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密码,最早用于战争,作为自己一方的通讯符号,敌人看不懂,连送信的交通员也不知道是什么内容,只有手头有密码本的人,知道约定的“密钥”,才能解读密码。这是一种保密性很强的联络通讯手段。
可是,你知道吗?我们身上藏着许多“密码”,这些“密码”都是独一无二的,破译它们就可以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密码”主人,对打击犯罪、保护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有很大帮助。
滴血认亲,是中国古代用过的一种辨别血缘关系的方法。周星驰的电影《九品芝麻官》中一段“滴血验亲”戏,让人记忆深刻,芝麻官通过婴儿和凶手的两滴血,在水碗里溶合在一起的情形,判定凶手就是婴儿的父亲,从而智破灭门惨案。
虽说这是虚构的情节,不过,早在我国的三国时期,“滴血认亲”的方法就已出现。被西方人称为“法医学之父”的中国南宋提刑官宋慈,在他的著作《洗冤集录》中也有记载。但是,这种血缘关系的认定办法被现代医学证明是不科学的,是错误的。因为,A型血和B型血能够相溶,却没有血缘关系。而且,鸡血也可以与人血溶合,人和鸡攀上“亲戚”,岂不乱套了!
那么,怎样来检验血缘关系呢?1953年,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和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发现了人类遗传基因的“密码”——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到了1984年,英国生物学家杰夫里斯和他的同事们,又找到了DNA中存在的足以区分生物个体的微小结构。从此,DNA技术不但可以非常准确地鉴定出人类的亲子关系,还能隔代验出祖孙血缘。同时也可以检验出动物的血缘关系。
我们知道,品质优良的纯种牛,价格是很贵的。新西兰一个种牛场有一头小牛,但不知“父亲”是谁?主人说它是纯种,买家却要“身份证”,以此来“验明正身”。幸亏场主还保留着已经去世的小牛“爸爸”的牛头(图1),在上面采集些纯种老牛的DNA样本,给小牛犊子来了次“亲子鉴定”,确认了它的纯种血统。小家伙顿时身价倍增,卖了个大价钱。
DNA技术不仅可以作血缘关系鉴定,还因为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而被作为一种死者识别方法。现在DNA技术不仅能为刑事案件侦破提供有力的证据,还能给火灾、空难等事故中那些面目全非的遗体,找到确切的身份。几年前的印度洋海啸后,就是用了DNA鉴定技术,才将很多无名尸体辨别清楚,让他们“身名相符”。
其实,人类早就想找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寻找到每个人的“密码”。“滴血认亲”是一种尝试,中国古代的签字画押(签名按手印),也是早期的辨认“密码”的方式。
1684年,现代指纹对比技术的奠基人纽黑米哈·格鲁,发现了人类指纹分布的特征,从而,开始了指纹识别的实际运用。科学家收集大量资料研究得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只有在640亿人口中才可能出现一对。所以,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身份“密码”,因此,现在“按手印”识别身份被广泛使用。参观纽约自由女神像的游客,要凭自己的指纹,才能租到一只储物柜。连手机也用上了指纹识别(图2),这种手机只认指纹不认人,不是机主的指纹,怎么都开不了机。即使捡到了手机,
“密码”不对也无法使用,等于废物一个。
那么,指纹“密码”是否万无一失了呢?非也。指纹可以通过皮肤移植,或用冷胶“克隆”指纹等方法造假,所以,指纹是能被“窃取”的“密码”。科学家又想到了用声音“密码”来鉴别身份的高招。
2003年5月,当时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可美国士兵还没捉到他们的“终极目标”一~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他会不会在轰炸中已经死了?7月,一份萨达姆的讲话录音被电台播出。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声音识别专家,通过“声纹”(声音指纹)比较,确定录音带上的声音,有萨达姆特有的“密码”,他还活着!果然,没过多久,藏在地洞里的“老萨”被揪了出来。
声音识别技术还被应用到了保险箱上(图3)。把主人的声音事先存进保险箱的声音辨别系统中,开保险箱时,如果“声不对人”,就是有密码、有钥匙也是“白搭”,休想动它一根毫毛,因为“话不投机”嘛!
话得说回来,有时由于生病或劳累过度等原因,声音也会“变调”,声音“密码”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科学家们又对“心灵的窗户”——眼睛,产生了浓厚兴趣。研究发现,每个人的眼睛虹膜都有所不同(图4)。这个环状薄膜,图案千姿百态,颜色丰富多彩,绝无雷同,即使双胞胎、三胞胎的虹膜也样子各异。因此,把它作为身份“密码”非常合适。
如今,国外的一些机场、机要部门等地方,已经装备了这种虹膜识别系统,为的是防止恐怖分子混入,提高安全性。请看图5,一名男子正通过虹膜识别仪来辨别“真伪”哩!
还有种人体“密码”,刚刚才被发掘出来,它是通过“看手相”来辨认身份的。可别搞错了,这不是看手相算命的迷信把戏,而是用手掌里的静脉血管的分布来进行身份识别的。专家发现,每个人手掌内的静脉血管千奇百怪,各不相同(图6),并且先天造就,一生不变。所以,将它作为生物识别“密码”,用来辨别身份,非常可靠和可行。而且,血管难以假冒伪造,因此,安全性非常高。
于是,日本的富士通公司,开发出了会看“手相”的识别仪器,装住了银行自动取款机上(图7)。只要2秒钟,仪器便能辨识提款人手掌内的静脉血管分布图,是否和卡主的一致。要是冒领,知道银行卡密码也没用,别想取出钱来。因为,静脉血管现在可是难以“复制”的!
