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制度、市场战略等诸多方面创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所共有的价值体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的看法及其对环境的反应模式。企业文化在下一个10年中将成为企業兴衰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企业文化还能保证企业一般员工积极性和知识系统的充分发挥。美国学者弗兰西斯说:“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能用钱买到劳动,但你不能用钱买到热情,你不能用钱买到主动,你不能用钱买到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企业文化而争取到。”企业文化不仅强化了传统管理的一些功能,而且还具有许多传统管理不能替代的功能。如导向、激励、规范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的发挥,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提升员工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文化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的员工文化,从激励、凝聚、培养、塑造等多角度改变员工行为,使其为企业用情、用心、用智、用神。创新是推动企业进步和发展的原动力,不论是原创还是持续改进,都是创新,企业文化能够使员工在自主创新的舞台上做到引导、激励、培养、启发、教育、宽容的作用,使员工有多大能力搭建多大的舞台。
1、企业文化的推动力和激励行为
企业文化应当立足企业本身的发展变化,而企业本身运做的发展变化又必然要求在企业文化得到反映。企业在发展中,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制度、市场战略等诸多方面创新。其中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只有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才能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近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适时新的市场领域,大庆油田提出的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其实就是一个围绕创新二字而持续发展的目标,可见自主创新是推动企业进步的动力,它需要技术的支撑,创新的支持。如果没有创新,企业就没有朝气、没有方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有作为。企业文化就是为创新搭建一个凝心聚力的舞台,在人心目中营造一种软环境,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与环境。在企业文化营造的环境下,它给予员工的是持续创新的能力,在员工中激发与聚集起一种精神与智慧,从而实现经济与科技创新。
企业文化是没有管理的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经济学家、企业超速成长理论创始人东方赢曾举例说:儿子偶尔与母亲吵架了,但儿子回头一想,觉得自己对不起母亲,寝食难安。第二天,儿子买来母亲最喜欢吃的东西,还买了件小礼物,一起送给母亲,并就吵架的事向母亲连连道歉。看到母亲露出开心的笑容,儿子心里舒服多了,觉也睡得香了。东方赢问,这是为什么?因为儿子“良心发现了”,这个“良心”,就是尊敬父母的传统文化。真正的企业文化也是如此,应变成员工自觉遵守的“良心”,并促成员工从内心觉悟、自发追求到自觉修炼的自我改变。正所谓,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规范人,文化管人管灵魂。企业文化的力量就是不断激励、激活员工的精神、心智,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员工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出谋划策,任劳任怨,这样的企业才会长盛不衰。【1】
2、营造学习氛围,鼓励员工自主创新
学习—创新—提升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过程环环相扣,只有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机制,才能把学习转化为智力、转化为思维能力和工作技能,最终转化为“业绩”。这就是要求把学习同创新结合起来,把学习、创新同提升综合竞争力结合起来。学以强智、学以立德、学以致用,要把学习力转化为创新力,把创新力转化为经济力。
首先企业必须为员工营造一种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的创新意识。企业员工不能囿于原有的思维模式,循规蹈矩、一成不变,而是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不断的学习和交流,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他人学,学习他人好的经验和方法,交流他人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不断开拓、进取、求实、创新。
其次是企业要引导员工创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发展的企业就要为员工提供创新的方向、创新的目的、创新的舞台。企业文化的作用就在于能够保证企业一般员工积极性和知识系统的充分发挥。
再次企业要鼓励创新。创新有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烦恼,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几十次、上百次的失败,创新是一个艰苦的历程,意味着付出、冒险、甚至失败,作为企业就能够允许失败、宽容失败,应该有虚怀若谷的精神。同时对创新能力突出的员工要给荣誉、给地位、给奖励,从而鼓励更多的员工投身创新事业中来。
3、培育“三支”人才队伍,提高员工创新能力
企业是员工的企业、员工是企业的员工。发展的企业就要有发展的员工队伍做后盾,人人都是人才,每个人不论能力如何,都可以为企业做他力所能及的事。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已成为“第一要务”。作为油田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从培育管理型、技术型、操作型三支人才队伍出发,制定不同培训计划,跟踪培养,在企业中形成尊重人才、理解人才、关心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
企业培训是创造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企业文化培训机制,就不可能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而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可能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对管理型人才,通过管理培训,更新观念,达到重视并亲自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制定企业发展的方向,起到“火车头”的示范作用。对技术型人才,依据他们爱学习、善于钻研的特长,采取交任务、压担子,让骨干技术人才带徒弟的方法,使其在岗位上创造性的发挥自身的作用,打造出一批技术上过得硬,专业上叫得响,员工中有口碑的中坚力量。对操作性人才,积极鼓励他们自学成才,岗位成才,倡导他们通过继续教育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水平,或者通过加强团队学习,大力开展QC小组活动。QC小组活动能够体现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精神,调动全员参与施工质量管理、质量改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年举办员工技术大赛,搭建技术交流的平台,树立自我超越意识。