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n312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秉承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更新、完善话语体系,互联网新媒体时代更是为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以南京师范大学毕博平台网络课程建设为考察对象,在互联网+的视域下探讨思政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互联网+视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毕博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286-02
   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前人著述颇丰,可以概括为,教学模式是指在某种特定的教育思想方法、教学理论方法和学习理论方法的指导下,在相应的教学环境中,教与学的活动要素之间的稳定關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与形式。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也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教学背景下如何对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进行再研究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一、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富有创新精神、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我们一定要充分了解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的本质,在互联网+视域下探讨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理论方法和学习理论方法,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与自媒体时代丰富资源的优势,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创建新的一种不但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而且还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新型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教学理论与思想上,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新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应充分反映现代的思政理论课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思想。其次,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方面,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新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离不开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教学系统和教学媒体技术,如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课程、其他网络资源等,而绝非以往仅仅局限于教室、黑板、粉笔、教科书等的传统教学环境和资源。再次,在教学关系与教学结构层面,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新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必须充分体现各方面教学要素的关系,而且要形成相对稳定的思政理论课教学结构形式。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新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传统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具有很大不同,互联网+时代下新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更能反映新时代思政理论课教学活动的指向性和多维度整体系统功能。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新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已经并将更深入地引发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的改变。
   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新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其直接面向和指导新时期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反映了互联网教学的理论特征。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新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理论与新时代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具有普及推广的现实可能性。首先,在硬件建设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飞跃,网络教育也在飞速发展,基本能满足学生对思政理论课互网络平台学习的需要。其次在理论研究方面,越来越多的思政理论课教师、学者开始探究或已经探究有助于学生通过网络来辅助学习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这往往是集体备课攻关的成果。现代教学模式趋势之一是使用互联网辅助教学。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以网络平台为思政理论课教学支撑环境,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稳定的教学关系和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突出网络平台在师生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实践证明,结构合理的网络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弥补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不足,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拓展其学习的空间和维度。因此,构建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对网络教学实践应用的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也正是基于在南京师范大学为期一年的沉浸式体验学习,基于对毕博网络教学平台的考察形成的新时期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调研思考。
   二、基于南京师范大学毕博课程平台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下
  的实践调查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毕博网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官方网站。该网站直接与“毕博”课程平台连接,点击课程界面“网络”即可登录南师大“教育技术—毕博平台—某一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率先在南师大本科生中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活动。自2010年起,建立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毕博”课程平台,教学应用8年。南京师范大学“毕博”网思政理论课平台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在线思政理论课教学服务,学生可以在课后上网进行复习和预习,对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充分掌握;并可通过在线测评系统,评估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开展网上交流和讨论,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学生相互交流,针对当前热点、难点、疑惑点问题展开讨论。南师大开展思政理论课网络课程,得到学生的大力欢迎和共同建设,每届学生都会选派2位同学作为教师助手,帮助其他同学学习和掌握“毕博”平台的使用方法,呈现同学教同学的场面。学生还可以通过“毕博”课程平台,提交作业、讨论观点、实践调研报告,教师在线考评并登录分数,学生离校后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本门课程成绩,为下一学期学习提前做好思想准备。作为全体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经过9届学生的使用,南师大思政理论课课程“毕博平台上点击率排名第一,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并通过技术推广与成果转让,扩大了收益面。    三、毕博网络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所带来的新变化
   基于毕博网络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固有的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与传统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之间的差异,毕博网络平台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相较传统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毕博网络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由原来较为单一理论知识的讲解员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思政理论课的指导者、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促进者,学生网络资源学习的领航者等。
   (二)学生地位的转变
   在毕博网络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中,学生地位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认知主体和知识的探索者。
   (三)教学过程的转变
   在毕博网络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由原来的知识归纳型或逻辑演绎型的讲解式教学转变为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会话商讨、情境创设、意义建构等新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以引发学生的关注。
   (四)教学媒体的转变
