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儿童血尿酸联合年龄、腰围、体质量指数预测代谢综合征的价值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ue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肥胖儿童血尿酸(UA)水平联合年龄、腰围、体质量指数(BMI)在预测代谢综合征(MS)中的价值。

方法

对300例肥胖儿童进行身高、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血脂、血糖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和血清学检查。300例肥胖儿童中男180例,女120例,按UA水平的四分位数将男女儿童各分为4组,比较各组间一般临床特征,分析UA与各临床指标及MS各组的相关关系,比较4组肥胖儿童及其MS各组患病风险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尿酸水平联合年龄、腰围、BMI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

结果

随着年龄、BMI、腰围的升高,UA水平逐渐升高,UA水平与三酰甘油(TG)、糖负荷后(餐后)2 h血糖(2 h PG)关系密切(男童r=0.196、0.174;女童r=0.291、0.179)。在二分类Logistic回归中,调整年龄、BMI及其他危险因素后,UA水平第4分位组男童TG是第1分位的2.71倍(95%CI:0.77~9.58),UA水平第4分位组女童血糖、血压分别是第1分位的8.45倍(95%CI:1.76~40.52)、3.93倍(95%CI:0.66~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童UA水平、年龄、腰围、BMI预测M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2、0.626、0.621、0.6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肥胖儿童UA水平与MS组分关系密切,UA检测的同时联合年龄、腰围、BMI有助于高危人群的识别。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并比较50%滴定能量(TP)的577 nm阈值下微脉冲光凝(SMLP)与25%TP的577 nm SMLP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短期疗效。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单眼急性CSC患者94例(94眼),给予50%的TP-SMLP治疗(50%TP-SMLP组)或者25%的TP-SMLP治疗(
目的比较单眼白内障患者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或单焦点IOL后的双眼视功能。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单眼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根据植入的IOL类型分为2组,各40例(40眼)。观察组植入多焦点IOL,对照组植入单焦点IOL。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指标包括术眼单眼及双眼远(5 m)、中(70 cm)、近(4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睑板腺形态结构及其泪膜稳定性的改变。方法描述性研究。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呼吸内科确诊为OSAHS的患者63例(126眼)作为OSAHS组,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44例(88眼)作为对照组。对全部纳入对象询问个人基本信息及病史,并对眼表疾病指数(OSDI)进行评分后,再进行裂隙灯显微镜、非接触式红外线睑板腺成像仪、泪膜破裂
目的比较噻吗洛尔与卡替洛尔分别联合曲伏前列素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或高眼压症(OHT)患者的降眼压作用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将纳入的162例患者随机分为噻吗洛尔组和卡替洛尔组,噻吗洛尔组患者使用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点眼;卡替洛尔组患者使用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点眼。在患者治疗后第14天、28天进行疗效评价及心血管不良反应、其他药物不良反应评
罕见病是人群中发病率低或发病人数少的一类疾病,遗传性罕见病占罕见病的80%。罕见病的诊断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现全面介绍分子基因组检测方法,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以基因芯片和二代测序为代表的高通量、全基因组的基因组检测技术,比较各检测平台的特点以及如何合理选择基因检测方法诊断罕见病。
期刊
目的对1例46,XY性腺发育异常的患儿进行雄激素受体(AR)基因检测,以提高对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盆腔B超、盆腔磁共振成像(MRI)等。同时进行AR基因突变分析,抽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样本,对患儿、患儿父母AR基因所有外显子进行扩增,然后直接测序。结果患儿7岁2个月,女性外阴,阴蒂2.0 cm×0.
期刊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期及婴儿期杜氏肌营养不良的认识。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4至11月收治的5例杜氏肌营养不良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相关文献复习。结果5例患儿均为男性,发病日龄为1~106 d,其中4例为新生儿期发病。5例患儿均无典型肌萎缩或肌无力表现,3例以肌酸激酶和/或肝酶异常增高为首发症状入院,且以肌酸激酶异常升高为显著,5例患儿肌酸激酶均在8 000 U/L以上(8 687~59
失眠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睡眠问题不仅影响患儿自身的健康、认知和情绪,还会对患儿的父母和整个家庭带来负性影响,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重要。虽然,近年来儿童睡眠医学有了持续的发展,但国内对儿童和青少年失眠的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仍非常有限,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儿童和青少年失眠的诊治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儿童家长的重视,提高儿童和青少年失眠的诊治和研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