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黑马”诞生记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p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小学高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从田径的跑、跳、投到球类、武术、器械体操类等项目各具特点。但即使这样,仍有好多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出对这个没兴趣、学那个真没劲的懒散样子,这不免让体育教师倍感头疼。
  去年笔者任教六年級1至4班的体育课,通过2个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课后与学生的沟通中笔者逐渐了解到一些现象:每个班的班风、兴趣、凝聚力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就拿球类来说吧,六(2)班学生都很喜欢篮球,对足球则没什么兴趣;而六(4)班学生则都喜欢足球,对篮球丝毫“不来电”。具体表现为学生课堂上遇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时,就特积极、特兴奋,都能够主动学习并较好地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课堂气氛也是积极、和谐的。然而,一旦遇到他们不喜欢的体育项目时,学生表现出的则是抵触、抗拒,甚至怨声载道,形成了“学生无趣、教师窝火”的恶性循环。这给笔者的体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有时连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都成了难题。
  “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在笔者这个有着31年教龄的老教师迷茫、困惑之际,一切难题都因为学校开展的足球篮球班级联赛迎刃而解了。
  二、案例描述
  按照学校整体工作安排,11月份为我校的小型比赛月。五、六年级为足球、篮球班级联赛,考虑到时间、场地、裁判等综合因素,赛制是:足球比赛为各班男女生单独组队参赛;篮球比赛为各班男女生混合计分比赛,即男生五人制比赛得分加上女生每班十人(每人两次机会)定点投篮得分之和的总分决定比赛的胜负。
  六(4)班班主任是一名优秀且负责的好教师,接到比赛通知后,她便在班上做赛前动员和挑选参赛队员,因为每个学期仅有一次足、篮球比赛机会,她自然要抓住时机提升一下学生的精气神和班级凝聚力。
  但出乎意料的是,全班报名参加足球比赛的学生非常多,而篮球只有男、女各2名学生报了名。
  根据规则要求,男子篮球比赛至少需要10名队员,女生定点投篮比赛也还差8个人,而报名足球的人数却又过多而不好选择。
  班主任苦口婆心做学生的工作,学生就是“不买账”,有的学生还说“咱们班就足球好,篮球咱们就放弃吧!这也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无奈中她向我发出了“求救信号”,让我做一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因为她知道我是个全校出了名的“热心肠”,这个忙我肯定是会帮的。
  受人之托,倍感肩上“压力山大”,我深知这个任务难度确实有点儿大。
  硬着头皮我施展了第一招——找体育委员,问他这种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
  体育委员也是一个直来直去的爽快人,挠着头皮来跟我说:“老师,您说,别的班都有一两个、两三个学校篮球队的,而咱们班呢,别说篮球队了,就连一个田径队哪怕跆拳道队的都没有,就说有点儿身高优势吧,但他们跑不快、跳不高,您看我们拿什么跟人家打?上场也是被人家虐呀,我们可不想成为别人的靶子和笑谈。”
  哦,原来如此,学生们并不是不想为班集体出战作贡献,而是想赢怕输的思想在作怪,所以集体拒绝参加篮球比赛。
  体育委员走后,我坐在办公桌前大脑“短路”了许久,陡然间心生一计。
  第二天下午正好是六(4)班的体育课,在下课前10分钟我把学生集结在一起。简短地分析了一下各班的篮球实力,明确指出了六(4)班与其他班级的差距所在。
  学生听了,纷纷议论,“老师您说得真对”“我们班没戏”。我说:“不尽然,如果你们按照老师说的做,是有机会的。”
  学生们半信半疑地听我说战术,“我的战术其实很简单,那便是充分利用规则,因为是男女生混合组队,成绩相加算总分定胜负,虽说咱们班男生跟其他班男生存在实力差距,但是女生则各班实力相当、难分伯仲,那么我们怎么就一定没有机会呢?”我说完对着学生们诡秘地一笑。
  聪明的学习委员立刻反应了过来:“老师,您的意思是让我们组女生好好练习投篮技术,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男生团结起来一起打败对手吗?”
  我立刻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并说“够聪明!”女学生们一下子沸腾了,她们这回当上主力了。
  男生也似乎认可了我的战术,但仍在犹豫着:“老师,我们班男生实力实在太差劲了,您说的这个方法能行吗?”
  我说:“这一定行,咱们班进攻能力、投篮准确度是差了些,但是咱们班也有优势呀,那就是身高和臂长呀,这就是做好防守的最大优势啊,这样即使我们自己投不进去球,得不了分,我们把手臂充分张开,拦住对手,让他们也投不进去。这样,我们组的女同学就有机会了”。
  男生们茅塞顿开:“老师!老师!我看行!”“老师!老师!我报名!”
  此时我则竖起了食指放在嘴边说:“嘘……保密!要想获得胜利,全班要拧成一股绳,谁要把战术透漏出去咱可就前功尽弃了”。
  我对着学生们紧紧握了一下拳头:“加油!”然而学生们都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回馈了我两个动作,第一个是竖食指在嘴边,第二个是握拳!