   在毕博网络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中,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多媒体演示工具转变为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政理论课平台教学,大大扩展了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增强了思政理论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四、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纵覽世界互网络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国际化、大众化、网络化和集团化正在形成,昭示着教学模式更加具有开放性。通常,人们在谈论模式的时候,一般都把它看成是一个稳定的程序、程式或范式。但是,模式并非是可以一劳永逸的法宝,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定式。模式可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稳定性也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正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开放系统的思政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不仅在横向上表现为多种模式的并存,而且在纵向上表现为思政理论课教学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变迁。因此,互联网+在某些层面上还可以理解为+互联网。互联网+教学模式不是僵死的,而是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复合式教学模式。世界科学技术和教育实践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不可能总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网络化和计算机技术条件下的现代远程教育融现代技术与现代教育于一体,使教育实践一浪高一浪地向前推进。作为西部边疆的伊犁在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发展中相比东部发达地区更是滞后,将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规划设计。
   通过对南京师范大学毕博互联网教学平台下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考察,无论是教学模式的建构还是教学模式的运行,都离不开思政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加强思政理论课队伍建设是互联网+视域下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的关键。另外,网络平台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和技术运行队伍是一个整体,这三支队伍的教育理念、教学素养、教学工作方法以及技术运行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网络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创新。因此,网络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特别需要“三支队伍”优化自身素质:(1)在方法上,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思政理论课教学方式和课堂组织形式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分层次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以及思政理论课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需求。(2)在精神状态上,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从而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以往的教学经验成果,建构科学、高效、开放的网络平台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整合思政教学力量,不断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效。(3)在观念上,要把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理解为互动的过程,充分认识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相互对话交流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龚涛,徐建军.新媒体与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社会科学家,2010(11).
   [2]付秀荣,刘蕊萱.“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素质教育翻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9).
   [3]王占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开发模式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9).
   [4]刘志山,李燕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6(9):1.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既需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更需要用“静待花开”的良好心态去引导、发现、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简单介绍职业学校班主任绿色教育理念的实施,敬请教育同行批评指正。  [关键词]以人为本;绿色教育;尊重;耐心;宽容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275-01   一、前言   随着高中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购物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快递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学城有人员构成简单、人群聚集度高、热衷新鲜事物等特点,使大学师生尤其热衷网购,大学城的快递量也相当可观。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快递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却导致了快递终端配送出现严重问题。分析呈贡大学城快递终端派送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式,从快递市场的供需两方面分析
期刊
[摘要]以陕西银行学校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过程为例,论述在职业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过程中市场调研与企业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框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號]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229-01   金融行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对处在西部地区的陕西  来说,金融
期刊
[摘要]三年制与五年制高职是江苏高等职业教育的两种主要学制,我校两种学制并存,科学分析两者之间的优势和劣势,互通有无,为汽车维修专业发展提供对策,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三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290-01   2006年根据无锡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办成以汽车检测销售维
期刊
[摘 要] 我国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专业每年的报考人数占整体考生数量的比例很大,每年都会有大批的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毕业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然而大多数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却不是很高,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上的建筑行业,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素质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建筑行业的需求,因此新工科理念的产生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新工科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土木工程方面
期刊
[摘 要] 质量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也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建立完备、系统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为了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督导各高校建立完善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公布了全国各高校年度本科教學质量报告,报告中专门有一部分是阐述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情况的,以2015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公开的2014年吉林省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为研究对象,分析
期刊
[摘要]ESP教学研究一直是教育专家和学者专注的热点。处于语言研究最前沿的认知语言学,对ESP教学实践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启示作用。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以物流英语为例,探索高职院校的ESP教学实践,以期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ESP教学;认知语言学;物流英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208-02   一、引言 
期刊
[摘要]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任务,全国很多地方都开展了较多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以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分析该校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运用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太湖船点传承人的途径和方法,解决非遗太湖船点传承人缺失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湖船点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
期刊
[摘要]从教育体系、产学合作及教师院校评价机制多方面归纳台湾地区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发展特色及经验,分析对比两岸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为大陆高职的改革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台湾地区;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284-02   20世纪初,台湾就已经开始进行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
期刊
[摘要]高职电商专业创业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又如何结合专业开展创业实践,创业实践的成效如何,论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以上四个方面阐述了高职电商专业如何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并对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层次的再思考,提出了有效对策。  [关键词]开放多元;创业实践;创业再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310-02   为响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