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itage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相关问题也得到了愈来愈多人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在初中语文课改中需要处理好的三个方面的问题,然后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提出推进初中语文课改的几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问题;措施
  伴随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在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这个初中语文课改就如同一渠清新的泉水注入了中学教学及学生心中,让中学教学形式与学生学习方式都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变革。然而在看到这个课堂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其在发展进程中所表现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也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在初中语文课改中需要处理好的三个方面的问题,然后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提出推进初中语文课改的几个有效途径。
  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需要处理好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1.既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人文性进一步凸显出来,但是又不可以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过于弱化
  人文性和工具性二者的有机统一是语文这门课程最为基本的一个特点。在新课程标准中将语文教学的丰富内容进一步凸现出来,更好地将语文这门课程的无限魅力展现了处理。然而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将语文人文性特点凸显的同时,还需要抓好语文这门课程的工具性这一基本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务必要将人文性和工具性这二者有机统一在一起,这就需要中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提高学生人文方面的素养,同时还需要扎扎实实地采取有效教学措施打好学生的语文相关基础。
  2.既要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又不能过于任其所为
  在新课程改革相关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在做好语文课堂教学的相关组织工作的基础之上,把更多的时候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开展自主学习。有较大一部分教师在渡过暂时的迷惑期以后,很快就认可了这种强调学生主观能性的教学理念,而且很快就将其运用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中,进而造成了语文老师在讲台上讲解的时间缩短了,而语文课堂上吵闹的状况多了;课堂上深层次的讨论时间减少了,而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讨论则多了起来。某些老师把学生天马行空般的回答当成了独特的见解。在没有老师有效指引与组织规划之下的自主性学习,会导致语文课堂上学生想和哪位同学沟通就和谁沟通,想看哪一也书本内容就,看哪一些书本内容,想怎样进行课堂学习就怎么进行学习,这样不但老师没有办法充分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会造成教学时间的极大浪费。某些老师为了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只能一味表扬某某同学表现得好,某某同学回答德很认真等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为了保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需要同时抓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的主要引导性作用这两个方面,并将这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3.既要提倡开展探究式教学,但是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开发的“度”
  为了可以在中学语文中更好地推动课改的前进,则需要开展探究式教学。针对语文这门课程来讲,探究式教学主要表现在语文阅读这一方面的教学,老师必须持续指导中学生对阅读文本开展更深入的、更开放的阅读探究教学活动。然而与别的科学探究不相同的是,对语文这门课程的探究更要讲究科学性及规律性,假设进行海阔天空、漫无目的的探究,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还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假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关注知识的优化与整合,往往只会得到过度开放的结果。因此,在进行开放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探究性教学要有利于老师与学生在教学文本的基础上开展深层次的交流;要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考虑问题;要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文语言方面的“美”;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语言技能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推进初中语文课改的几个有效途径
  1.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形成主体意识
  由于长时间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短时间内让学生培养起自主意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始终认为,没有教师的教,是没法学好知识的。因此,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教师改变旧思想,走下讲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权威的位置上走下来,与学生形成民主的学习气氛,共同探讨知识,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和技巧,通过这种方式,减轻学生对教师的敬畏心理和依赖心理,逐渐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
  2.营造学习语文的良好氛围
  初中生学习语文,由于要面临升入高中的考试,因此受到家长和学校的关注。由于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学生和家长只注重分数,却不注重对知识本身的学习。因此,在新课改的实施中,需要转变的还有家长的思想,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把分数这个制约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使学生形成对学习语文的爱好,教师也需要以身作则,用自己所具备的读书习惯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接受新课改的同时,冲破束缚,体会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巨大魅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从考试的狭隘思想中解放出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不断开展适度评价
  教师在推进语文课改的实践中,可以在个别指导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地给予学生热情的鼓励和比较恰当的评价,从而不断强化评价的激励功能、调节功能、诊断功能。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评价时,尽量多鼓励、多激励,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同时,在开展评价时也直面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确保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平衡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优缺点,及时、恰当地给予表扬,促进学生树立朗读好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评价要客观到位,而且要切实发现学生朗读中的优点,甚至不管学生的表现如何, 教师都得找出其优点,并加以激励表扬,多讲一些赞美的话,例如:“你进步十分明显”、“你朗读地节奏很好”、“你的理解比较特别,有创意”、“你咬音准确”、“你尤其在xxx方面表现非常好” 等等。如果学生的在语文学习中确实存有缺点,教师应该用委婉地方式,以提出希望和要求的形式对学生加以指正,这样就可以有效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三、结束语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为我们国家语文教育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助推作用,虽然在其改革的进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就能全方位地推动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战防.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思考与对策[J].魅力中国,2010.
  [2]郭沫丽.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落实问题刍议[J].新校园:理论版,20012.
  [3]周永魁,卢晓涛.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感,必须以完整而鲜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将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训练,必须落实到学生的自我教育上。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感染熏陶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段话的精髓是语文课中要注
前天我进行了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第二课时的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对于函数比较害怕,虽然初中阶段涉及到的函数知识只是最简单的,但毕竟研究的是变量之间的关系,让很多学生感到难理解,尤其是函数增减性的问题。本节课的难点是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并会初步运用。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比较轻松的掌握知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顺应目前提出的“减负增效”,在教学前,我对这节
期刊
【摘要】:小学三四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我们必须遵循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抓好阅读课堂教学,提高阅读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过渡 关键 明确目标 改进方法 提高质量  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是非常关键的,是由词句向篇过渡的时期。教师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它既可巩固一、二年级学过的词句知识,又可为五、六年级掌握并提高阅读分析、谋篇成章的能力打基础。  有些教师教学时
期刊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把廉洁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积极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廉洁文化体系。 CNPC takes honest culture as an integral part of its core c
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真和  善的。可见,音乐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音乐特殊的表达方式,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永远追求真善  美的人,寓德育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  一 音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  1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是通过噢诶样对音响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感觉教育。大量的、广泛的音乐作品,在中学
期刊
收到《中国石油石化》2011年第12期,通读封面故事《石油,在党旗下流淌》全文,一种激动之情涌上心头,令人十分振奋和鼓舞。重温中国石油的发展历程,每一次变迁中都有党的大政方针,都
随着教育的改革,师生关系的转变也应该随之进行,而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从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更多的以情感为基础,以交流互动和引导为核心,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主动的学习,由此,教师要全身心的投入,主动出击,让自己的关爱之情来打破传统教学下不良师生关系坚实的壁垒,重新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此,笔者想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同行们商榷。  一、
期刊
高中课堂的音乐课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识谱唱歌,而是上升到音乐欣赏的层面上,由简单好听的旋律听辨延伸到对音乐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创作特点以及情感意图的了解。音乐欣赏课所接触的音乐体裁很多,交响音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高中生一直很困扰:交响乐怎么去欣赏?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  首先,交响乐是什么?交响乐(Symphony英)——亦称交响曲,是大型乐曲体裁,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套曲形式的大型音乐作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