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文化应是当代中国雕塑的脊梁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o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民族传统而言,渗透着中华民族本原哲学思想的本土雕塑,早在古代中国就已达到登峰造极的成就,如著名的龙门、云冈、敦煌等石窟中的佛教雕像,气势磅礴的秦始皇兵马俑及其它不胜枚举的各式各样的金属、青铜、石刻等。自然,我们不能为此固步自封,更不能以狭义的民族主义或文化民族主义作思想武器,而是应以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的博大包容的优良国风,在明辨今天文化在向“国际接轨”的潮流中,坚持以清晰的头脑,以在东方中华本原哲学基础上的独特的中国哲学观念与文化理念,可能是,也应该是在警惕“世界文化”的“单一化”上的中国当代雕塑的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实践中的方向。
  那么,在今天的“世界文化”的“单一化”潮流冲击下,应如何以冷静的、自信的、健康的心理和达观的态度,从国情角度,从本土哲学观念的角度进行观察、思辩,立足于自己民族的自尊、自重、自信的基础,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在自身发展中的“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以“壁立千仞”的气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理解为达到“富民强国”的在经济、科技、信息等领域“向国际接轨”的国策。坚持传承、借鉴与弘扬,是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之路的正确理念。
  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从传统最基本的本原哲学中派生而形成的儒、道、佛学说,但回头溯其本原,《易传》中说伏羲创立的阴阳八卦就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由此以后的各派学说有如“人与自然合一”、“天人合一”的悟道和观物取象,从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悟出阴阳相交、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基本观念,从而形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本体论和认识统一的特征,形成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以儒、道为主体的民族哲学体系。同时,对中国的儒教、道教起着夹辅作用的佛教,更是在近代西欧文化冲击之前印度文化以形成对中国最大冲击,这种冲击是以传播佛教的和平方式进行的,但它一传入中国,便中国化了,中国本原哲学所形成的哲学观念成功地同化了这种文明,使之成为了中国封建统治的辅力军。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轻视传统是愚蠢的。”西方现代、后现代的艺术作品早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借鉴、吸收了中华民族绘画与雕塑里面的哲学观念、意识。本土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几千年前至今,以儒、道教为主,以佛教为辅的中国哲学,特别是以“儒”学为主的哲学文化,已深深地渗入了民族的肌肤、头脑、血管及骨髓,已经渗透了历朝历代乃至今天的各阶层民众生活的各个角落,由其构成的文化架构,已铸炼成了民族的魂魄。因而,本土的、民族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以自重、自信的坚定信念,坚持传承、借鉴、弘扬,以博大的胸襟面对今天的“世界文化”潮流,是中国当代雕塑发展之路。毋庸置疑,民族传统文化,就是当代中国雕塑的脊梁。
其他文献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成型CoCrMo合金标准样件,并将SLM成型的CoCrMo合金和铸造CoCrMo合金分别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样件配副进行摩擦磨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干
加强农村公路施工管理有助于提升公路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对于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下实现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实现农村公路
期刊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从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为一体的角度出发,使用富含信息的三维模型作为中心数据库,在项目利益干系人之间共同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