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特写,倾诉心中波澜

来源 :新潮电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ingb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千个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摄影来说,即使是同一个内容,它的表现方式可以仍然可以千差万别。有的人喜欢将所有拍摄物都统统装入镜头;有的人则更愿意用细节和局部,婉转地变现事物。在厌倦了直接如同开水般无味的影像后,让我们不妨泡一杯清茗、静静聆这些有关生活细节的影像,向我们娓娓道来关于岁月的故事。
  
  减法的艺术
  
  提起局部和细节特写的照片,也许你首先会想到的微距小品——花花草草、昆虫生态,但这些并不是全部,人物、风景、人文也是可以用局部来展现的。所以局部、特写照片的内容范畴是比较大的,并不一定要拘泥于某一方面的内容。
  广义来说,局部特写算得上是微距拍摄的一种,它同样是利用相机的近距离拍摄功能进行拍摄的。但实际上,局部特写展现的是大场景中的某一细小部分,而传统意义上的微距则是将原本体积微小的被摄物进行放大-所以-局部特写更能够体现摄影“减法的艺术”的精髓,以小见大,对构图和拍摄内容的选择上部有较高的要求。
  
  诗意的表达
  
  简洁、含蓄,却又充满想象,这是对一副好的局部特写作品最简单而准确的评价。运用局部特写的拍摄方式在可以避免照片内容、构成复杂,更有利于照片主题的表达。例如拍摄人物-如果想表现人物的神态表情,可以只取其眼睛表现人物的眼神,也可以只要下半张脸,甚至用嘴的表情来表现出人物当时的情绪;又或者仅仅是拍摄一个手势·来表现现场的气氛。局部特写更容易将照片里所蕴含的情绪和感情表达出来。它不及大场景摄影的气势恢宏,但正是抓住了情绪最易流露出的部分-才让光影交错中的感情如细水长流般流淌进观看者的心中。
  这类拍摄的方式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给看照片的人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人们会从照片中看到一个内容或者一种情绪后去想象到其他的内容。例如一张照片上的内容是一顶被抛在空中的棒球帽以及一支摆着胜利POSE的手,那么可以知道这张照片表现的是棒球比赛现场获胜者的喜悦-甚至可以联想到获胜者的表情以及现场人物激动的神情。
  
  敏锐地观察
  
  简洁的构图有利于照片主要内容的表达,简单、直观。尤其是对于局部特写来说,表现的是物体的某一部分,这就要求拍摄者对拍摄物体的观察尤为细致。能够体会哪个部分最能表达当时的盛情,最能体现画面的美感。做到简洁构图的方法,当然最好在拍摄时一次获得理想的构图,在不是太理想的情况下可以对照片进行裁剪,取其中需要的部分。另外,也可以通过景深的控制来获得简洁的画面,背景杂乱。影响照片内容主体的情况下利用浅景深来过滤掉不需要的背景。照片内容的构成和拍摄角度等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都将手作为拍摄人物特写时一个重要的题材。没错,手是人身上最灵活的部分,担当了这个人身上最多表现的可能性。钢琴师的手、书法家的手、雕塑家的手:苍老的、稚嫩的:稳重的、俏皮的……每双手都拥有一个故事,手也创造了这个人的个性。当然-在拍摄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去摆拍,你可以和被摄者细细交谈、静静聆听他的故事。与此同时,仔细观察他的每一个动作,在最恰当的时候-按下你的快门。而光线的运用在拍摄中也同样重要,逆光让被摄物更加神秘、朦胧:侧光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纹理与质感。
  
  当然,色彩也同样是特写照片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明暗、冷暖色对比,是最常用的色彩搭配方式-而最能体现局部拍摄魅力的自然是黑白。它能够更好的衬托出主体感情的表达-没有纷繁的色彩,留下的只有光影与纹理,一切是如此的纯粹。
  
  写在最后
  
  也许很多人会问,用什么样的相机才能拍摄局部特写?器材和拍照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任何相机、任何镜头都可以拍摄。你可以用广角镜头将局部夸张变形、可以用长焦远远地留下印迹:你可以用小DC随时在家中留下美好的回忆,也可以用专业的单反制造唯美的画面。
  不管用何种方式,都希望你能留下生命中的那些记忆和情绪。因为-你的一点触碰,也能激起波澜。
其他文献
通过动态保压注塑技术制备了不同无规聚丙烯(aPP)含量的等规聚丙烯(iPP)/无规聚丙烯共混试样,测试了这些试样的力学性能,并采用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2D-WAXD),二维小角X射线散射(2D-SA
摘要:介绍了二板式液压注塑机合模机构的基本结构,建立了锁模力能参数数学模型,分析了锁模力的特性,确定了锁模力能参数的取值极限范围。针对合模机构中的锁模液压缸一方面受注塑
摘要:运用Creo软件设计汽车后保险杠注塑模具,并采用该软件的simulate模块对模具的热流道系统进行热分析,研究热流道系统中热嘴功率和加热棒的数量、加热功率、布置方式对热流道
在日前于新加坡举行的第二届ICIS亚洲聚烯烃会议上,New Quantum首席执行官AlanYeap说道,随着生物可降解塑料袋需求的上涨以及塑料行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预计至2015年,亚洲生物聚合物产能有望从2010年的19万吨升至48)5-吨。在可持续发展趋势下,由传统聚烯烃聚合物制成的塑料袋常常被贴上“危害环境”的标签,而生物可降解塑料袋成为广受欢迎的替代品,这促进着生物聚合物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