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开家长会吗?

来源 :母子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1:谁去开家长会?
  答案:若平时总是妈妈接送宝宝,让爸爸也露一回小脸儿吧!
  很多幼儿园老师说:现在出席家长会的90%以上都是妈妈或奶奶。但应当由谁去开家长会呢?
  老人去开家长会?老师一般不主张祖辈来开家长会,老人记忆力不好,很多人又没有记笔记的习惯,经常老师重点交待的五六件事,老人有一半记得就不错了。另外老人一般比较“护犊子”,个别交谈时,老人对老师表扬大孙子的话记得特别清楚,回去把孩子夸成一朵花;但老师批评孩子、要求做改进的话,老人就自动把它忽略掉了,这样开家长会的效果就消失了一大半。
  总是妈妈去开家长会?这会说明这家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是缺席的,这样不好,不利于夫妻双方在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时态度保持一致。因此有经验的老师主张:要是妈妈平时接送多,就让爸爸去开家长会,反之亦然。
  爸爸去开家长会?这是好方式!这会有利于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因为女性家长在孩子的日常管教中,倾向于“抓小放大”,对孩子的安全啊、冷热啊、饭吃得怎样啊,学了多少拼音和数字啊,都有过细的、有时是不切实际的要求;老师要是面对三四十个这样的女性家长,有时情绪就会起毛刺,觉得家长是在吹毛求疵,不自觉地就会感到委屈,“家长比教学督导还严厉呢,我这是何苦呢”;而男性家长一般不会关注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他会关心“我家孩子在幼儿园愉快吗?最近有没有学会啥新本事?发言大胆吗?”有位爸爸一来就让老师介绍:“谁是江凇云小朋友的家长?我儿子说那是他最好的朋友,我想见见他家长!”正好,江凇云小朋友也是爸爸来开家长会,结果这两位爸爸开完会还在一起叙谈了好一会儿。可见,很多爸爸以开放的心态来开家长会,不仅视其为与老师沟通的手段,也视其为与其他家长沟通的手段,对老师的要求没有那么细碎,而是懂得换位思考,只抓一个大方向,这有利于家长会的气氛变融洽。要知道,开家长会的最高境界,不是家长与老师唱对台戏,而是双方要借此机会结成教养孩子的同盟。
  问题4:与老师探讨孩子的哪些问题?
  答案:比起教育问题,大班以前更应当关注保育。
  有些妈妈在家长会上的提问让老师哭笑不得,比如孩子才上小班,她就会问:“老师,你看我家孩子要是论学习能力,能在班上排第几?”这位家长显然好胜心很强,对老师在挂出表扬的十几张画上统一盖上五角星很不满:“应该打分嘛,分出高下,才有利于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这种说法显然是外行,因为在孩子刚学会用蜡笔涂色时,激发其兴趣和想象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在5周岁之前,孩子在幼儿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保育—帮助他健康成长,在身心各方面汲取养分,之后,才是教育—留存他天性中最好的一面,而不是帮助他成为前几名。
  所以,内行家长会在孩子升入大班前,更多地跟老师探讨保育问题:比如,如何预防运动出汗后感冒,运动前应当给孩子塞小毛巾,运动中及时脱去外套,运动后及时更换湿了的内衣等。比如,如何解决孩子在午休前半截睡不着,后半截睡不醒的问题。经家长建议,老师们不再一吃过午饭就赶孩子们上床,而是带孩子散步20多分钟再安排午睡,就很好地解决了“入睡难”的问题。再比如,如何预防孩子在幼儿园憋大便造成的大便干结,妈妈可跟老师讨论如何给孩子在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芹菜、南瓜、山芋、韭菜等利大便的食物,怎样教会孩子自己穿脱裤子,“解决问题”后自己擦屁股,而且每次入厕后都有意识检查自己的内衣有没有掖进裤腰里。
  问题2:如何提建议?
  答案:要使老师接受你的建议,态度很重要。
  每个提问的家长都认为自己提的是合理化建议,应当得到满足;而且,家长认为自己交了那么高的保育费和学费,那是花钱买服务,提要求时可能就傲慢了点儿。但问题是幼儿园老师可不是上菜的服务生,她们把自己定义为“知识分子”,觉得应当受到更多的尊敬。这种认知上的错位,往往使家长会开着开着就充满火药味。
  其实,要使老师接受你的建议,态度很重要。若是将心比心,体会到一个孩子都可能令你抓狂,两位主课老师和一位保育员阿姨面对的却是三四十个孩子,照应不周也很正常,就会同情老师的疲惫和力不从心,就会对老师匆忙中还能表现出来的细致抱有感恩。以感恩之心来与老师沟通,在提问时经常说:“老师都是教育内行,我下面这个问题可能很外行……”“我知道家长一提要求,老师就会跑断腿,所以,要让老师额外关注我家孩子时我是很惭愧的,不当之处要请老师原谅……”家长这样说了以后,老师紧绷的神情松弛下来,也露出有点“惭愧”的表情,就很可能采纳你的建议。
  问题3:抱着怎样的心态去开?