以创新的培训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为百年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所共有的价值体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的看法及其对环境的反应模式。企业文化在下一个10年中将成为企業兴衰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企业文化还能保证企业一般员工积极性和知识系统的充分发挥。美国学者弗兰西斯说:“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能用钱买到劳动,但你不能用钱买到热情,你不能用钱买到主动,你不能用钱买到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企业文化而争取到。”企业文化不仅强化了传统管理的一些功能,而且还具有许多传统管理不能替代的功能。如导向、激励、规范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的发挥,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提升员工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文化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的员工文化,从激励、凝聚、培养、塑造等多角度改变员工行为,使其为企业用情、用心、用智、用神。创新是推动企业进步和发展的原动力,不论是原创还是持续改进,都是创新,企业文化能够使员工在自主创新的舞台上做到引导、激励、培养、启发、教育、宽容的作用,使员工有多大能力搭建多大的舞台。
1、企业文化的推动力和激励行为
企业文化应当立足企业本身的发展变化,而企业本身运做的发展变化又必然要求在企业文化得到反映。企业在发展中,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制度、市场战略等诸多方面创新。其中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只有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才能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近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适时新的市场领域,大庆油田提出的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其实就是一个围绕创新二字而持续发展的目标,可见自主创新是推动企业进步的动力,它需要技术的支撑,创新的支持。如果没有创新,企业就没有朝气、没有方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有作为。企业文化就是为创新搭建一个凝心聚力的舞台,在人心目中营造一种软环境,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与环境。在企业文化营造的环境下,它给予员工的是持续创新的能力,在员工中激发与聚集起一种精神与智慧,从而实现经济与科技创新。
企业文化是没有管理的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经济学家、企业超速成长理论创始人东方赢曾举例说:儿子偶尔与母亲吵架了,但儿子回头一想,觉得自己对不起母亲,寝食难安。第二天,儿子买来母亲最喜欢吃的东西,还买了件小礼物,一起送给母亲,并就吵架的事向母亲连连道歉。看到母亲露出开心的笑容,儿子心里舒服多了,觉也睡得香了。东方赢问,这是为什么?因为儿子“良心发现了”,这个“良心”,就是尊敬父母的传统文化。真正的企业文化也是如此,应变成员工自觉遵守的“良心”,并促成员工从内心觉悟、自发追求到自觉修炼的自我改变。正所谓,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规范人,文化管人管灵魂。企业文化的力量就是不断激励、激活员工的精神、心智,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员工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出谋划策,任劳任怨,这样的企业才会长盛不衰。【1】
2、营造学习氛围,鼓励员工自主创新
学习—创新—提升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过程环环相扣,只有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机制,才能把学习转化为智力、转化为思维能力和工作技能,最终转化为“业绩”。这就是要求把学习同创新结合起来,把学习、创新同提升综合竞争力结合起来。学以强智、学以立德、学以致用,要把学习力转化为创新力,把创新力转化为经济力。
首先企业必须为员工营造一种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的创新意识。企业员工不能囿于原有的思维模式,循规蹈矩、一成不变,而是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不断的学习和交流,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他人学,学习他人好的经验和方法,交流他人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不断开拓、进取、求实、创新。
其次是企业要引导员工创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发展的企业就要为员工提供创新的方向、创新的目的、创新的舞台。企业文化的作用就在于能够保证企业一般员工积极性和知识系统的充分发挥。
再次企业要鼓励创新。创新有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烦恼,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几十次、上百次的失败,创新是一个艰苦的历程,意味着付出、冒险、甚至失败,作为企业就能够允许失败、宽容失败,应该有虚怀若谷的精神。同时对创新能力突出的员工要给荣誉、给地位、给奖励,从而鼓励更多的员工投身创新事业中来。
3、培育“三支”人才队伍,提高员工创新能力
企业是员工的企业、员工是企业的员工。发展的企业就要有发展的员工队伍做后盾,人人都是人才,每个人不论能力如何,都可以为企业做他力所能及的事。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已成为“第一要务”。作为油田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从培育管理型、技术型、操作型三支人才队伍出发,制定不同培训计划,跟踪培养,在企业中形成尊重人才、理解人才、关心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
企业培训是创造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企业文化培训机制,就不可能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而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可能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对管理型人才,通过管理培训,更新观念,达到重视并亲自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制定企业发展的方向,起到“火车头”的示范作用。对技术型人才,依据他们爱学习、善于钻研的特长,采取交任务、压担子,让骨干技术人才带徒弟的方法,使其在岗位上创造性的发挥自身的作用,打造出一批技术上过得硬,专业上叫得响,员工中有口碑的中坚力量。对操作性人才,积极鼓励他们自学成才,岗位成才,倡导他们通过继续教育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水平,或者通过加强团队学习,大力开展QC小组活动。QC小组活动能够体现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精神,调动全员参与施工质量管理、质量改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年举办员工技术大赛,搭建技术交流的平台,树立自我超越意识。以创新的培训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为百年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