  随后的4周里我经常看到六(4)班的女生们在学校篮球场练定点投篮,甚至周末在镇篮球场上也看到过她们练习的身影。男生们在短短的4周赛前准备期不光了解了“走步”“二次”“跳起”等篮球规则专业术语,就连“回线”居然都知道。除了了解规则,他们的运球、传球、投篮也有了进步。
  为期一周的篮球比赛落下了帷幕,六(4)班学生在既定战术的实施过程中屡屡获得比赛胜利,其中女生的得分超过了对手很多,让其他班的男生捶胸顿足。比赛场面十分壮观,场上队员各司其职、全力以赴,每每拼到“打光最后一颗子弹”,场下助威声震耳欲聋。
  就这样,六年级的篮球比赛诞生了一匹最强悍的“黑马”——六(4)班!他们由不被任何班级看得起的“鱼腩”球队,最终获得了年级比赛的亚军(之所以没有取得冠军,是因为他们的战术后来变成了公开的秘密)。
  获得亚军的那一刻,学生们都落泪了,并对着我大声喊:“老师!我们爱上篮球了!”
  三、案例反思
  1.因势利导,主动引领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具有灵活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关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练习的积极性。通过综合分析,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们可以清晰地摆正自己班级的实力差距,共同寻找解决实际困难的良策,不浮不躁、不卑不亢,既不因整体实力差而自甘落后,也不因找到克敌方法而沾沾自喜,而是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沟通、交流而达成共识并为之努力奋斗。此时结果已不重要,整个过程对于处在十一二岁的青少年来讲更重要。
  2.成功体验,培养性格
  体育课程目标不仅是教会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为重要。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全身心地投入,梦想最终得以实现。
  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心路历程,这不仅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他们今后面对困难与挑战时更会是一个良好的心理铺垫,那便是“一切皆有可能”,这将是学生们一生的财富。
  3.情感引领,凝心聚力
  一件事情要想做成需要许多前提条件,一个班集体要想完成一个目标、一个梦想,更是需要凝心聚力,这对于六(4)班的学生今后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会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会让他们因为曾经的团体而自豪,成绩的取得会让他们因为曾经的付出而骄傲,又有谁能够猜想他们中的一员会不会成为将来某个优秀团队的领袖呢?
  “黑马”便是这样诞生的……
其他文献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布心中学广泛开展“四点半社团”特色体育活动,通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具有一定体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践行“大德育、大智育、大体育”的发展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让每一名学生毕业时都能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几年来,学校重点抓“四点半体育社团”活动的落实与开展,着力营造“人人有项目、班班有社团、各年级有比赛”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每天下午第8节课,学校在不同年级分别开设I C
2018年本刊各位联络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還利用业余时间,为“一线话题”栏目组做了大量的校对、调研、宣传、献计献策、推荐优质稿源、参与“案例”评析等工作,无私地为全国的体育教师们奉献时间、精力和智慧,为栏目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根据“一线话题”栏目组内部的“绩效”统计评选,北京贾利军等28名老师表现突出,被评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优秀联络员”(名单详见“光荣榜”)。“优秀联络员”证书将于本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配强体育教师;优化体育教师岗位结构,畅通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提升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笔者结合基层近20年的教学实践及十年的研训员(原教研员)经历,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基础、专业实践两个维度,分享盐都区教研工作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探索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一、提升专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应该是学校建设永恒的主题。2016年,连云港市积极响应江苏省教育厅在全省开展乡村教育振兴的号召,成立了“乡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育站”(以下简称“培育站”),旨在发现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对策。  一、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乡村学校相比城区学校而言,在地理位置、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教研氛围
投掷类项目属于田径项目田赛类中的一大类项目,其中包括铅球、铁饼、标枪、链球等项目。投掷类项目以力量、速度、爆发力为基础,技术为主导,追求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柔韧、协调等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  一、科学合理补充肌酸,提高肌肉爆发力  肌酸是体内天然存在的有机物,通过结合高能磷酸键,与ATP构成人体重要的能源系统——磷酸原系统(ATP-CP),为短时间爆发力的运动项目(
一、全场2VS2  训练目的:1.进攻时,扩大视野,把握瞬间战机,在高速攻防转换中提高进攻成功率。利用防守队员启动踩底线后返回的时间差,为进攻队员创造“以多打少”的机会,培养学生在对抗练习中把握机会的能力。2.以专项练习为抓手,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如速度、灵敏等),提升学生的防守移动能力。3.以进攻引导防守,提升防守能力,培养大局观,此练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以少防多”的防守能力,帮助学生在实
编者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走过的70年发展历程,我国学校体育从政策法规到教育教学,从教材建设到师资培养,从学生比赛到阳光体育运动,等等,各个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全面梳理回顾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积累的经验、取得的成绩等,将为新时期学校体育更好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的“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和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和健康中国行动的战略部署,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教育学会、德阳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和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德阳市教育局承办,德阳外国语学校协办的第八届全国
一、案例背景  在2017年高一新生军训即将结束的前一天,学校突然通知我在军训之后给学生教授2天广播操。广播体操是学校大课间的主要项目,多年来学校一直做第一套广播体操,学校是一所农村完全中学,由于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大多数新生之前学习的都不是第一套广播体操,所以每学年开学的前几周高一年级的课间操做得都比较混乱,以至于学生尴尬、班主任抱怨、体育教师难堪、校长不满。为确保开学后课间操的整齐统一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道路的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间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谋划了到2035年中国教育事业现代化所要实现目标的途径和将要采取的措施,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系统的总结和明确的规划。其中,对学校体育做出了整体的规划。在此,笔者与大家一起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体育所作的全新定位和提出的明确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