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团队力量,离不开团队精神的作用。当前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使新时期大学生在追求自我的同时,逐渐丧失了团队意识,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为了能继续发挥团队的优势作用,必须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思想上认识,实践中感悟,环境中塑造,最终形成新时期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为步入社会,培养合作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大学生 团队 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培养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对此,各个国家都在全球化背景下积极寻求合作的机会与途径,以求更好更快更有效的实现跨越式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成为这个集体中的一份子。面对目前我国的发展现状,也更需要团队精神的培养,团结就是力量,时代需要英雄,但更需要优秀的团队。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团队精神培养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团队精神是一个团队的灵魂,失去了团队精神,团队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对团队精神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当前很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缺少互相帮助及协作的精神,没有团队合作意识,认为团队对个人成长起不到关键作用,过度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背离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社会整体的推进不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为了发挥青年大学生应有的活力与朝气,更好地服务社会,必须对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现状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有个清醒的认识。
  1.团队精神是团队的灵魂。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离不开集体和团队的作用,而精神则是集体和团队中的隐形力量,是团队成员共同认可的一种集体观念与意识,是团队成员共同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展现,是团队存在与生存的土壤,是团队发挥力量的无形指挥棒,是一个团队的灵魂,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团队精神体现团队的向心力。团队的向心力不仅是维持团队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对团队潜能的发挥有重要作用 。而团队精神则是团队向心力的集中表现,在这种精神鼓舞下,团队才能最终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团队个体的通力合作,进而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最大程度地发挥团队成员的潜力,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 。二是团队精神体现团队的意志力。一个团队的整体意志力体现了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这种意志力既是发挥团队整体效应的动力,又是发挥团队作用的基础。而团队精神则展现了这个团队里成员之间形成的整体意志力。良好的团队精神可以使大学生树立起团队意识,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团队命运紧密结合,包容不同文化和习俗,进而具备与他人协调合作中发挥自己优势的能力 。
  2.团队精神面临缺失挑战。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发生着急剧变化。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和团队精神。由于当前我国教育资源不足,还存在着教育不公平问题。为了追求升学率,很多学校注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而忽略的思想理论的引导,使学生形成了关注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应试能力的局面,生活变得单一而枯燥,缺乏对自我性格的完善。进入大学后,由于他们综合能力不强,在面临困难时,选择自闭、退缩,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充满戒心,很难适应大学生活,这样使团队精神的培养也被淡化了。此外,缺乏针对性强的团队意识培训。团队有别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他是一个特殊的小群体,在一些理论课的实践中,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充分说明,学生尚喜欢追求独立和自我,缺少合作观念。
  3.社会发展需要团队精神。
  首先,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团队精神。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形成了一个大工厂,各个国家都在这个大工厂内寻求自己的合作伙伴,社会分工更加明确,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成为全能手,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会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大学生只有参与到集体活动中,通过与他人协作才能够实现个人价值,这就使得团队成员必须具有整体利益观念和随时随地维护团体利益的自觉性,必须要有较高的团队协作精神,最终促成集体利益最大化。其次,实现民族现代化,需要团队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需要每一个公民付出自己的努力,作为时代大学生,则更应把民族的希望与祖国的未来放在第一位,紧密团结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二、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路径
  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在大学期间贯穿这种团队精神观念,使学生时刻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使团队行成合力,为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的道德素质,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奠定坚实基础。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团队精神。
  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在思想上端正,才能学好本领和技能,才能领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因此,要对学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上来认识团队精神。一方面在课程教学中强化团队精神教育。加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就要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渠道作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形势政策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向大学生传授、宣传或由大学生有系统的学习团队精神的基本理论,逐步形成团队精神。此外,还可以通过开设一些选修课或者举办关的讲座、专题教育等方式来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团队精神教育。
  2.组织各项实践活动,展现团队精神。
  学校作为大学生生活的主阵地,作为一个小社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方式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实现他们的团队合作,无论是校内的实践活动,亦或是校外实践活动,都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充分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组织各类竞赛活动。通过竞赛类活动,大学生可以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像运动性的竞赛活动,如组织足球赛、篮球赛、排球赛等群体性体育比赛;还有知识类的竞赛活动,如辩论赛、知识问答竞赛等;再有文艺类的竞赛活动,如大合唱、小品、话剧等,这些活动都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能在活动中体验、感受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其次,发挥社团的团结合作功能。大学生社团活动是有力凝聚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对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后,组织专业与非专业的实习和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实习实践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固化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实现,最终还是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来强化,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在校园建设中,要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氛围。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一个和谐的教师队伍对学生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团队精神的教师队伍是加强大学生团队精神教育培养的重要途径。其次,对学生以鼓励为主。在学校内建立一套鼓励、激励机制,让学生认识到离开团队的合作,个体就失去了动力,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总之,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是新时期培养合格大学生的基础,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不仅仅需要大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还需要从实践中感悟,更需要学校创设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使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展现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 杨志君,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
  [2] 李海峰,张莹,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应坚持集体主义原则[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探讨了用滑石粉填充改性聚丙烯,考察滑石粉添加量、密炼时间、转速等因素对其熔融指数等加工性能的影响,得到试验范围内最佳的滑石粉添加量及适宜的加工条件。  [关键词] 聚丙烯 滑石粉 加工性能 填充改性    聚丙烯(PP)作为一种典型的结晶高聚物,自1957年意大利Montecatinl公司实现PP工业化以来,已经成为发展速度最快、产量最大、牌号最多、用途最广的合成树脂品种之一[1~2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
开放式教学是对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它为学生思维向高层次发展提供了可能,使学生能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开放性教学还没有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使得
优美的语言能给学生美的教育享受。语言魅力是优秀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英语教师除了具备母语的语言魅力外,还要具备英语学科独特的语言魅力。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探讨了英
巧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联系学校教学生活、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现象、重视新闻媒体把握生活地理、借助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多方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教学质
[摘要] 从污染途径、人体健康、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四个方面论述了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生态环境 影响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多年来,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
[摘要] 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产生活质量和水平,焦作市以创建林业生态市为载体,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空间,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大力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挥森林资源在生态、经济、社会效能方面的作用,建立“生态焦作、绿色焦作”的生态格局,推进焦作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焦作市 林业 生态 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
[摘要]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设计观念已成为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主导思想之一。鉴于我国水环境的特点,以大型水生植物为主的生态水质修复理论成为当前水质改善的重要生物措施。鉴于我国城市湖泊水污染的特点,在现阶段,应将挺水系统水质修复法作为先锋方法,进而逐步构建全方位的水质修复工程系统。同时,应进一步发掘挺水系统水质修复法的景观游憩价值、社会教育价值
[摘要] 随着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实施,都进一步促进了电能质量问题的研究及其监测控制装置的研制。电力负控终端的产生,使原始的手工抄表走下了舞台,为电力部分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这种负荷控制管理模式推动了电力体制的改革,也使分时电价运营、预支电费等先进管理模式得以推行。只有其统计数据准确,才能真实反映用户用电的情况,这样才能对用户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因此,使用中的负荷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