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大班幼儿创造力的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力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也是21世纪人类竞争的关键能力。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指能创造性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即个人的感觉、知觉、意志、记忆、思维、情感、性格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总和。在《纲要》中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本文主要分析美术活动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美术活动 大班幼儿 创造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概念的界定
  创造力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也是21世纪人类竞争的关键能力。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指能创造性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即个人的感觉、知觉、意志、记忆、思维、情感、性格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总和。
  美术活动指教育者遵循学前教育的總体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感染幼儿,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与美术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活动。
  (二)本班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偏重于幼儿聚合思维的引导,而忽略幼儿发散(求异)思维的培养。2.幼儿的求知欲不强烈,不愿意探索新鲜事物。只是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上反复操作。幼儿的作品几乎千篇一律,新颖的作品较少。
  (三)理论背景
  瑞士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明确提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只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我国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也有说道:“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幼儿与生俱来就有艺术创造的潜能,幼儿的创造强调了自身发展的个体价值,反映出强烈的自我表现、自我完善的心理需求。
  二、实施的具体措施
  1.满足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为了激发幼儿的创作愿望,开拓思维,为幼儿提供多种艺术创作材料,扩大幼儿表现美的内容,丰富幼儿再现美的形式,鼓励幼儿自主的选择材料,进行美术创作。
  我园毗邻兴海公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三、四月份春暖花开,公园鸟语花香,处处生机盎然。公园里打太极、抖空竹、锻炼身体的长者,来来往往游戏的孩子们,透过栅栏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都是幼儿进行创作的素材。走进大自然,孩子们有更广阔的视野去感受,有更灵动的想法去创作。所以我们决定走出去,让幼儿亲临大自然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真正的让幼儿体会到生态即生长的,变化的。从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幼儿创造力发展。
  2.提供充分动手操作和探索的机会,促幼儿创造力发展。我们班的材料是电线,我们通过制作“飞翔的心”、“我爱北京天安门”、“国庆节美丽的花”。引导幼儿发现电线有的软、有的硬、有的粗、有的细它们的用处是不一样的。如:在制作天安门的时候幼儿用的全是软、细的电线,做完之后发现天安门完全是塌陷下来的,没有立体感,像是要倒塌似的,没有威严耸立的感觉,特别的不像。这时幼儿意识到天安门的柱子是粗的应该用粗一些的电线来制作,这样就会变得直挺。旗杆用中号的电线来做即直又可以和柱子区分开、琉璃瓦要用细的电线来做。这次做完的效果然完全不一样了,天安门变得高大,笔直了,孩子们高兴的手舞足蹈。
  3.调动积极性,增强自信心,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关键,调动幼儿的内在发展因素,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之主动、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自信是幼儿学会做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幼儿在教师、同伴面前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相对增加,这使幼儿特别是能力弱的幼儿克服了胆怯、怕事的毛病,在教师的帮助下,他们更多地去接触事物,克服困难,大胆地探索尝试,从中获得成功,自信心得到增强,促使幼儿创造力得到发展。
  墙壁画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绘画工具,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要,幼儿泼墨挥毫中,大胆的尝试粗细不同的毛笔、刷子、滚轴、棉签等等材料。在瓷砖上、镜子上、不同质地的玻璃上绘画,作品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普通的镜子表面是光滑的,如果广告色里水放多了就会流下来;水少了就会让画面有颗粒感。普通玻璃与磨砂玻璃,裂纹玻璃在上面画画效果也是不同。幼儿主动的探索、尝试,并且进行比较。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为美术材料,所带来的是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幼儿在不断的惊喜从中发现材料的差异,了解材料的特性,体验创作的乐趣!
