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发令枪声对田径裁判员(发令员)听力的影响;测定、研究田径裁判员在发令时发令枪枪口和耳部的噪声特性。方法:采用调查、耳部常规检查、纯音测听(pure tone audiome-try,PTA)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对20名体育学院学生(40耳)和10名从事发令工作的高校教师(20耳)在发令(瞬时强噪声)前后的不同时段(发令前、发令后3 h及8 d)进行听力学测试分析和听觉功能检查。结果:在158~156 dB(Lp)的噪声强度下,发令后3 h纯语音平均听阈(Pure tone average,PTA)、高语音平均听阈(High pure tone average,HPTA)和BAEP的I波潜伏期分别为左耳25.08±12.70 dB,右耳28.62±10.52 dB;左耳36.41±14.87 dB,右耳41.33±15.15 dB和左耳1.93±0.16 ms,右耳1.99±0.19 ms。均明显高于发令前(P<0.01)。8 d后则恢复至接近发令前的水平。经常从事发令工作的教师听力水平与正常听力有较大的差异(P<0.01)。结论:对于初次接触发令枪高强度噪声者,可造成耳部毛细胞的可逆性恢复损伤及“暂时性听阈位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TTS)。在没有佩戴任何减噪装置情况下长时间发令,可导致田径裁判员(发令员)病理性永久性听阈位移(perpetuity threshold shift,P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