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作文课高效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m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鉴于目前作文教学策略不够完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收效不是特别显著的现状,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作文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完善。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作文 教学策略
  一、脑中储“货”,胸中储“墨”——加强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以读促写,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看了大量高考状元的语文作文经验和作家的成长史,我们会发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阅读乃作文之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无疑是从“根”上解决写作问题。所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任何一名写作高手,都必须占有大量的阅读材料。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写作是阅读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如何有效的以读促写呢?首先是“量”的积累,提高经典作品阅读量。其次是“质”的飞越,应将读写巧妙结合,“读而不作则罔,作而不读则殆”。再次是在读写过程中养成“思”的习惯。最后,读的概念是宽泛的,不仅要读书,还要读“生活”,加强生活积累。如果学生的生活和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的写作欲望有可能像“喷泉”,不可遏制,写作能力有可能像“溪水”,汩汩流之。
  二、妙用心药,去除心病——关注学生写作心理,妙用心理策略,巧用心理效应
  我们不能单单研究“文”,更应该研究作文之“人”,这应该是目前作文教学有别于传统作文教学的最大变化。目前在高中生作文过程中效果最显著的几种心理学理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罗森塔尔效应(抓住闪光点、暗示学生是写作“天才”)、德西效应(减少外部驱力,让学生发自内心热爱写作)、南风效应(适应学生内质的需要让他们不知不觉爱上写作,不要一味拿高考分数等外在条件恐吓)、贴标签效应(在班上给他们贴上作文水平高的标签,他们就会为了与标签内容相称而努力)、登门槛效应(从易到难提出要求,循序渐进提高作文水平)。应顺应现代高中生的心理规律,尝试着运用各种心理技巧让学生“去除心病”,打心眼里爱上写作。
  三、魅力课堂,爱你没商量——重视作文课,以科学有趣的课堂设计激发学生的写兴趣、形成作文能力
  首先,应精心设计每一节作文课,从拟题到内容、结构、形式、主题等方面形成一套由浅入深的科学训练方法。目前缺失的课堂就是作文课,笔者曾经听过陈钟梁老师的作文课,发现作文课也是最有魅力的课堂,而且只要设计好,几乎能激活每个学生的写作天赋,只是目前,我们总是忽略作文课,还高声埋怨学生不会写作。其次,要改变批改方式,重视作文讲评课。批改方式可以多元化,但无论怎么批,每次习作中学生花了心血用心经营的闪光点一定要被发现,而且要在学生的期待期内进行作文讲评。一定要改变随意临时找一个作文题,让学生写一篇习作,再画上分数,念一念永远是A等的那么几位学生的范文,写上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的评语的传统作文教学现状。
  四、借我云梯,登堂入室——设计三年一贯的写作序列,由易到难,科学训练
  要按现行课本的安排序列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设计出三年一贯的写作序列,要有每一学期、每一月、每一周的作文教学计划,计划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科学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要按课本设计训练每一种文体,要摈弃模式作文,倡导健康写作,让学生品尝鲜活的写作体验。
  五、习惯成自然,轻车走熟路——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倡导学生写日记、写读后感、写游记,叮嘱学生养成有灵感时随时记录下来、心中激荡时诉诸文字的好习惯。《课程标准》中要求“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就是希望将写作常态化,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当然,也包括良好的作文修改习惯。
  六、寻找花儿绽放的乐园,栽培悬挂果实的树木——搭建作品展示平台,拓展作品发表渠道,形成良好的写作风气
  可以用多种方式展示学生作品,可以用多个渠道发表学生作文,让学生充分体验写作成就感,这将是他们爱上写作的充分理由。
  七、动中成思,逸兴遄飞——将写作活动与其他语文活动结合起来,丰富作文训练方式
  活动是青少年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强调“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这就说明,我们搜集素材可以结合活动,其它环节也可以结合语文活动,2016年全国二卷的语文作文题中,就暗示语文活动对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比如,我们可以结合成语接龙积累词汇,可以结合辩论赛提高论辩能力,可以结合朗诵比赛展示优秀作文成果……
  八、旁敲侧击、曲线救国——加强书写,以良好的书写习惯带动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高考中,书写和写作“一衣带水”“唇亡齿寒”,我们何不“曲线救国”?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良好的书写让老师和学生自己对作文“成品”产生良好的印象,久而久之,老师和其他同学还有学生自己都会认为作文水平不错,从而让学生本人爱上写作。
  九、先生储备一桶水,轻松给予弟子一碗水——提升教师写作水平,扩大教师阅读量,提高教师写作素养
  教师应阅读不辍,笔耕不辍,每天读书,每次作文训练教师和学生一起写。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若不读书,若没有在书海中的精神生活,那么提高他的教育技能的一切措施就都失去意义了。”一个爱读书爱写作的语文老师教出的学生,作文水平差不了。
  总之,只要运用科学有效的策略,一定可以改变目前的作文现状,从而实现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期待。
  【参考文献】
  【1】黄仁贤.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M】.福建教育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3】陈钟梁.作文与思维【M】.高等教育出版社
  【4】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丁义萃.中美日作文教学比较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td STYLE="word-wrap: break-word "〉语文是一门语言科目,汉语言在我国有上千年的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和精神财富的重要传播途径,而语文科目又是学生学习阶段必修的科目之一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也在逐渐提高。在农村教育进程中,针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已经成为多数农村教师关注的问题。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从而促进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观察体验 深度思维 学会观察 寻找素材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观察体验言之有物,构建真实情感  我们都知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即使是同一个
新课程实施以来,“以生为本”理念得到了确认,教学设计不仅是对知识学习问题预设解决方案,更重要的价值取向是要从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转向为学生的“学”而设计,要立足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认为“生本时代”的教学设计应把内容诉求或“着力点”放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的解决上。    一、 教学设计的起点——学生的学情分析    一般说来,对教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是考场上学生的必争之地。从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取向看,侧重于议论文写作是大趋势。从2006年高考全国卷中出现新材料作文以来,新材料作文以它的
炎热的夏天刚过去,凉爽的秋天又悄悄地来临了,一切都显得平静有序。  我喜欢秋天,更喜欢初秋的校园,这里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校园种植的各种水果挂满了枝头,充满了秋的喜悦。虽然果子熟了,但同学们都不会私自采摘。校园的花坛上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绚丽无比,一点也不比春天时差劲。小草也贪婪地吸收着秋天的甘露,一切都充满期待,充满生命力。  當秋意袭来时,树叶不知不觉地枯黄了,总有一种一叶知秋的韵味。蜻蜓飞舞
【摘 要】  翻转课堂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广大师生认可。通过翻转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首先,它使得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在教学中缩短了教学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和国家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倡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仅是国家的责任,学校实验室更是责无旁贷,因为学校是培养社会公民的地方,是培养具有先进理念人才的地方,应该在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起先锋作用。目前,学生实验过程中浪费化学试剂和随意丢弃废弃物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的节约意识非常淡薄,很少关注资源日益短缺的现实。作为一名
【摘 要】  在教师进行作业的设计当中,需要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等方面来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从而促使作业能够真正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业设计 评价  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不仅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同时在知识难度上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