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名妓赛金花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_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由资深艺人刘晓庆出演一代名妓赛金花的话剧《风华绝代》近期上演,赛金花既“风华绝代”又真假难辨的人生传奇,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也为进一步澄清还原赛金花的名妓生涯与是非功过,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孽海花》里的原型
  1936年12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赛金花在平逝世》一文,“蛰居故都之名妓赛金花,于昨晨2时半逝世。平中各界人士闻讯,集(应为“莫”的误写)不惋惜。因赛氏虽为妓女,但庚子变乱时,向德元帅瓦德西请制止外兵骚扰民宅,有功地方也。”
  据该报介绍说,赛金花原名赵灵飞,江苏人。13岁为妓,后嫁状元洪钧,洪死后又为妓。
  关于赛金花的名妓生涯,清末文学家曾朴的长篇小说《孽海花》中曾有半真半假的叙述。曾朴的父亲曾之撰是洪钧的结拜兄弟。《孽海花》以金汮和傅彩云的男女关系为线索,描述了清末30年间的社会风貌。金汮考中状元前曾得到妓女小青的资助,中状元后觉得娶妓为妻有损体面,致使小青上吊自杀,死后转世为傅彩云,和金汮相识。金汮奉命出使国外时,偕傅彩云同往。傅彩云“浪漫放荡,天天交际,夜夜跳舞”,勾搭上了德国将领瓦德西。回国后,傅彩云私通男仆、玩弄戏子,将金汮活活气死,从而为小青报了前世冤仇。之后,傅彩云重操旧业为妓,称赛金花。1900年,瓦德西率军攻占北京,公务之余四处查找赛金花的下落,两人得以重续前缘。
  小说中金汮、傅彩云的原型即是洪钧和赛金花。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结构工巧,文才斐然”的《孽海花》,与《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并列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瓦德情史”的真真假假
  在天津《大公報》1934年10月14日刊载的《赛金花访问记》中,赛金花说自己“原籍安徽休宁,生于苏州萧家巷中”。关于《孽海花》的真实性,赛金花的回答是:“不甚可信,因曾氏与洪氏另有一种原因,故曾氏如此说法。”意思是曾朴与洪钧之间存在私人恩怨,所以小说中存在挟私报复的成分。
  关于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自己的相关表现,赛金花与记者之间有如下对话:
  问:北京当时情形,真是“四十万人齐俯首,北京无一是男儿”之时,女士何以愿出来苦干?
  答:我想他们无法,只有我来,还有说话余地。
  问:当时外军预备如何?
  答:要生擒慈禧太后,杀之成肉浆,因德国公使被匪所害,开世界各国未有之恶例,外人心颇不甘也。
  问:女士向瓦将军如何解释?
  答:我向联帅说,此乃匪徒之不慎,非由西太后所唆使,太后深居宫中,外事无由深悉,此是皇家实情,初非有意设计。
  至于与瓦德西之间的男女情事,赛金花本人采取的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在刘半农、商鸿逵记录整理的《赛金花本事》中,她说道:“一班无聊的人,捏造蜚语作践我的可狠了,他们说我天天夜里和瓦德西同睡在西太后的龙床上,有一天睡到半夜里着起火来,我俩都赤裸着身子由殿里跑出来,这简直是污辱我,骂我。”
  赛金花在北京石头胡同开妓院时的老主顾丁士源,则在《梅楞章京笔记》中回忆说,“瓦赛情史”完全是虚构。赛金花的客人中有一人叫葛麟德,是为德军做翻译的。赛金花不仅与德国军队之间有生意往来,而且时常请葛麟德帮忙处理胡同邻居与外国军人之间的各种纠纷。她曾女扮男装,跟随丁士源等人混入中南海猎奇游玩。住在丁士源家的钟广生和沈荩二人,为此各写一篇短文虚构编造赛金花被召入紫光阁,与瓦德西发生男女情爱的传奇故事,分别寄给报社发表。“瓦赛情史”后来便成为曾朴《孽海花》和樊樊山《后彩云曲》等文学作品的故事来源。经过诸多文人骚客大肆渲染,这一被演绎出的风流韵事,最终成为一段令局外人信以为真的文史铁案。
  人称“赛二爷”
  综合相关信息,笔者认为,赛金花的真实人生大致是这样的:1872年生于苏州,13岁时当了妓女。1887年,因母亲去世回苏州治丧的状元洪钧,在丧期服满的情况下迎娶15岁的赛金花为第三房夫人。婚后不久,洪钧赴北京销假,清廷委派他出使欧洲,正室王氏不愿陪同前往,赛金花便以大使夫人身份周旋于欧洲上流社会。
