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1
A校长工作很认真,每件事都亲历亲为。每天清晨,他都是第一个来到学校,在校园里巡视一周,查看一下校园的卫生情况;上班时间快到时,他总会站在校门口,看看有没有迟到现象;每次课间,他总是在教学区巡视,发现学生有危险游戏的现象就立即制止;每次教研组活动,他总会亲自到每个教研组转转,记录教研组活动情况;每天下午,他总会到操场去一下,监督有没有体育课“放羊”现象……但是,A校长在学校时,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的情况都很好,各个部门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可一旦他有事离开了学校(如开会或外出学习等),校园里就乱套了……
案例2
B校长与A校长相比就“懒”得多了,不仅不像A校长那样任何事情都亲历亲为,而且有点“撒手不管”的意思,但对学校情况却了如指掌,学校管理工作也做得非常出色。笔者仔细了解了其中的原因,原来B校长针对学校的实际与现状,在宏观上整体规划、微观上精细操作的实施过程中,实行权力分解、责任分明,充分发挥学校每一位领导班子成员的职能效应和每一位教职工的主体优势,相信每一位中层以及教师,能不管的事情就坚决不插手,如教学工作交给教务处,后勤工作交给总务处,不但放权,而且放心,从而实施规范管理、科学管理,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质量和效果俱佳。但是,B校长有一件事每个星期必做:每个星期五的常规小结,他要听取每个部门及相关负责人的汇报,成功的、不足的无一遗漏,并给予表扬鼓励,同时说出自己的指导意见……
分析
无庸质疑,在学校管理中,校长扮演着重要角色,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这句话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看着A校长大小事务都亲历亲为的疲惫身影,笔者心里除了敬意,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而看着B校长对学校“撒手不管”的潇洒,笔者忍不住在心底羡慕不已!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七章中这样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善于办事的人,不留下痕迹;善于言谈的人,没有漏洞让人指责;善于算计的人,不必动用筹码等工具;善于关闭的人,不使用门闩就让人无法打开大门;善于捆绑的人,不用绳索就能牢不可解。真正的管理亦是如此。真正善于管理的校长,其管理的行为也是没有痕迹的,但其管理的效果却能够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笔者不禁想起了曾经阅读过的“在不在,都一样”这则故事来:卡先生听到有人称赞一位在职多年的领导,说他是不可缺少的领导,卡先生生气地问道:“为什么他不可缺少呢?”称赞他的人回答说:“没有他,机构就不能运转了。”卡先生说:“如果没有他,机构真的不能运转的话,怎么还能说他是一位好领导呢?这些年他完全有时间把机构管理得没有他照样能够运转,他究竟在干什么?如果他凑巧有事,或身体不适,或外出考察,机构瞬间就成了‘一盘散沙’,恕我直言,他又怎么可能是一个好领导呢?”
