胍丁胺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lh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胍丁胺(AGM)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成年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只,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10 mg/kg)、模型组(20只,腹腔注射LPS 10 mg/kg)和胍丁胺组(20只,腹腔注射LPS 10 mg/kg和胍丁胺200 mg/kg),各组于制模后6h和24h分别处死10只小鼠,采集血和肝组织制备组织匀浆.制模后6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含量;制模后24h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制模后6h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细胞核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含量;制模后24h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制模后6h,模型组小鼠表现为精神萎靡、蜷缩少动、禁饮食水;胍丁胺组小鼠精神和活动明显好于模型组.胍丁胺治疗后能有效降低LPS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TNF-α(μg/L:296.3±42.5比627.2±81.3,t=7.327,P=0.002)、IL-1β(μg/L:109.1±12.3比264.2±18.8,t=11.958,P=0.001)、IL-6(mg/L:11.4±1.9比23.6±2.5,t=6.729,P=0.003)、ALT(U/L:107.9±8.5比189.9±13.6,t=8.856,P=0.001)、AST(U/L:347.4±24.9比716.8±60.4,t=9.793,P=0.001)、TBil(μmol/L:8.3±0.9比10.6±0.5,t=3.869,P=0.018)的含量,减少肝组织TNF-α(ng/g:287.4±32.5比461.5±31.4,t=6.673,P=0.003)、IL-1β(pg/g:146.7±13.5比351.6±28.7,t=11.190,P=0.001)和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NF-κB p65/核内参(灰度值):0.515±0.060比0.853±0.080,t=5.849,P=0.004].LPS注射后24h肝脏出现明显病理改变,如肝细胞肿胀、坏死、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等;胍丁胺治疗后肝组织损伤明显缓解.结论 胍丁胺可能通过抑制LPS诱导的NF-κB入核,减少炎症因子的合成和释放,进而减轻小鼠肝组织的损伤。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