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观赏鸡的外貌特征与生活习性

来源 :家禽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123jun123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S831.8+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5)03-0041-02
  小型观赏鸡顾名思义体型小,且具有观赏价值。从体重就可以看出,2个月龄公母鸡平均体重才六两多,而一般土鸡要近1斤左右;开始产蛋的体重也比较轻,在1.5斤左右,而一般土鸡在3斤左右,而成年观赏鸡体重才2斤重,可谓小体型。
  1  外貌特征
  该品种是我省优良地方家禽品种资源,该品种体型较小。羽毛颜色有红色、白色、黑色和灰色等不同颜色(部分颜色见图1~3)。黑色的小型观赏鸡全身羽毛乌黑亮泽,间有绿色光泽,羽毛丰满鲜艳;花色的小型观赏鸡不同颜色相互交错,同一根羽毛上有不同颜色。公鸡羽毛颜色主要有白色、黑色和红色三种,母鸡则主要是黑色和白色。
  ■
  ■
  ■
  鸡冠鲜红,性状有多种多样,冠型以单冠最多,还有石榴冠、豆冠、复冠等不同类型(见图4~6)。
  ■
  ■
  ■
  毛腿,腿较短、毛脚、脚趾有五指和四指之分,多数为五趾,也有四趾;尾羽高翘,毛脚毛腿,脚爪以黑色为主(见图7)。
  ■
  2 生活习性
  小型观赏鸡与普通地方土鸡生活习性基本相同。耐粗饲,抗寒、抗病力强,行动灵活、反应敏捷,易合群,适于散养或笼养。
  2.1  吃杂食  善觅食,在野外可找小草、树叶、水果、蔬菜、草籽、小虫等作为食物,动物性、植物性等均可被小型观赏鸡食用。虽然小型观赏鸡吃的比较杂,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生长比较缓慢。
  2.2  喜暖和合群  小型观赏鸡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不喜欢炎热潮湿的环境。小鸡在院子里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很快就凑到温暖阳光下,并且喜欢合群,很少单独行动。有一只离群的鸡立马就可以听到唧唧咋咋的叫声,直到这只鸡找到大群为止。
  2.3  对光比较敏感  小型观赏鸡对光照比较敏感,特别是在鸡很小的时候。光照直接影响鸡的活动能力,光由弱到强,鸡的活功能力也逐渐加强,相反活动能力减弱,黑夜时鸡完全停止活动,喜欢登高栖息。
  2.4  对外界因素反应大  小型观赏鸡和其他土鸡一样,胆小怕惊,任何新的声响、动作、物品等突然出现,都会引起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如惊叫、逃路、炸群等。由于我们知道家禽是合群动物,任何破坏群体活动的因素都可视为应激。因为在我们养殖小型观赏鸡时候避免噪音、陌生人、外来动物和转群等不良刺激,应该给小鸡们创造一个安静、稳定的生长环境。
  2.5  抱窝和认巢能力强  小型观赏鸡有不同程度的抱窝性,在自然孵化时是母性强的标志。公母鸡认巢能力都很强,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自动回到原地栖息,同时拒绝新鸡进入,一旦有新鸡进入,便出现长时间的争斗,特别是公鸡,争斗更为剧烈。
  3  小结
  小型观赏鸡迄今为止是我们见过的比较小的体型了,有时在动物园也能看到类似的小型鸡,我觉得和这个小型观赏鸡差不多同一类。通过对小型观赏鸡体型外貌和生活习性观察,认识到了家禽品种的多样性,同一品种间竟然也有不同的外貌特征,并且毛脚毛腿、五趾,这些都是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市场价值值得期待。
其他文献
<正>日前,(上海)市计测院承担的国家质检总局项目《H7N9禽流感病毒检测质粒DNA标准物质的研制》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项目组以H7N9禽流感病毒为目标,研发了一种含有H7基因、N9
<正>蛋鸡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形成过多并蓄积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如高蛋白质饲料的长期摄入,疾病、营养、管理导致的肾脏损伤和尿酸盐代谢障碍,维生素A长期缺乏
中图分类号:S858.312.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5)07-0034-03  新城疫免疫是防控鸡新城疫的重要措施。临床上用于新城疫免疫的疫苗主要有活疫苗与灭活疫苗。无论是活疫苗还是灭活疫苗,影响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实践中应对疫苗种类的选择、防疫程序的制订、接种途径、操作方法等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尽量减少免疫失败或不良反应。下面就新城疫疫苗使用的
中图分类号:S8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85(2015)04-0033-03  目前,在市场上出售的疫苗主要分为2类,一是活疫苗,再是灭活疫苗。活疫苗免疫剂量少,一般在机体内繁殖而产生大量抗原,能刺激机体局部免疫器官产生良好的局部粘膜免疫。而活疫苗易受母原抗体的影响,免疫剂量过大时会诱导免疫抑制,有毒力很强、排毒散毒的潜在危险。灭活疫苗毒株在注射部位形成抗原库,通
中图分类号:S83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5)06-0029-02  为了提高蛋种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我们将自然界中鸡群繁殖后代采用的自然交配方式调整为人工授精方式,使得种蛋受精率水平实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品种改良加速,种公鸡的饲养量减少,节约了生产开支并控制了母鸡生殖道疾病的传播。但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不同季节间种蛋受精率达到了差异极显著的水平,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5)06-0031-02  在走访蛋鸡养殖户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养殖户蛋鸡高峰期(产蛋率在90%以上)可以维持8~10个月,有的养殖户蛋鸡高峰期不足3个月,有的甚至没有产蛋高峰期,蛋鸡养殖想获得高效益,必须加强育雏、育成期、高峰期的管理,确保蛋鸡产蛋高峰维持时间长,除了要注意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方面的管理,还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