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造热点 巾帼逐梦奔小康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r791154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言“妇”字号,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呱呱是我们甘肃天水的一种传统特色小吃,被称为‘秦州第一美食’,以香、辣、绵、软著称,相传呱呱扎根秦州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直播间里有喜欢我们天水呱呱的老铁们可以给主播加个关注、点点赞哦。”在天水盈麦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盈麦香”)的直播间里,美女主播范范正在直播,在她面前桌子上的几个碗里,装着制作呱呱的原料荞麦,身后摆放着美食呱呱荣获的各种奖牌。直播中,范范不仅介绍了天水呱呱的悠久历史和制作方法,还时不时示范如何下单引导观看者购买。
盈麦香“巾帼扶贫车间”

  近两年来,随着直播平台和短视频行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发展线上直播零售,尤其受疫情影响,直播销售势头强劲,直播带货已成为公司零售新的增长点。
  2019年10月,盈麦香“巾帼扶贫车间”挂牌,吸纳贫困妇女100人就近就地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8人,妇女人数占九成。“车间为年纪偏大仍有一定劳动能力但技术水平又不高的农村妇女,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包烘焙、糕点制作、电商微商的推广应用等项目培训,让她们从事‘小、快、灵’的产业,实现稳定脱贫。”盈麦香“巾帼扶贫车间”主任何娜娜告诉我们。公司不仅通过传授技术、配置股权为贫困女职工稳定增收挖掘新渠道,还与当地政府对接建立订单式种植基地,解决了附近500多名贫困妇女的就业,完成了贫困妇女和陪读妈妈从“家庭妇女”到“产业工人”的华丽蝶变,真正实现了贫困妇女顾家、务农、赚钱“三不误”。
  2020年国庆长假刚一结束,天水市妇联举办的首届女主播直播带货大赛在秦安县启动,各种具有天水地方特色的农特产品及手工制品成为直播主角,30多名当地知名女主播现场直播带货,推广销售40余种消费扶贫产品,吸引30多万网友围观购买。经统计,大赛期间销售农特产品达到31万余元。
  甘肃盛源菊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活动承办方,也派出了阵容强大的直播团队,公司主营的秦安花椒、中药材、花椒芽菜及火锅底料系列产品在直播间里悉数上场,引来大量粉丝围观下单。秦安有“中国花椒之乡”的美称,2007年8月,薛菊香利用秦安花椒资源丰富的优势,成立了甘肃盛源菊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过13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一家专业化、规模化、系列化生产花椒系列产品的现代化企业。在助推脱贫攻坚中,公司设立了“扶贫就业车间”,为附近不能外出的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同时,公司还推行电商微商模式,鼓励员工利用微信销售拿提成,每人每月平均增加收入500元左右,这对贫困职工来说又多了一条增收渠道。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天水市“三八红旗手”薛菊香说:“我们一系列的举措就是想通过真心真情办实事,从根本上带动地方百姓走上致富路。”
甘肅盛源菊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薛菊香
“雅路人麻鞋”总经理郭娟
天水巾帼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杜霞
秦安县脱贫攻坚巾帼带头人贾小英

  “你看,短短15秒的一段纳鞋底的视频,2个小时的观看量就突破10万 ,我们雅路人麻鞋这下真成‘网红’了。”在位于甘谷县的甘肃雅路人麻编工艺制品发展有限公司展厅,公司总经理郭娟一边在手机上向我们展示短视频带货,一边介绍今年的新品。作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甘肃省陇原巧手十大带头人”,郭娟和公司将扶贫车间建到了村口,把产品扩散到贫困老百姓家的热炕头,一些家庭妇女一年四季不用出门,就能一边在家照顾老人孩子,一边为“雅路人”做手工麻鞋。从2018年开始,公司已在全省设立20个“巾帼扶贫车间”,仅在甘谷县就有6个车间,直接新增带动500多名妇女就业,新增妇女家庭收入200万元。“未来我希望借雅路人平台成立巧手非遗产品研发中心,打造陇原巧手的梦想工坊,弥补我省巧手产品设计不足的问题,让每一个有想法的妇女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郭娟说。
  2020年以来,天水市妇联带领各县区妇联持续发力,把广大妇女和家庭的消费能力引导到支持扶贫产业上来,通过组织开展“消费扶贫她行动”系列活动,通过线上平台展销、线下消费认购等形式,为“妇”字号企业代言,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巾帼带头人撑起致富大梦想