  1892年,洪钧奉召回国。赛金花与男仆阿福通奸生育一女,洪钧逐走阿福后再也不与赛金花同房。1894年,洪钧病逝,家眷从北京通州出发,沿运河乘船护灵南返,22岁的赛金花离船逃往上海,以状元夫人的名号重操旧业。苏州士绅认为其行为有伤风化,要求上海道台出面干涉。赛金花只好于1898年夏北上天津,在江岔胡同组织南方韵味的“金花班”,“赛金花”的名号从此叫响。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28岁的赛金花又把妓院迁到北京八大胡同之一的石头胡同,其间可能辗转见到了68岁的老相识、担任联军统帅的瓦德西,为保护北京市民的人身安全以及大清王朝的国家政权,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她还曾经女扮男装与瓦德西骑马招摇过市,人称“赛二爷”。瓦德西回国后,赛金花风光不再。
  1905年,赛金花嫁给沪宁铁路稽查曹瑞忠做妾,曹瑞忠不久暴病身亡。1913年6月,赛金花在上海认识了江西都督李烈钧的重要助手、参议院议员兼江西省民政厅长魏斯炅。1918年6月20日,45岁的魏斯炅与46岁的赛金花在上海正式结婚。婚后定居于北京李铁拐钭街,从良之后的赛金花终于过上安逸平静的生活。只可惜好景不长,1921年7月,魏斯炅在北京住所患风寒急病去世。
  话剧《赛金花》的纷争
  在赛金花的最后岁月里,围绕着她的是非功过的道德文章及文坛纷争,不仅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随着1933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赛金花的传奇故事更成为借古喻今、影射攻击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的绝佳题材。其中以中共地下党员、左翼文艺界领袖人物夏衍1936年创作的七幕话剧《赛金花》最具代表性。该剧刚一发表就被誉为“国防文学之力作”。剧本还没有排演,就在上海两个争强好胜的女星王莹与蓝苹(后改名江青)之间引起激烈纷争。
  当时的王莹正在与既是中共地下党员又是上海青帮大佬杜月笙亲信弟子的金山恋爱同居;蓝苹正在与著名影评人唐纳恋爱同居。据夏衍晚年在《懒寻旧梦录》中回忆,“双方各有人支持,也各有人反对……出于无奈,我出了一个糊稀泥的主意,认为可以分为A、B两组,让他们在舞台上各显神通。”在夏衍心目中,蓝苹是不甘心充当B角的,于是便安排赵丹和蓝苹充当A角,金山和王莹充当B角。这个事件的直接后果是,金山、王莹另建剧社,依仗雄厚的金钱实力与人脉资源拿到《赛金花》的首演权。1936年11月,《赛金花》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隆重公演,连续演出了22场。蓝苹竞争失败。
  话剧《赛金花》发表后,鲁迅写下《这也是生活……》,其中有这样一句经典话语,“作文已经有了‘最中心之主题’: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赛金花,也早已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了”,借以表达对周扬、夏衍等人提倡的“国防文学”的否定。事实上,夏衍并没有当真把赛金花“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之类的大救星。用夏衍的话说:“我不想掩饰对于这女主人公的同情。我同情她,因为将她同那些能在庙堂上讲话的人们比较起来,她多少还保留着一些人性。”换句话说,夏衍通过赛金花的妓女救国,所要表现的是对于国民党政府的否定。
  相比之下,如今刘晓庆版的所谓赛金花“很有现代精神,很励志”,反而丧失了鲁迅提倡的“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的平常心态,以及艺术本该有的价值和独立追求。
  编辑:王晶晶 美编:王迪偲 编审:张勉
其他文献
台湾“行政院”原秘书长、国民党原副主席林益世,位列台湾“四小公子”之一,一向以年轻有为、春风得意的形象示人。但2012年7月6日晚8时,他坐在检方的车上,用纸遮住手铐,拼命低头躲避镜头,一脸灰败,这是贪腐案发后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个形象。之后,汽车把他送进了台北看守所。  千万贿款扔马桶  6月27日,以揭弊闻名的台湾《壹周刊》杂志爆出猛料——林益世涉嫌在两年前向地勇选矿公司负责人陈启祥收取6300