卡先生说得多好哇!是呀,真正的管理就应当是:在与不在都应一个样!我们的学校管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校长不在,学校就乱了套,那么,这样的校长虽然很辛苦(如同苦心持家的母亲,事无巨细,样样劳心,又像辛勤劳苦的保姆,点点滴滴,事事要干),但是即使他忙碌得身心疲惫,对学校管理工作也无多益处,也只能是一个平庸的校长。再者,一个校长事必躬亲、疲于奔命的话,又怎么能统领全局、高瞻远瞩、优化发展呢?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校长在日常的学校管理过程中应该“利用时间把学校管理得没有他也照样能够运转”。笔者认为,要尽量为教师提供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为教师创造用武之地,从而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积极性,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这样一来,就能充分调动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全体教师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去,让他们在自己不在学校时也能泰然面对;与此同时,校长也应该充分放权给中层干部,合理分工,协调安排,自己做个“军师”即可,指导中层干部如何开展工作,培养他们的“战斗力”,从而使自己不在学校时,学校管理工作照样井然有序,从而推动学校管理工作不断步入新的台阶。
A校长工作很认真,每件事都亲历亲为。每天清晨,他都是第一个来到学校,在校园里巡视一周,查看一下校园的卫生情况;上班时间快到时,他总会站在校门口,看看有没有迟到现象;每次课间,他总是在教学区巡视,发现学生有危险游戏的现象就立即制止;每次教研组活动,他总会亲自到每个教研组转转,记录教研组活动情况;每天下午,他总会到操场去一下,监督有没有体育课“放羊”现象……但是,A校长在学校时,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的情况都很好,各个部门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可一旦他有事离开了学校(如开会或外出学习等),校园里就乱套了……
案例2
B校长与A校长相比就“懒”得多了,不仅不像A校长那样任何事情都亲历亲为,而且有点“撒手不管”的意思,但对学校情况却了如指掌,学校管理工作也做得非常出色。笔者仔细了解了其中的原因,原来B校长针对学校的实际与现状,在宏观上整体规划、微观上精细操作的实施过程中,实行权力分解、责任分明,充分发挥学校每一位领导班子成员的职能效应和每一位教职工的主体优势,相信每一位中层以及教师,能不管的事情就坚决不插手,如教学工作交给教务处,后勤工作交给总务处,不但放权,而且放心,从而实施规范管理、科学管理,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质量和效果俱佳。但是,B校长有一件事每个星期必做:每个星期五的常规小结,他要听取每个部门及相关负责人的汇报,成功的、不足的无一遗漏,并给予表扬鼓励,同时说出自己的指导意见……
分析
无庸质疑,在学校管理中,校长扮演着重要角色,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这句话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看着A校长大小事务都亲历亲为的疲惫身影,笔者心里除了敬意,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而看着B校长对学校“撒手不管”的潇洒,笔者忍不住在心底羡慕不已!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七章中这样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善于办事的人,不留下痕迹;善于言谈的人,没有漏洞让人指责;善于算计的人,不必动用筹码等工具;善于关闭的人,不使用门闩就让人无法打开大门;善于捆绑的人,不用绳索就能牢不可解。真正的管理亦是如此。真正善于管理的校长,其管理的行为也是没有痕迹的,但其管理的效果却能够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笔者不禁想起了曾经阅读过的“在不在,都一样”这则故事来:卡先生听到有人称赞一位在职多年的领导,说他是不可缺少的领导,卡先生生气地问道:“为什么他不可缺少呢?”称赞他的人回答说:“没有他,机构就不能运转了。”卡先生说:“如果没有他,机构真的不能运转的话,怎么还能说他是一位好领导呢?这些年他完全有时间把机构管理得没有他照样能够运转,他究竟在干什么?如果他凑巧有事,或身体不适,或外出考察,机构瞬间就成了‘一盘散沙’,恕我直言,他又怎么可能是一个好领导呢?”
卡先生说得多好哇!是呀,真正的管理就应当是:在与不在都应一个样!我们的学校管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校长不在,学校就乱了套,那么,这样的校长虽然很辛苦(如同苦心持家的母亲,事无巨细,样样劳心,又像辛勤劳苦的保姆,点点滴滴,事事要干),但是即使他忙碌得身心疲惫,对学校管理工作也无多益处,也只能是一个平庸的校长。再者,一个校长事必躬亲、疲于奔命的话,又怎么能统领全局、高瞻远瞩、优化发展呢?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校长在日常的学校管理过程中应该“利用时间把学校管理得没有他也照样能够运转”。笔者认为,要尽量为教师提供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为教师创造用武之地,从而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积极性,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这样一来,就能充分调动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全体教师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去,让他们在自己不在学校时也能泰然面对;与此同时,校长也应该充分放权给中层干部,合理分工,协调安排,自己做个“军师”即可,指导中层干部如何开展工作,培养他们的“战斗力”,从而使自己不在学校时,学校管理工作照样井然有序,从而推动学校管理工作不断步入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