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潜力让初中语文教学因动态生成而精彩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li2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中要摆脱机械执行教案、严格照搬教材的教学思路,要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随机情况,对预定的教案进行灵活的调整,使所生成的教学超出预定的教案,使课堂教学处于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中,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动态生成 ;演绎精彩
  语文教学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有效性多少年来,“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直是教师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按着预先的设计在“走教案”,较少去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生命状态,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学生,遏止了学生的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教学变得机械、刻板和程式化。这不得不说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一种缺憾。对此,叶谰教授的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她认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一、弹性预设,创生成
  在课程改革注重教学的生成性的同时必须关注预设。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对教材和对学生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依照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张弛及情感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策略,让预设转化为生成,使课堂教学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没有备课时的周密设计,就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会有驾驭课堂的自信。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似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因此,预设应该是空间型的,富有一定的弹性,而不应该把每一步都预设,把每一个预设都框住。教师应渗透动态的、综合的、整体的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充分预计各种假设的情形,并做出多种策略的准备。
  二、提出的问题要提高思维含量把握生成
  设计提问内容要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变化,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并能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提高问题的思维含量,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同时,还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笔者在执教《孔乙己》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是妙笔还是败笔?妙,妙在哪里?败,又败在哪里?”学生马上活跃起来,有一部分同学就认为这就是败笔,“大约”“的确”确实是一对矛盾的词啊?经过同学们的激烈讨论,答案逐渐清晰起来。学生看到了孔乙己的病态人格:穷困落魄却自命清高,受人欺凌却死要面子,身材高大却不事劳作,没有生存能力。这样的人在断腿之后,无论是自身还是社会,给他的选择也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说,孔乙己“的确”是死了,这样批判的矛头自然指向了封建科举制度。然后抓住“大约”两个字,在文中寻找孔乙己“大约”死了的证据。通过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只是人们眼中的笑料,没有人会去关心、验证他的死活。问题虽小,却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立足点,带动了对课文的全面阅读,很好地完成了“预设的生成”。
  三、巧设精妙问题引导生成
  首先,课堂提问应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的心理状态来加以把握。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和“达其辞”的最佳时机。
  其次,教学视角也是课堂提问时机选择的重要依据。提问的时机一旦迎合了教学需要并与教学视角相吻合则选准了“最佳时机”。一般是:当教学开始导入时;当教学到达教材的关键处时;当教学到达教材的疑难处时;当教学到达教材精华处时;当教学到达教材的矛盾处时;当教学到达教材的深奥处时等
  四、优化教学,造就动态生成的精彩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我们在备课时要充分预设教学的精彩,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能严格地按照教案进行教学,而要根据学生的随堂反映作出合理的调整,使教学摆脱程式化与机械化,走向开放化,从而造成课堂教学的精彩。
  1.开展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学中还学生以阅读的权利,让学生展开充分地个性阅读,获得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这是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勇于提出个性化的见解,让学生的思绪飞扬,展现生成的精彩。
  2.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程序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严格地执行教材、照搬教案,片面追求教学的流畅性与完整性,不允许课堂上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而这些所谓的不和谐的声音正是动态生成的宝贵资源。如我们将教学分成生字的认读、课文的分析等模块,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反馈情况对各模块的教学时间与教学顺序等进行合理的调整,使教学更符合学情与教情,使学生的兴趣更浓,注意力更集中。
  老师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同学们去拯救一个被毒害的灵魂,更重要的是放飞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真正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并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敏锐地洞察他们各种想法的由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置疑。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把生成资源中有价值的问题巧妙嫁接到预设主干上,才可能从一节课的精致走向每节课的精彩。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其教材中的内容与思想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老师要根据其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既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又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引领学生成长,长大后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学科知识;密切关系;渗透思想教育  说起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都会告诉学生要学好语文,因为它是学好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思
摘 要:在当前教学改革的时代语境下,应试教育已经不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相反国家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当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弊病逐渐凸显。在从前的应试教育体系下,大部分教师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即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体和权威,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相反,素质教育既注重学科基础知
摘 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和学校管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小学教师课时多,教师负担重,课时多。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往往只注意班主任的课,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完成得更好,教学效果会很好。然而,普通教师的课堂和作业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不能独立完成。有很多现象,剽窃,甚至不做作业。教师经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学习管理和作业检查上。教师面临着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量很大,而且效果也不会很好,
摘 要:数学主要包括各项基本数学知识和由各类知识延伸的应用题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將数学基础知识与各类数学综合能力相结合,在有限的课堂中充分讲解数学的知识与学习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基本素质与应用题解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解题技巧  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渐发展,数学仍然保持着重要的学科地位,数学的教学任务也以传统知识教学转变为知识与能力综合培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学生无法应对形式多样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职体育教育中广泛推廣实践。“小组合作”模式注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教学架构。旨意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中职院校开展体育课程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阔步前进。本文围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中职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途径,两个维度开展详细的论述。  
摘 要: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学科的教学基本理念应有趣且能激发中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更符合中学阶段学生学习规律以及认知规律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尤其是英语学科中的阅读教学方面,应秉承启发性的教学、创造性的教学,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独立的进行深度学习。实践也证明了以学生自己探究知识、深度学习的效果要远远好于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论文重点对“少教
摘 要:科学知识的总量与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给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具备较高的素养已成为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因此,高校教师具备了什么样的素养,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素养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已具备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教师;素养;提升策略  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学。然而在“素质教育”的国际形势下,以及社会对未来人才的新要求下,教师
摘 要:英语在现如今成为了一种必备技能,学生从小接触英语,音标和拼读方法是必须要教的,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英语学习的大门,理解英文的构词规律,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培养良好的语感。自然拼读发是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时常用的方法,运用这种拼读法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英文和拼音的共通之处。本文将围绕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词汇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