在北京某家高级宴会厅的包厢里,一场学术研讨会的庆功宴正接近尾声——北大的跟人大的称兄道弟,写诗的和画画的勾肩搭背。   正在我饶有兴味地“观赏”饭局之众生相时,一个约摸四五岁的小男孩向我走来,他没有介绍自己,也不打招呼,直接对我说:“阿姨,你——长——得——真——丑!”   他的声音压得有些低,但一字一顿地从嘴巴里弹出来,似乎就是怕我听不清楚。我愣了神儿,很想假装自己没听到。可那又不像是熊孩子
2012年10月14日凌晨1时,北京医院内科主任医师金玉如家里电话铃声骤响,一丝不祥的预感掠过她的心头。果然,电话里,她听到了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病危的消息。放下电话,金玉如急忙赶往北京医院,西哈努克已经处于弥留之际。经过一系列抢救之后,15日凌晨2时20分,90岁高龄的西哈努克平静地离开了人世。金边时间凌晨6时,柬埔寨政府发布公告,宣告西哈努克逝世的消息。副首相聂本才表示,西哈努克离世是“自然原因
在我出生的北京医院附近,有一座藏式白塔。  两岁时,我发明了一种近乎鸟叫的语言,除了比我大两岁的姐姐,谁也不懂。  我很快地说着,做着手势,父母急得叫我姐姐,她飞跑过来进行翻译。有一次她说错了一个字,我竟站在穿衣镜前愤怒了好半天。  我放弃了自己发明的语言,开始像所有的小孩那样说个不停,笑或者哭。我经常使用哭,因为我总不想去幼儿园。后来,当我发现这种努力很徒劳时,就换了一种方式,我把脸贴在凉凉的玻
我已不再归去。  晴朗的夜晚温凉悄然,  凄凉的明月清辉下,  世界早已入睡。  我的躯体已不在那里,  而清凉的微风,  从敞开的窗户吹进来,  探问我的魂魄何在。  我久已不在此地,  不知是否有人還会把我记起。  也许在一片柔情和泪水中,  有人会亲切地回想起我的过去。  但是还会有鲜花和星光,叹息和希望,  和那大街上浓密的树下情人的笑语。  还会响起钢琴的声音,  就像这寂静的夜晚常有的
2011年12月17日,金正恩开始主政朝鲜。一年來,发生在这片神秘国土上的任何事件都受到世人的关注,并一直被外界不停解读。岁末年初,盘点金正恩执政这一年,不仅可以了解这位年轻的最高领导人,也可以了解在他的领导下,朝鲜发生的变化。
阿尔伯特·韦伯是韦伯钢琴的创始人。这位1828年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音乐家、钢琴制造家,为使自己的艺术成就能够突破乐器的局限,立志制造一款真正精美的乐器。他对当时的造琴方法做了改进,融入独创的“韦伯音色”。1852年,第一台韦伯钢琴诞生,广受欧洲皇室成员青睐,后受到约翰·施特劳斯的认可。如今,韦伯钢琴成为世界钢琴史上久负盛名的、具有独特工艺的高级品牌  1987年,韩国英昌乐器公司收购了韦伯品牌。中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的第一天,12月16日晚上8点半,《环球人物》记者如约来到乌镇民宿旅店采访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这位web2.0 时代的领头人,被称为“中国博客教父”的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曾以其先进、敏锐的思维在中国互联网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但随着web3.0、web4.0 时代的到来,他逐渐远离了媒体焦点。直到2014年,距离方东兴当年撰写的《起来——挑战微软霸权》一书出版15年后
“蒋介石派专人到香港买老家的扁尖笋干”;“宋美龄爱吃红豆松糕,要从台湾送到纽约”;“蒋经国与蒋方良在他们最喜欢光顾的餐厅拍了不少亲热照”;“李登辉爱吃新鲜的农作物”;“阿扁喜欢台湾传统小吃”;“为马英九设计的菜叫‘名马过桥’”……这可不是八卦小报的爆料,而是近日,林昌城、黄德忠这两位曾为台湾地区领导人掌勺的厨师向媒体透露的“餐桌秘密”。    雪菜黄鱼,蒋介石百吃不厌    在电影《饮食男女》中,
1982年初春,习近平离开中直机关到基层锻炼,第一站就是去河北正定任县委副书记。在这里,他认识了作家贾大山,二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情。3年后,习近平离开正定,但这份友情一直陪伴贾大山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98年,贾大山去世一周年时,习近平发表文章《忆大山》,历数了二人多年的情谊和对老友的怀念。  今年1月13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习近平主席这篇文章,贾大山这个名字再度引起人们关注。贾大山是一个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