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长坚守教育追求的思考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uyu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河南省许昌市中小学部分校长在河南中科教育机构的精心安排下,赴湖北武汉、宜昌两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活动。期间,有武汉大学、华中师大教授们的理论讲座,有湖北中小学名校长的经验分享,还到武汉光谷实验中学、吴家山三中、崇仁汉滨小学、十一滨江中学、宜昌市夷陵区实验初中和鄢家河小学等6所学校参观学习。
  华中师大杨炎轩教授的《中小学行政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与创新》有理论阐述,有案例分享,给笔者个人贫乏的教育理论空间注入了一股新鲜活水,让笔者认识到校长角色对学生成长、对教师发展、对学校团队组织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得到不少有益的理论指导。
  此外,让笔者特别感动的是湖北崇仁汉滨小学汪飞校长的报告。汪校长是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名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学研究中心委员,教育部特聘国培专家。他的《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兼谈校长的领导艺术》的报告,有精彩的理论分享,有典型的案例分析,整个报告有高度、有深度、有内涵、有启示,令人叹服。汪校长对教育的理解,对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成长之地——校园的理解,对校长角色的思考,都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尤其是他的教育实践成果,更让人感动,值得学习。
  汪校长的报告,让笔者进一步加深了对“教育是什么”的思考:教育是关乎生命的事业。因为她伴随着生命的成长、她提高着生命的质量、她丰富着生命的意义、她唤醒着生命的良知。笔者认为从个体层面教育至少有三个培养梯度:一是成人、二是成才、三是成精(成为精英)。笔者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能力、懂人文、会沟通、善担当、能创新的人。教育不能短视,不能功利,学校教育不能培养专门会考试的人,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思想上的明朗,更加坚定自身的责任担当,压力成了校长的使命,工作也凸显崇高和伟大。其实,教育工作者从事的教育工作,既是充满优雅与诗意的工作,又是宁静而致远的事业;既是朴素而漫长的过程,又是崇高而神圣的事业。笔者认为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学现代农业,催生结果。教育应该像传统的农业一样,是个慢功夫,需要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需要农夫精心耕耘,精心培土、施肥、浇灌,静等开花结果。慢不得,更急不得,绝不可拔苗助长。
  学校参观活动也有非常令人感动之处:
  首先是武汉吴家山三中,学校作为一个区初中学校,特别重视素质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每年都有几十名学生申请国家专利技术,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目前学校有234项学生发明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通知书,学生多次在国家、省、市创新大赛中获金奖。同时学校文化建设、体验式德育模式、校本课程开发、丰富的校内教改活动等等,都给参观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和有益的启示。
  此外,武汉光谷实验中学的“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四自”教育模式、武汉崇仁汉滨小学的“珠心算”特色、宜昌夷陵区实验初中的“七彩教育”、鄢家河小学的“善文化”教育,都让笔者对教育有了全新的理解。
  通过一周的名家报告、理论分享,通过先进学校实地学习考察,笔者倍感差距,这种差距有思想认识、理论积累方面的差距,也有办学实践,办学成绩方面的。要缩小这种差距,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校长自身的思想观念问题,其次是解决校长的精神状态问题,最后才是学校管理、实践探索的方式方法问题。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思想观念、办学指导思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高度。笔者认为,校长要有定力,要有自己清醒的认识和基本的判断。校长应努力在自己的办学实践中坚守教育的本真,力求避免短视行为、避免功利行为、避免盲目跟风、避免作秀、避免贴标签式教育。校长首先要弄明白校长的使命,弄明白“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了什么、今天如何当校长”这三个重大命题。不同的学校,对国家的教育方针有不同层面的理解,从而在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时也会有不同的表述方式,然而都离不开培养体魄强健,人格完善,知识丰富,能力多元,善于沟通,善于创新,有责任意识,有家国情怀,有科学素养,有人文精神的现代公民,这是基本的落脚点。教育至少要围绕三个目的:教育要为个人的终生幸福奠基;教育要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助力;教育要为民族的未来担当。这才是教育最基本的责任和教育最本真、最朴素的追求。校长只有明确了这样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才会在学校管理中,精心设计、全心投入、用心操作、讲科学、遵规律。把教育当艺术,精益求精,用细心和精心,追求教育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校长只有善于学习,并把所学所思转化为学校发展的理念,学校才会不断攀越新的高度。校长不仅应该是善于学习的人,更应该是一个通过学习,善于判断是非、真假的人;教育不能有假、大、空。校长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校情、学情,选择并确定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到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作者单位: 河南省许昌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水浒中写道,李逵是一个讲义气,忠于梁山事业,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起义农民英雄。作为一个农民英雄,伴随他的淳朴、童心、天真、豪爽,他也有简单、鲁莽、不讲策略和狭隘报复思想等缺点。李逵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完美的文学艺术典范,他勇猛、直率、豪爽的鲜明个性,已经深深地烙在广大读者的心里。  人物塑造的意义  李逵无疑是这一系列莽汉英雄形象最熠熠生辉的那一个。作者施耐庵将他刻画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环境、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区域性、空间性、相关性、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主要特点,即地理这一学科所研究的对象不是孤立片面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这些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一个内在联系完整地有规律的综合体。地理学科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地理的学习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要将书本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初中地理课堂走向社会。 
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是细胞在缺氧等条件下稳定表达的具有转录活性的蛋白通过与多种靶基因调控区的缺氧反应元件(hypoxiaresponseelement,HRE)结
最近,在读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教海漫记》。其中,于永正老师教育学生的几个小故事让笔者难忘。  值得借鉴的教育故事  宽容学生的故事 于永正有一次到一个文学社去上课。刚进教室,就听到一位新来的“愣头青”在后边发表议论:“什么特级教师,原来是个‘四眼’。”于永正听后没有发作,而是忍耐着。当其他学生感到气愤,纷纷指责那位发言不逊的学生时,于永正反而出来“救驾”:“我感谢大家为维护老师的面子而仪义执言。
《亚克西巴郎》是一首新疆柯尔克孜族儿童歌曲。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活泼,2/4拍,“X X X X X”节奏型贯穿全曲,富有浓郁的柯尔克孜民歌风格特点。全曲结构方整,由两个变化重复的乐句组成,旋律连贯流畅,非常的优美。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  教学内容:苏少版第三册第七单元《亚克西巴郎》。①唱——歌曲《亚克西巴郎》;②动——歌表演,配打击乐器;③音乐综合活动。  教材分析:《亚克西巴郎》是一首新疆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