  答案:不要指望一次家长会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有家长赌气称“再也不去开家长会了”,“又解决不了多少问题……上次开家长会反应的问题到现在还有一半没有解决。”孩子听了眼泪汪汪。这样的赌气是很不成熟的表现,因为穿得整整齐齐去出席家长会,不只是为了集中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基本情况、了解幼儿园下面的教学安排、了解老师有什么需要家长配合的,还是对孩子很重要的精神支持—你看我爸多帅呀,我妈多美,多么温文有礼呀!他们关心我才会双双来开家长会!
  不要指望一次家长会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要指望所有的建议老师都有权处理。比如,关于伙食调整的问题,老师要与营养师和大师傅商量;有的家长特别讲究口味,但在专职营养师那里,不见得口味好就是营养全面;另外幼儿园不是给三五个孩子做饭,要给三四百个孩子做饭,菜谱的可实施性一定要强,这就注定使某些好建议不能实施,家长要体谅;再比如,孩子在某个“放假月”的月初,哪怕入园一天,也要收半个月的保育费,这是不合理,但这是物价局的规定,一时半会儿改不了,你可以建议老师到了12月底或6月底提醒大家一下,下个月月初的一两天孩子有人带就可以不上幼儿园了,老师把放假事宜都交待清楚,等于提前放假,就在客观上解决了这一矛盾。
  家长会上的意外状况   很多开过很多次家长会的资深妈妈提供了好经验,一起来看看吧—
  1 开完会想问问孩子情况根本挤不上去,老师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应对1 还是每天接送宝宝时面对面跟老师交流比较好。早上入园时找老师沟通,不是深谈的良机,此时老师很忙,要观察每个宝宝的情绪,检查必带的东西是否带齐等。你可以选择在过了下午四点半,大部分宝宝都被接走了,老师的情绪完全放松下来,这时的沟通会比较深入,双方也会谈得很轻松开心。
  应对2 没有必要在家长会之后去凑热闹,平时可以在QQ群上跟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你也可以好好利用《家园联系手册》,一般每个周末孩子都会带《家园联系手册》回家,你可以认真阅读老师的评语,然后记录孩子在家的新表现,与老师探讨如何教育孩子。
  应对3 不少家长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有很多是重复的,而老师一遍遍解释得口干舌燥。所以后来老师让我们交头接耳一阵,把5个典型性的问题写下来让她集体解答,这样不仅提高了答疑解惑的效率,也节省了双方的时间。
  2提问中涉及孩子的小隐私,引发下面一阵哄笑……
  应对1 幸而老师很有经验,老师说,这个问题我们会后单独交流;老师还请其他家长保守秘密,不要把小孩尿床的毛病四处声张,老师说:“孩子也有自尊心,他们的自尊心是一生进步的基础,要像呵护幼芽一样呵护它。”
  应对2 针对哄笑,老师说:“其实你们是忘了自己的幼年了,这种尴尬的小毛病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我小时也有过……”很感激老师帮我解了围。
  3家长会成了老师寻求特殊关系的招标会,很明显看出老师对地位、权利不同的家长是冷热不均的……
  应对1 是有这种情况,但不多。我女儿上了四年幼儿园就遇上过一位这样的老师,当时我和孩子爸爸商议要不要给老师送点礼,以弥补下我们不能帮老师办事的遗憾。后来还是决定算了,因为送礼很难避开孩子,会让孩子也变世故。还好,因为我家孩子偏外向,能说会道,性格讨喜,老师还是喜欢她的,虽然不会事事迁就她。其实眼光放长远点,老师因为跟家长私交好,处处迁就孩子,不见得对这个孩子的发展有利。
  应对2 如果处成了朋友,老师家里有难处,家长能帮的一定会帮。但这种利益交换我们是很不以为然的。但是不必在孩子面前抱怨,让孩子过早地知道人生的不公正是妨碍他的进取心的。后来我们替孩子换了一个幼儿园。
  4一说到课后兴趣班的收费问题,老师和家长都有点小激动……
  应对1 后来园长出来做解释,把每小时的收费算给我们看,钢琴兴趣班一小时是32元,绘画、感统、舞蹈是一小时是28元,而且规定一个老师所带的学生不能超过8个。园长说,请大家平心想一想,你们在外给孩子请钢琴家教,一小时多少钱?大家就安静了。
  应对2 后来也是园长出来做解释,第一是说老师绝对没有动员孩子上课,如果孩子4点多放学后有丰富的活动,老师主张他们不要占用上课名额,因为要去外面请专业老师,我们的老师还要留下来做辅助性的工作,人手实在紧张,场地也不够;第二是通报了收来的费用都是怎么用的,包括园里自己给老师解决加班津贴,把收来的钱添置了一台钢琴和孩子汇报表演要穿的裙子。解释得心平气和,大家都很服气。
其他文献
《母子健康》推荐路线:  第一站:死海,不死的死海  第二站:特拉维夫,海滨市集风情  第三站:雅法老城,星盘迷城  第四站:耶路撒冷,这里就是圣地!  第五站:加利利湖,洗濯灵魂  说到以色列,现在,久违的和平终于到来。春天是这个炎热国度最好的旅行季节,带宝宝去尝试一下:在死海上漂浮,在加利利湖泡温泉,在特拉维夫玩沙和吃烤海鲜,在雅法古城许愿,还要去看一看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头戴白帽在一面墙前痛哭
