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诊治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0198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主要侵犯上、下呼吸道和肾脏。GPA是一种少见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困难,临床上容易误诊。重症患者病死率高,目前多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分诱导缓解治疗和维持缓解治疗两个阶段。现对GPA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GPA的进一步认识,减少误诊和误治。

其他文献
神经损伤作为组织损伤的一种,不可避免地激发神经组织的炎性反应,介导神经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参与慢性疼痛的发生。炎性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Toll样受体4(TLR4)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HMGB1-TLR4通路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明确HMGB1-TLR4通路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一种有效的镇痛方法和药物作用的新靶点。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医院门急诊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门急诊老年(≥65岁)患者处方采集自"医院处方分析合作项目"中参与该项目并定期提交完整处方信息的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成都的79家医院,调查时段为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每个季度各抽取10个工作日的门急诊老年患者所有处方,记录处方基本信息(就诊城市、医院等级、性别、年龄、就诊科室、主要疾病/疾病状态)和
目的评价沙格列汀(5 mg/d)致尿路感染(UTI)和上呼吸道感染(URTI)的风险。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截至2016年6月),收集以单用沙格列汀5 mg/d或联用其他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试验组、以安慰剂代替沙格列汀的患者为对照组、主要结局指标包括UTI和URTI发生率的所有RCT(文种限中文和英文)。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对住院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并使用过替加环素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感染部位、住ICU天数、使用替加环素情况、联合用药情况以及用药前后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TBil、ALT检测结果。根据用药期间FIB检测结果,将患
目的探讨柴芩清宁胶囊与感冒灵胶囊多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将310只SPF级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7组,其中3组为柴芩清宁胶囊的低、中、高剂量亚组(每组50只,雌雄各半),给药剂量分别为1 437.70、2 300.31和3 680.50 mg/kg,分别相当于该药临床等效剂量(ED)的1.63、1.64和1.65倍;3组为感冒灵胶囊的低、中、高剂量亚组(每组50只,雌雄各半)
1例69岁女性患者因急性甲型肝炎导致的胆汁淤积遵医嘱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250 mg,3次/d。1周后,患者出现面部潮红,停用该药后症状好转。3 d后,出于改善患者胆汁淤积症状的考虑,再次给予同剂量熊去氧胆酸胶囊口服,次日患者再次出现面部潮红,伴有面部肿胀及全身红色皮疹。即停用该药。先后给予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甲泼尼龙静脉滴注;盐酸苯海拉明肌内注射;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口服;炉甘石洗剂、丙酸氟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