人类对于自己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人体内的识别“密码”还在被不断地破译中,通过脸形辨别,甚至用脑电波来区别人与人的不同,生物识别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只要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柏信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发现人身体上更多的识别“密码”。
可是,你知道吗?我们身上藏着许多“密码”,这些“密码”都是独一无二的,破译它们就可以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密码”主人,对打击犯罪、保护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有很大帮助。
滴血认亲,是中国古代用过的一种辨别血缘关系的方法。周星驰的电影《九品芝麻官》中一段“滴血验亲”戏,让人记忆深刻,芝麻官通过婴儿和凶手的两滴血,在水碗里溶合在一起的情形,判定凶手就是婴儿的父亲,从而智破灭门惨案。
虽说这是虚构的情节,不过,早在我国的三国时期,“滴血认亲”的方法就已出现。被西方人称为“法医学之父”的中国南宋提刑官宋慈,在他的著作《洗冤集录》中也有记载。但是,这种血缘关系的认定办法被现代医学证明是不科学的,是错误的。因为,A型血和B型血能够相溶,却没有血缘关系。而且,鸡血也可以与人血溶合,人和鸡攀上“亲戚”,岂不乱套了!
那么,怎样来检验血缘关系呢?1953年,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和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发现了人类遗传基因的“密码”——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到了1984年,英国生物学家杰夫里斯和他的同事们,又找到了DNA中存在的足以区分生物个体的微小结构。从此,DNA技术不但可以非常准确地鉴定出人类的亲子关系,还能隔代验出祖孙血缘。同时也可以检验出动物的血缘关系。
我们知道,品质优良的纯种牛,价格是很贵的。新西兰一个种牛场有一头小牛,但不知“父亲”是谁?主人说它是纯种,买家却要“身份证”,以此来“验明正身”。幸亏场主还保留着已经去世的小牛“爸爸”的牛头(图1),在上面采集些纯种老牛的DNA样本,给小牛犊子来了次“亲子鉴定”,确认了它的纯种血统。小家伙顿时身价倍增,卖了个大价钱。
DNA技术不仅可以作血缘关系鉴定,还因为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而被作为一种死者识别方法。现在DNA技术不仅能为刑事案件侦破提供有力的证据,还能给火灾、空难等事故中那些面目全非的遗体,找到确切的身份。几年前的印度洋海啸后,就是用了DNA鉴定技术,才将很多无名尸体辨别清楚,让他们“身名相符”。
其实,人类早就想找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寻找到每个人的“密码”。“滴血认亲”是一种尝试,中国古代的签字画押(签名按手印),也是早期的辨认“密码”的方式。
1684年,现代指纹对比技术的奠基人纽黑米哈·格鲁,发现了人类指纹分布的特征,从而,开始了指纹识别的实际运用。科学家收集大量资料研究得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只有在640亿人口中才可能出现一对。所以,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身份“密码”,因此,现在“按手印”识别身份被广泛使用。参观纽约自由女神像的游客,要凭自己的指纹,才能租到一只储物柜。连手机也用上了指纹识别(图2),这种手机只认指纹不认人,不是机主的指纹,怎么都开不了机。即使捡到了手机,
“密码”不对也无法使用,等于废物一个。
那么,指纹“密码”是否万无一失了呢?非也。指纹可以通过皮肤移植,或用冷胶“克隆”指纹等方法造假,所以,指纹是能被“窃取”的“密码”。科学家又想到了用声音“密码”来鉴别身份的高招。
2003年5月,当时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可美国士兵还没捉到他们的“终极目标”一~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他会不会在轰炸中已经死了?7月,一份萨达姆的讲话录音被电台播出。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声音识别专家,通过“声纹”(声音指纹)比较,确定录音带上的声音,有萨达姆特有的“密码”,他还活着!果然,没过多久,藏在地洞里的“老萨”被揪了出来。
声音识别技术还被应用到了保险箱上(图3)。把主人的声音事先存进保险箱的声音辨别系统中,开保险箱时,如果“声不对人”,就是有密码、有钥匙也是“白搭”,休想动它一根毫毛,因为“话不投机”嘛!
话得说回来,有时由于生病或劳累过度等原因,声音也会“变调”,声音“密码”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科学家们又对“心灵的窗户”——眼睛,产生了浓厚兴趣。研究发现,每个人的眼睛虹膜都有所不同(图4)。这个环状薄膜,图案千姿百态,颜色丰富多彩,绝无雷同,即使双胞胎、三胞胎的虹膜也样子各异。因此,把它作为身份“密码”非常合适。
如今,国外的一些机场、机要部门等地方,已经装备了这种虹膜识别系统,为的是防止恐怖分子混入,提高安全性。请看图5,一名男子正通过虹膜识别仪来辨别“真伪”哩!
还有种人体“密码”,刚刚才被发掘出来,它是通过“看手相”来辨认身份的。可别搞错了,这不是看手相算命的迷信把戏,而是用手掌里的静脉血管的分布来进行身份识别的。专家发现,每个人手掌内的静脉血管千奇百怪,各不相同(图6),并且先天造就,一生不变。所以,将它作为生物识别“密码”,用来辨别身份,非常可靠和可行。而且,血管难以假冒伪造,因此,安全性非常高。
于是,日本的富士通公司,开发出了会看“手相”的识别仪器,装住了银行自动取款机上(图7)。只要2秒钟,仪器便能辨识提款人手掌内的静脉血管分布图,是否和卡主的一致。要是冒领,知道银行卡密码也没用,别想取出钱来。因为,静脉血管现在可是难以“复制”的!
人类对于自己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人体内的识别“密码”还在被不断地破译中,通过脸形辨别,甚至用脑电波来区别人与人的不同,生物识别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只要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柏信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发现人身体上更多的识别“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