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冠心病临床整体护理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03年8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128例冠心病病患,根据病患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将病患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分别是16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则采取整体护理,就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一段时间的护理和随访,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对比对照组高,同时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病患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更高,二者所存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冠心病临床中采取整体护理,所获成效更为显著,不仅可使病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加速病患的康复,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病患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以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整体护理;效果;临床;病患;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88-02
冠心病的发病率比较高,且治疗比较困难,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需要实施药物治疗以外,还需实施心理、病情以及生理等一系列护理[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整体护理的大力实施,我院于在冠心病的临床上采取了整体护理来予以护理和治疗,所获效果良好,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03年8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128例冠心病病患,其中有76例为男性病患,有52例为女性病患,病患年龄在50-75岁之间,全部病患均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确诊[2]。基于此,根据病患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将病患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分别是64例,两组病患在年龄、临床表现以及性别构成等方面所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来予以护理,其主要如下:1)在本次研究中,病患大部分是中老年病患,因其全身应急系统以及神经系统比较迟钝,疼痛阀值相对比较高,因此其起病相对比较隐匿,同时临床症状也较为模糊,鉴于此,在护理中应加强病患病情的观察,定时对病患血压、脉率、呼吸与心律等实施测量,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病患则应该采取全天候心电监护。2)在饮食护理上,应嘱咐病患食用高维生素、容易消化、低脂肪以及低盐的食物,少量多餐,由于中老年病患自身消化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老化,其肠蠕动较为缓慢,因此很容易出现便秘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加重病情,鉴于此,在护理中护理工作人员还要帮助病患养成一个良好排便习惯,确保病患排便通畅。3)在用药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可结合病患自身的实际情况,嘱咐病患应严格按照医嘱来用药,同时还应加强并发症护理。
1.2.2 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在整体护理中,不仅要做好上述常规护理工作,同时还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护理工作:1)由于病患长期受病痛的折磨,其心理避免不了会产生不良情绪,鉴于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人员还要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工作,了解病患心理状态、所存在的问题等,理解且尊重病患,主动关心以及体贴病患,尽量满足病患合理的需求,并将冠心病相关理论知识与治疗成功案例介绍给病患听,以增强其治疗的信心,继而进一步消除其所存不良心理或者情绪。2)加强健康教育,并对病患实施出院指导,同时指导病患家属来学习一些相关的医学知识与救护知识,以免病患在家中出现意外情况时得不到及时地处理,造成病情加重。除此之外,对于长期卧床病患,还应经常进行体位的更换,以免出现压痤等问题。
1.3 治疗效果评判标准:在本次研究中,所用治疗效果评判标准主要如下:1)显效: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经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恢复至基线来;2)有效:即相对于治疗前,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且发作次数也显著减少,ST段有所降低;3)无效;经治疗,病患临床症状与心电图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或者加重[3]。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的实验数据中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一段时间的护理,两组护理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知,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同时在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病患护理满意度为75.6%, 观察组为91.4%,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3 讨论
所谓冠心病就是指因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造成的血管腔狭窄或者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或者缺氧等所引起的心脏病[4]。冠心病在临床上最为典型的症状就是胸痛,大多数是由于体力活动或者情绪比较激动等所引起的,此外部分病患还表现为乏力、心前区不适或者心悸等。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不管是社会因素,还是心理因素均有可能诱发或者加重该疾病。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就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分别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情况与结果进行了分析,从研究结果来看,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对冠心病病患实施临整体护理,所获效果更为显著,同时病患护理满意度也相对比较高。整体护理是一种将人作为核心的护理方式,其是针对病患自身实际情况予以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以疾病作为核心的这种护理方式而言,更为合理且全面,在临床中具有推广的价值以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邓永莲,陈宗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5):170-171.
[2] 谭利,黄琪,李德梅等.整体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围术期血脂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1864-1866.
[3] 赵微燕,吴赟,张玉燕等.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整体化护理的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2):106-107.
[4] 吕文芬,李琼仙,陈海燕等.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3,(5):62-64.
关键词:整体护理;效果;临床;病患;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88-02
冠心病的发病率比较高,且治疗比较困难,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需要实施药物治疗以外,还需实施心理、病情以及生理等一系列护理[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整体护理的大力实施,我院于在冠心病的临床上采取了整体护理来予以护理和治疗,所获效果良好,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03年8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128例冠心病病患,其中有76例为男性病患,有52例为女性病患,病患年龄在50-75岁之间,全部病患均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确诊[2]。基于此,根据病患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将病患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分别是64例,两组病患在年龄、临床表现以及性别构成等方面所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来予以护理,其主要如下:1)在本次研究中,病患大部分是中老年病患,因其全身应急系统以及神经系统比较迟钝,疼痛阀值相对比较高,因此其起病相对比较隐匿,同时临床症状也较为模糊,鉴于此,在护理中应加强病患病情的观察,定时对病患血压、脉率、呼吸与心律等实施测量,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病患则应该采取全天候心电监护。2)在饮食护理上,应嘱咐病患食用高维生素、容易消化、低脂肪以及低盐的食物,少量多餐,由于中老年病患自身消化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老化,其肠蠕动较为缓慢,因此很容易出现便秘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加重病情,鉴于此,在护理中护理工作人员还要帮助病患养成一个良好排便习惯,确保病患排便通畅。3)在用药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可结合病患自身的实际情况,嘱咐病患应严格按照医嘱来用药,同时还应加强并发症护理。
1.2.2 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在整体护理中,不仅要做好上述常规护理工作,同时还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护理工作:1)由于病患长期受病痛的折磨,其心理避免不了会产生不良情绪,鉴于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人员还要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工作,了解病患心理状态、所存在的问题等,理解且尊重病患,主动关心以及体贴病患,尽量满足病患合理的需求,并将冠心病相关理论知识与治疗成功案例介绍给病患听,以增强其治疗的信心,继而进一步消除其所存不良心理或者情绪。2)加强健康教育,并对病患实施出院指导,同时指导病患家属来学习一些相关的医学知识与救护知识,以免病患在家中出现意外情况时得不到及时地处理,造成病情加重。除此之外,对于长期卧床病患,还应经常进行体位的更换,以免出现压痤等问题。
1.3 治疗效果评判标准:在本次研究中,所用治疗效果评判标准主要如下:1)显效: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经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恢复至基线来;2)有效:即相对于治疗前,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且发作次数也显著减少,ST段有所降低;3)无效;经治疗,病患临床症状与心电图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或者加重[3]。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的实验数据中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一段时间的护理,两组护理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知,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同时在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病患护理满意度为75.6%, 观察组为91.4%,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3 讨论
所谓冠心病就是指因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造成的血管腔狭窄或者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或者缺氧等所引起的心脏病[4]。冠心病在临床上最为典型的症状就是胸痛,大多数是由于体力活动或者情绪比较激动等所引起的,此外部分病患还表现为乏力、心前区不适或者心悸等。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不管是社会因素,还是心理因素均有可能诱发或者加重该疾病。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就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分别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情况与结果进行了分析,从研究结果来看,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对冠心病病患实施临整体护理,所获效果更为显著,同时病患护理满意度也相对比较高。整体护理是一种将人作为核心的护理方式,其是针对病患自身实际情况予以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以疾病作为核心的这种护理方式而言,更为合理且全面,在临床中具有推广的价值以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邓永莲,陈宗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5):170-171.
[2] 谭利,黄琪,李德梅等.整体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围术期血脂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1864-1866.
[3] 赵微燕,吴赟,张玉燕等.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整体化护理的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2):106-107.
[4] 吕文芬,李琼仙,陈海燕等.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3,(5):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