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记者的好奇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oking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好奇,顾名思义,就是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从事其他行业,您可以没有好奇心,但是,做为一名新闻记者没有好奇心,就无法胜任“无冕之王”的神圣工作。
  【关键词】记者好奇心;途径;聚焦点采访必用手段
  【中国分类号】G214.2 【文献标识码】A
  本人从事新闻编采工作,已有三十个多春秋了。暮然回首所走过的新闻道路,感触颇深。其中,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最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而且这颗好奇心,就像一团火,时时刻刻都应该在你的心中燃烧着。
  因为好奇,总想看个明白,这就是新闻记者职业的敏感所在。也是当好新闻记者的必备品格。做为记者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哪儿人聚堆了,哪儿吵架了,哪儿创车了,哪儿环境脏了,哪儿墙体有裂缝了,哪儿有突发事件,等等,你都要走到近处,看个究竟,瞧个明白,弄个清楚。用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大脑去思考,去加工,生发出新闻视觉,写出新闻报道来。从另一个角度起到提醒、监督、警示、告诫等作用。
  一、融入生活,发现报道新素材
  在采访中,我的诸多社会新闻稿件,都是好奇心的产物。一次,我和爱人逛街,看见几个人要买一个中年人自行车把上挂着的白条鸡,我赶紧凑了过去,用眼看,用耳听。原来这个人是在买死后“杀”的小鸡。讨价不成买鸡的人走了。卖鸡的人随口说了一句:“你们不要拉倒,收鸡老王头那儿多少死鸡都要。”随后,卖鸡的中年人骑上自行车向西奔跑。我一溜小跑赶不上,就打出租车在后面跟。到达目的地,我亲眼见到买鸡人把死鸡送到了一个狭窄胡同就不见了。第二天,我在广播电视台发表了一篇题为《老王头你在哪里——并非寻人启事》的消息。工商部门听到这一消息,按图索骥,终将老王头黑加工扒鸡店封存打掉。一年春天,应朋友之约,前去同学家做客,到同学家后,等待开门,有意无意中用手敲了一下门墙角,竟然发出“空空”的声音。出于好奇,和同学商量之后,便到劳务市场雇人拿电钻打孔。结果让所有同学震惊,墙角里面是空的,把我们吓了一大跳,于是,按此素材,我写了一篇题为《房主吓了一跳、墙角是空膛》的报道。文章播出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领导注意,到这栋楼来全面检查,原来,这栋楼许多家都有类似情况,找到了施工单位,解除了安全隐患。一年的初夏,我下班回家,在路边发现一个“大学生”要饭,身上、地上写得密密麻麻,真让人看了心酸。结果又走了五、六百米,又发现一个“大学生”要饭,与前一个相比,地上写的字布料不同,但是仔细一看字体很相似。我顿生怀疑,悄悄站在一旁跟踪观察。过了一会儿,“大学生”收拾一下,背起书包,朝客运站走去。走了几百米,把外衣脱掉,露出了休闲服,从书包里掏出个小镜子,整理了一下发型,又摸出手机边拨打边走。不一会儿,有一个同伙也赶来,他们唱着小曲,登上客车“打道回府”了。根据实情,我在媒体上披露了真情,引起了城管及相关部门的警觉和市民的注意,“大学生”要饭行骗画上了句号。
  二、善于观察捕捉新闻切入点
  好奇心来源于对新闻工作的热爱,更来源于对新闻事业的执着追求。正因为热爱它,才时刻想着它,才愿意为它付出。“热爱”是好奇心的土壤,土地越肥沃,好奇心就会越强烈。要想让好奇心久盛不衰、与日俱增,还必须在脑子里装满问题,多设些问号。一旦“好奇心”遇上了问题,就会碰撞出新闻线索的火花,带着问题去写稿,或促成解决问题,或弘扬一种精神。《交通法》颁布实施后,每次乘车,总发现出租车司机的安全带松松的,长长的,有些反常,这是为什么呢?我脑子里产生了疑问,好奇心驱使我以后再乘车弄个明白,经过多次乘车的看和摸,终于弄明白了,原来系安全带不舒服,勒得紧,但又怕交警罚款,所以只好用掐子把一头掐上,另一端搭在腰上,不插进“机关”里。原来是假系安全带,根本不起安全作用。一连观察很多天,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我很快写出《假系安全带,背后有隐患》一文。文章发表后,交警严检细查,消除了假系安全带的隐患。十年前的一天,市里召开了化肥调度会。各乡镇领导纷纷表态所选购化肥数量相当可观。会议中,我扫视了一圈儿与会人员的脸,发现生产资料公司经理的眉头皱了几下,嘴角撇得长长的。会后,好奇心驱使我决定弄个水落石出。我找了这个经理多次,他终于道出心里话。原来是各乡镇上报的化肥总数比生产资料出库总数多出了几百吨,这里面有浮夸行为。我又采访了几个乡镇,都说是临时瞎编的。我马上写了一篇《怪事一桩,化肥总数生产资料出库数》的报道。播出后,引起了市里的高度重视,对于及时组织购进化肥、保证备耕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敏于听看激发报道兴奋点
