之,学习和翻译英文谚语,对于英语语言学习者来说,益处颇多。
   英文谚语的翻译应尽量忠实地表达源内容,保留原有格式,体现原始色彩。我们在翻译时可以采取直译法、意译法、对等翻译法,有时甚至是几种翻译方法混合进行。总之,我们要在翻译前要考虑英文谚语的起源和特点,才能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最恰当的翻译方法来翻译英文谚语,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兴国,胡全生,史文外国谚语精选[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2]邢志远,殷耀英汉对照常用英语谚语词典[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萧锐北,实用英汉谚语词典[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
   [4]曾自立,英语谚语概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5]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白蛾属,是一种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1984、1996、两次列入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美国白蛾在我国寄主多达49科108属175种,主要危害果树、梧桐、连翘、板栗、香椿、柳树等植物。该虫爆发危害严重,被害林地林相残破,树势衰弱,易遭其他病虫的侵袭,削弱了树木的抗寒、抗逆能力,连续受害可导致被害树死亡,直接制约了城乡环境绿化、美
期刊
摘 要:通过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萂村白族本主活动的走访调查,分析本主活动中体育健身元素。阐述本主节是一台男女老少齐参与,集健身、游戏、体育舞蹈、舞龙舞狮、说唱、民族音乐于一体的娱神娱人的白族民间体育盛会。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既要保持原始文化形式,又引导民众思想积极向上的建议。   关键词:白族;本主活动;健身;新农村     前言 本主是白族聚居区特有的宗教信仰。本主信仰源于原始社会,发展于南诏,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流行的工作流概念、技术及相应的工作流引擎的特点,给出了一个应用Web服务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关键词:工作流;管理;Web服务     工作流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从概念上讲,工作流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商业目的而根据一组定义的规则将文本、信息和任务在工作过程参与者之间传送的过程自动化。工作流中包含一组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关系,活动刻画了系统的功能,而活动之间的关
期刊
摘 要:工作辊、中间辊换辊频率较高,原来轴承座油气润滑装置在更换轧辊和快插方式上效率低下同时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改造后的轴承座油气润滑装置效果良好。   关键词:油气润滑;工作辊轴承座;中间辊轴承座;传动侧;操作侧;变径接头;连接管     1.前言   莱钢冷轧薄板1#1500可逆轧机,由一重设计,2006年试生产,轧辊轴承座的润滑采用当今最先进的油气润滑技术。但由于轧机传动侧及
期刊
摘 要:中学数学的课程内容是由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组成的有机整体,现行数学教材的编排是沿知识展开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是蕴涵在数学知识的体系之中,没有明确的揭示和总结。这样就产生了如何处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在解题教学中及在专题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如何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关键词:渗透;过程;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在处理数学问题时,
期刊
摘 要:高层建筑施工具有结构复杂多变、新技术新工艺繁多、施工工期紧和质量要求严以及工序穿插交叉频繁等特点,如何加强施工管理,特别是密切土建与各专业之间的配套施工尤为重要。    关键词:框剪结构;施工管理;质量管理      框架-剪力墙结构,俗称为框剪结构。主要结构是框架,由梁柱构成,小部分是剪力墙。墙体全部采用填充墙体,由密柱高梁空间框架或空间剪力墙所组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起整体空间作用
期刊
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而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改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社会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同时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改变历史悠久的灌输封闭教育,是社会形势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新课程的
期刊
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命力在于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能的支持,成为企业生命的“血液”,这正是技工教育的生命和活力所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技工教育必须建立市场调节机制,实施以转变观念为指导,创新体制为动力,打造品牌为核心的改革发展之路,必须坚持正确的技工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转变观念是先导   1.转变教育的服务观  
期刊
从近些年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抗击冰雪等抢险救灾的情况看,由于灾区副食原料供应的困难,尤其是蔬菜供应的困难,使得参与抢险救灾的部队或地方人员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救灾能力。然而,在受灾地区尤其是南方灾区,有大量的野生植物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为人体补充维生素,如马齿苋、蒲公英、荠菜、苦菜、蕨菜等,对于上述这些野菜,大多数人都认识而且食用过。本文介绍两种人们不太熟悉而且比较常见的野菜的辨认
期刊
持续了近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改革浪潮,始终把教师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问题作为教学研究的关键提出。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进入新一轮改革之际,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问题已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作为教师,只有找准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准确位置,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现对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谈下个人粗浅的见解。   一、从师生人际关系上,教师角色应定位在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