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运动人才要做好中长跑运动训练与比赛工作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州市体育局每年都会在春秋两季举办郑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旨在鼓励大家走向操场,走进自然,走到阳光下,增强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培养“能文能武”的高水平运动人才。增强学生体质与举办运动会也是搞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两者应该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反过来,每年举办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对带动和激发广大中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也应该起到积极的作用。可是中学生普遍有这样的情况:在开运动会之前,许多学生不愿意报中长跑项目(800米、1 000米、3 000米);无论教师怎么动员,他们在心理上都感到害怕这个项目,并把它视为“骨灰”级项目。从郑州市历年开展的春秋两季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参加800米,1 500米比赛的学生人数来看(寥寥无几),尤其是中职学校的女子组,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我认为原因有两方面:
  1. 由大环境客观现实造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处于腾飞时代,一方面大家的生活水平处于历史高位,人们吃得好(高脂肪高蛋白造成肥胖),住得好(上下楼坐电梯缺乏运动),再加上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怕吃苦受累,所以追求体育运动的欲望不高;另一方面,目前社会就业压力大导致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加大,他们在校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中度过,周日还要上各种辅导班,目的就是将来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为未来就业增加筹码;同时现在又是网络发达时代,就是有些空闲时间他们也会在电脑或手机前度过,从而挤走了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
  2. 中长跑项目本身特性所致
  首先,中长跑项目是一项以速度耐力为主、竞赛功能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在一次比赛中,较好成绩的取得包含着参赛人的情绪、体力、技术、意志、战术等因素。而对于那些运动水平较低、训练强度较差、天资欠缺的中学生来说,在比赛中就有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强烈的生理反应,使他们从机体上感到极不适应。其次,由于中学生训练水平低,参加比赛的机会少、经验少,在比赛前头脑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战术、意志、技术这些概念,以至于在比赛中,不能合理地分配体力,导致“极点”的过早出现和程度的加深,使许多参加中长跑比赛的中学生在中途就被迫退出运动场而到达不了终点。
  中学生时期既是长知识也是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如果不锻炼身体,就不能健康地成长。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虽然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趋势“有所遏制”,但学生体质的部分重要指标在一些学段依然处于持续下降状态,大部分的指标并未持续好转或上升,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少、运动能力差仍是当前学生的普遍现象。造成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众所周知的,因此,自从中央7号文件颁布实施5年来,全国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也使学校体育迎来了新的春天。今年我们河南省更是把九年级中招升学体育考试男生1 000米、女生800米作为唯一的必考项目(选考有若干项)。由此看出,上级对目前中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学校要培养开拓创造智能型人才,体育教学指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学生在参加中长跑比赛中发生了意外情况或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将影响他们今后锻炼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地对待和科学地进行所要参加的中长跑项目,不仅关系到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及终身体育意识,同时还关系到如何开展好学校体育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问题,而不应该是像现在这样“两张皮”,这对于每个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感到有必要在这里粗浅地谈一谈对于“如何帮助中学生参加好中长跑比赛这个问题”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赛前应做好学生训练工作及思想动员工作
  因为赛前准备工作做得好不好,将直接反映到比赛中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做好赛前准备工作对发挥比赛能力和运动会的顺利进行关系极大。
  (1)赛前的训练工作。赛前的训练工作主要是指体育教师在比赛前两个月内,在以往正常的锻炼水平上,合理地适当增加一些运动量和训练次数,对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耐力素质,掌握和提高技术,以适应即将来临的运动会比赛项目具有直接意义。前面我已提到中长跑是一项以速度耐力为主的运动项目,但对于训练水平较低的中学生如何安排好赛前训练计划,这是体育教师必须慎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学生一般都在13岁~18岁这个年龄,从生理角度来讲: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安静时,氧化过程比成人旺盛,消耗氧量多,但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量却相对比成人少,心肺机能较弱,无氧代谢供应能力较差,负氧债能力较小。所以在进行长时间紧张运动(也就是速度耐力性练习)时,身体能力受到代谢机能的限制而不能持久。因此,让在具体安排运动量问题上一定要适量,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如过小则达不到增强体质的预期效果,如过大会引起过度疲劳,也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因而在耐力训练上应以有间歇的中等强度练习为主,刚开始时运动量小些,以后随着体质的增强逐渐加大,循序渐进。
  如第一个月:
  前两周:中等强度800米,1次;左右脚交替跳20米,2次。
  后两周:中等强度1 000米,1次;全速跑100米,5次;双脚原地向上跳30次,2组。
  第二个月:
  第一周:中等强度1 500米,1次;蛙跳15米,2次。
  第二周:中等强度1 500米,1次;全速跑100米,3次;蛙跳15米,2次。
  第三周:中等强度1 800米,1次;全速跑100米,4次;双脚原地向上纵跳30次,2组;手握小哑铃原地前后摆臂8×8拍呼,3次。
  第四周:每天交替进行800米和1500米跑(80%力量);全速跑100米,6次;后蹬跑30米,3次;手握小哑铃原地前后摆臂8×8拍呼,3次。
  训练时间: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练习,上午和下午练习的内容和强度相同,做每组练习时以不感到疲劳为主,方式是以有间歇的中等强度练习为主,严格注意负荷与休息的合理安排。
其他文献
新时期之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将面临El益复杂的环境与挑战。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是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与保障,和企
博山菜作为中国鲁菜四大构成派系之一,历史悠久,传承有序,有着自身鲜明的地域饮食文化特色。博山菜的发展主要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自身因素,其中外部因素主要是博山丰富的
摘 要:中高职衔接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改革中高职衔接现有模式,探索内涵式发展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高职衔接,才能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模式;原因;对策;人才  国务院做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部署,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