  我家楼上住着一对无儿无女的老夫妻,从来没有欢声笑语。但前一阵子,总能听到有好多人走动的声音,不时传来歌声。我弄不明白,又不好直接去问。一个周六,楼道里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我急忙打开门,见到五六个小学生拿着盆和抹布上楼。在我的再三追问下,孩子们道出了他们是来给楼上老人擦玻璃的。过了一会儿,当我走进楼上老人居室时,屋子里窗明几净,五六个孩子围在老人身边唱歌讲故事,二位老人笑得像孩子似的。我被感动了,强烈的好奇心和职业敏感驱使我写了《二老无子女,身边有亲人》一篇报道,播出后,来二位老人家的孩子更多了,二位老人的笑声更甜了。
  去年春天,本人前去三城镇大泉眼村采访春耕生产,采访就要结束时,村党支部书记李春山、村长王维有二人,回到自家的苗床地,拉上秧苗,立即组织村民帮助徐德才家插秧。这一感人情节立刻映入我的眼帘。为了解具体情况,我立即跟了过去了解情况,原来,三年前徐德才的妻子因病命归黄泉,撇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及古稀的老妈。然而祸不单行,两年前的春天,还没有从忧郁中走出来的他,又因春种和本村村民发生争吵,误伤他人致死,被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这几年,他家的生活都是镇村负责,特意安排一名大嫂给孩子做饭,照顾起居。得知这一情况后,我马上赶往梅河口监狱,找到监狱领导说明来意。返回单位后,立即赶写了通讯:《高墙内外的人间真情》——记为监犯和家属付出爱心的人们。随后把小片带到监狱,播放后在监狱引起了强烈共鸣。真正诠释了“情系监犯家属、共塑美好心灵”这十二个闪光的大字。
  记者应该时刻守护好自己的好奇心,刻意去追求它,培养它。好奇心是新闻敏感的帷幕,拉开帷幕,就会嗅到新闻的气息来,不可放过每一次所见所闻,听了、见了之后还要用新闻标准去“框定”一下,使之不偏不倚。记者应该用好奇心去武装自己,把眼睛变成照相机,把耳朵练成录音机,把身体锻炼成雷达,遇事多问为什么,脑子里常想问题,随时全方位去观察感知身边发生的一切。把好奇心变成稿件,为什会服务,为百姓服务,为生活服务。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电力抢修系统开发和应用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详细分析了电力抢修系统的设计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电力抢修调度决策智能化等多个角度与方面,就电力抢修系统的应用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电力;抢修系统;开发;应用  前言  作为一项实际要求较高的实践性工作,电力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音乐和音乐的教育作用,用音乐的手段来教育和影响孩子的例子也越来越多,胎教、早教、到学前教育、学龄教育、初级到高级的音乐教育也要求也来越
期刊
一位在美国留学的朋友告诉笔者,他一个美国同学经批准到一个农场去当了农民。我对这“经批准”三个字感到新鲜,听完介绍眼睛才为之一亮。原来,美国的农村早已实现工厂化、自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旅游目的地原始形象和诱导形象是目的地形象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不同层次,也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重要理论,探究二者之间的关联能够加深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理论的认识.本文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