  幼儿们玩的正投入,我发现我们班的聂子博小朋友正拿着一杆毛笔用探询地眼睛看着我,想动又不敢动。聂子博小朋友是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平时在班上不太爱说话,是个内向的孩子。我想:如果老师的直接介入可能会给幼儿增加心理压力,反而适得其反。于是我请了平时能力强,语言发展较好的付钰小朋友去邀请他参加活动。付钰很自然的走过去说:“嗨,聂子博你和我一起画画好不好呀?”聂子博笑了,高兴地加入了“太阳组”。他站的位置恰好是一面镜子的地方,班里的其他小朋友过来逗他玩,有的做鬼脸、有的照着镜子哈哈笑、还有的幼儿跑过来摆个造型。就在这时镊子博小朋友灵机一动在镜子上画了一个小男孩,蘑菇头,个子和他一边高,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这个不就是他吗!我们都很惊讶,就连老师都没有想出镜子还可以画出“自画像”来。在活动后我请每组的小朋友分享绘画成果时,我故意的提问到了他,他一开始有些紧张,后来本组的其他幼儿及时地做了补充,帮助他完成了分享。我及时的表扬了他,他笑着坐了下来。孩子的进步是一点一滴的,作为教师、作为家长不能急于求成。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美术活动应以培养兴趣和观察能力为根本,以提高幼儿素质为主线,让我们的孩子们通过美术教育成为具有初步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智力素质,富有个性的思维和创造意识、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代新人。
其他文献
科举家早就注意到:人与人之间的大脑并无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他们的记忆力却千差万别呢?可是,任何人在喜怒哀乐爱恨惧的时候,对所发生的一切又都会自然地牢记不忘。因此,科学家们提出很多记忆理论假说,认为人人都可以过目不忘,但同时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懂得:  1、重复多次的学习虽然必要,但机械被动、不知其乐的死记硬背永远事与愿违。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且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住
期刊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每上一节课,宁可少学一点知识,也要把能力培养凸显出来,因为,知识欠缺将来容易弥补,而能力欠缺是很难弥补的。小学生正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是小学阶段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认清主次,激发兴趣中培养 
期刊
中学历史教材中插图很多,是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体的史料。它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历史信息,把复杂的历史现象表现在插图中。同时历史新课标中也指出,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历史插图的教学,加强对历史插图的研究,引导学生掌握图中学史的方法,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加深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
期刊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就充分的证明了在不断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创作欲望。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孩子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常见的动植物的外形特征,通过手工制作,从而对孩子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还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造型美、表现美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说培养
期刊
课改仍在进行中,目前我们的教学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把学生的数学知识教会的目的,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怎样才能教会学生学习呢?我认为课标中倡导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我们平日的教学中,怎样渗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在高一的教学中尝试从两个方面进行实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的培养。通过实践,期望在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有
期刊
一、美术是一种语言  我们熟悉的语言是由词汇构成。通过写于说,告诉别人我们思想和感觉。然而,我们还有为其它的服务语言,象数学、音乐和美术。美术的语言由线条、形状、颜色、纹理、图案和形式构成。它们像词汇一样共同工作,造出形象的“句子”。在日常生活的语言中,我们懂得从许多词汇中选出我们想说的那些词汇。对待视觉语言。也应如此。  我们看到某种东西,就会想到我们要怎样评论它。换而言之,就是我们必须选出使我
期刊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师爱是历史上最真挚、最无私、最崇高的一种道德情感;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它是一种不计回报、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为此,我们幼儿教师怀抱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的伟大师爱情怀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幼儿教育。  幼儿园里,师爱不单单是教师对孩子全身心无私的爱,而且
期刊
《纲要》健康领域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好动、好奇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性又是幼儿
期刊
在幼儿园要面对流行音乐,是常有的事。幼儿音乐教育应如何对待流行音乐?笔者从自身幼儿音乐教育的体验和同业老师的实践有以下的思考。  一、流行音乐贴近幼儿具有客观性  幼儿对音乐有本能的兴趣。早在婴儿阶段,他们躺在摇窝里,受到外界的音乐刺激,往往都会手舞足蹈。在幼儿时期,他们受外界音乐的反复刺激,会逐渐形成“动机呼唤”,上升到自觉的兴趣。幼儿不会孤立地生活,都活动在人群之中。流行音乐对幼儿的影响是顺乎
期刊
〔摘 要〕当今的幼儿教育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化的趋势,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围墙中的教育,本论文从开发园本课程资源的理论和需要、从“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促进幼儿多元发展和园本特色形成三方面出发阐述了古镇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必要性。从鄞江本地的丰富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出发,充分挖掘古镇特有的历史遗迹(古桥、古寺、古村、古宅)、民俗风情(庙会、传统民活、民俗游戏)、语言文学(民谣谚语),民间艺术(泥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