期刊
新年到,  新年到,  贴对联,  放鞭炮,  噼里啪啦吓一跳;
期刊
一位《母子健康》的读者来信这样说:我很纠结这样一句广告语──好朋友就是可以分给你巧克力吃的那个人!看后我却很难过。我经常藏宝宝的巧克力,我难道我们就不是朋友了吗?你们心中宝宝的好朋友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我应该如何给宝宝解释这样的广告呢?    巧克力派  巧克力派:巧克力多吃不太好,但是也不能限制宝宝品尝美食的权利。家长永远都可以做宝宝的朋友,无论有没有巧克力。  @Ensonyu:一直主张宝宝要懂
期刊
这是一个对于女宝宝来说  较为“私密”但又不得不说的话题,  也是家长们时常容易忽略的健康隐患。  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  语言能力受限,  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痛处”,  只能忍受病痛的折磨。  阴唇粘连  症状:一开始宝宝在小便时会感到排尿困难、疼痛,这时家长就要注意了。仔细观察宝宝的私密部位,会发现外阴红肿,且排尿时由于阴唇粘连,导致尿道口被遮挡,尿液无法顺利排出,而是从粘连的缝隙间分上
期刊
生宝宝到底有多“可怕”?这或许是所有准妈妈怀孕初期最担心的话题之一,而答案也只有在亲身经历之后方能知晓。不过,考虑到准妈妈们在孕期情绪容易出现波动,现在不妨跟随我们提前一探究竟吧。  怕:吐个不停  在怀孕早期(孕六周左右),随着准妈妈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增多,胃酸分泌减少以及胃排空时间延长,容易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晨起呕吐等一系列反应,这些反应被统称为妊娠反应。通常来说,这些症状
期刊
布莱恩·塞兹尼克非常喜欢使用一个词:着迷(Obsessed)。比如他说:“我深深着迷于《星球大战》”(他10岁时曾以铅笔精心绘制了利亚公主和达斯·维达,现在挂在他布鲁克林公寓的工作室内);比如他说:“我记得达·芬奇的《岩间圣母》就让我十分着迷。”  布莱恩·塞兹尼克(Brian Selznick):美国著名儿童图画书作家,1966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他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布莱恩毕业于美国艺术家
期刊
4个月的小新天生是个“大胃王”,特别喜欢妈妈的奶,喝起来就没完。  可是,最近小家伙突然没了“食欲”,怎么哄他,都不肯好好吃上一顿奶,这可急坏了爸爸妈妈。宝宝到底是怎么了?    生理性厌奶  通常,宝宝在刚出生的头两个月,吃奶会表现得很专注,体重增加也很快。可到了4个月以后,有一些宝宝开始对吃奶失去了“热情”,总是吃吃停停,吃的量也比原先少。医学上将4~5个月大的宝宝,出现这种暂时性的厌奶情况称
期刊
产后抑郁症与非产后抑郁症是同一类病,此类患者多为性格内向、境遇不佳者,所不同者,是产后血气虚弱,加之神思过用而耗伤气阴。    产后抑郁发生在产后数天内,持续时间短,且基本上不需要药物治疗就可自愈。产后妈妈的抑郁情绪大多表现为烦躁、失眠、焦虑、哭泣、易怒等症状,如不加以防治,会带来身体上更大的伤害。中医采用辨证施膳的方法,可为产后妈妈提供适宜的食物和对症的药膳,作为丈夫,在心理上充分安慰、开导妻子
期刊
为什么很多父母都把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当做是“爱”?而孩子为什么又不敢对此反抗?父母的想法,是否可以翻译成“我爱你,所以我对你有权利?”  前不久看到一期教育类电视节目,节目里有一个主题叫“别对我撒谎”。故事是这样:妈妈经常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进前五名,我就带你去国外玩”“如果你连续扫十次地,我就带你去吃大餐”“如果……我就带你去看电影”之类的话,却很少兑现,即便兑现也大打折扣,比如“去国外玩
期刊
给宝宝买蔬菜?谁不会买啊。那可不一定哦!给宝宝买蔬菜时,您是不是很在意蔬菜的颜色和蔬菜的时令性;很怀疑那些个头大,味道不是太好的蔬菜是不是使用了植物激素。挑来拣去,犹豫不决,到底选择什么菜,对宝宝才是既安全又营养的呢?听营养专家为您支招。    为宝宝挑选蔬菜,其实跟成人没有太大区别。但是由于宝宝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且消化系统和身体抵抗力还处于较弱的状态,蔬菜的营养价值、农药残留和激素很可能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