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沙门氏菌的毒力基因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来源 :中国动物检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不同畜禽中沙门氏菌的携带状况及其毒力和耐药性,为动物源沙门氏菌的流行病学分析和防控提供数据和依据。[方法]从山东、吉林、江西、新疆和云南等地区采集样本,用国标法分离鉴定沙门氏菌,用沙门氏菌血清型试剂盒检测血清型,用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最后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健康畜禽和发病畜禽样本中的沙门氏菌分离率分别为20.67%(141/682)、6.13%(45/734)。发现4种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分别为德尔卑(42.6%)、印第安纳(26.2%)、肠炎(17.7%)和汤普森(17%)。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基因分析,检测SPI-1~SPI-5上的5个核心蛋白基因和spv A、B、C、D和R毒力质粒基因,其中健康畜禽样本中沙门氏菌毒力岛上的基因携带率与发病畜禽样本中的携带率基本一致,但发病畜禽中的菌株毒力质粒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健康畜禽。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除多西环素和庆大霉素外,发病动物中的沙门氏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比健康动物中的高。猪源与鸡源沙门氏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噻呋、氧氟沙星、粘杆菌素的耐药率差异显著,对其他抗菌药物略有差异,但不显著。健康畜禽中的多数沙门氏菌株耐药1~2种,占分离菌株总数的55.32%;发病畜禽中耐药10种以上的沙门氏菌占分离株总数的44.44%。[结论]发病畜禽中的沙门氏菌分离率比健康畜禽中的低,但其毒力质粒基因的携带率较健康畜禽中的高,且耐药情况较严重,多重耐药率高。该分析结果可为沙门氏菌的危害评估和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2001年以来,云南省共有7个县(区)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县,共实施生态修复面积 2 152 km2.采取"封、管、建、调"等措施,人工治理与自然恢复、点上治理与面上修复相
经过3年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宁夏隆德县、彭阳县两项目区林草覆盖率分别由42.0%和24.3%提高到74.7%和56.8%,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并对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隆德县、
<正>1潲水油简介自1998年媒体报道食用潲水油中毒事件后,潲水油事件在餐饮业屡禁不止。潲水油又称地沟油或泔水油,是指餐饮业下水道中由隔油器收集,然后经人工提炼出来的油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范围内"汉语热"的现象持续升温,各类比赛不断涌现,其中尤以"汉语桥"比赛最为权威。自2008年在我国创赛以来,比赛环节更加丰富,试题设计更趋完善,呈现出目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是创伤及感染后最严重的并发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在MODS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是MODS的启动器官
汾河上游实施了近20年的水保综合治理,1988—2005年静乐水文站以上流域累计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面积601.62km^2。其中完成基本农田建设8990.82hm^2、植被建设51370、91hm^2
岳阳石油化工总厂废水处理原采用表曝装置,在运行中存在许多问题。将表曝工艺改为膜泥两段好氧工艺(O/O)运行,结果表明,运行正常稳定,出水CODCr<15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