  爽朗、热情、极富号召力,天水巾帼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杜霞给人的印象是阳光的。50多岁的杜霞开过餐厅、办过鸡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2016年,闲不住的她又萌生了开办家政母婴生活服务中心的想法。想到就干,在妇联的鼓励与大力支持下,当年5月,杜霞创办秦州区陇原妹巾帼家政母婴生活服务中心,2017年,天水巾帼职业培训学校成立。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学校已开展近百期免费家政培训,通过劳务输转、稳定就业与自主创业的扶贫模式,帮助更多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农村贫困妇女在家政服务领域找到就业门路,实现了脱贫增收;开展“陇原巧手”培训,使400多名贫困妇女掌握了一门技能,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我必须挑起这个大梁,在我这里培训过的妇女,我都要负责到底,为她们找到适合的工作,实现真正的增收。”2019年,杜霞获得“全省陇原脱贫攻坚巾帼带头人”荣誉称号,她的梦想是让更多农村贫困妇女、下岗女性掌握一门技能,实现她们的就业梦想。
  “生活富裕了,作为女性,我们更要提升生活品位,在琴声和艾香中静下心来享受生活。”“香产业”是杜霞的下一个目标,她说:“目前培训老师和教室已经到位,即将迎来第一批学员。”
  天水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肖江说:“各级妇联组织将通过助力消费扶贫、加强妇女劳动技能培训,激发脱贫攻坚巾帼带头人的独特作用,凝聚巾帼脱贫的强大力量。”
  在秦安县西川镇高堡村,秦安小英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贾小英通过养蜂酿出了自己甜蜜的生活。跟她一样,天水更多妇女正将自己的产业发展变为致富奔小康的新法宝,共同追逐幸福梦。
其他文献
新时期我国师德建设成就斐然,与此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些新动向,面临新形势、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师德建设的传统认知思维路线和单极认知理论没有得到根除,已经成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认识论障碍和理论症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的多元文化价值格局对师德建设产生的消极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文化桎梏和现实症结。  一、理论症结  长期以来,师德认知理论与师德建设实践不相匹配,究其原因,乃是师德认
(一)  风,轻轻地拂过脸颊带来春的消息  雨,慢慢地落向大地携带爱的滋润  雷是那么狂躁  将我从大地中唤醒  太阳给予我光明  使我茁壮成长  月亮悬挂天空  让人满怀希望  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  追随时间脚步  以风为伴与生命共同飞扬(二)  走近历史,深入敦煌  感受千古文明,聆听世纪绝唱  它是一个奇迹  是一段梦想如古老的巨人矗立在世界东方  看,那一幅幅的壁画是时间的积淀  听,那一
一般地说,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大致可分为技术行为和道德行为,技术行为侧重于教学活动操作方式、程序等,是对物的关系,如多媒体运用;而道德行为侧重于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意义和影响,是对人的关系,如师生和谐交往。教师专业道德作为教师任职资格条件或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既是教师德育专业发展的根本,更是教育质量和遵循教育规律的期盼。  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中教师专业道德行为总体上是受学生和家长认可的,多数教师辛勤
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豌豆在闻到别人午餐里香油的味道时,突然想起小时候曾经服用过一个偏方——明矾磨成粉末,调入香油服下,据说可以治咳嗽。“我没被毒死真幸运。”她用了一句话来总结这个偏方。  可回忆的大门一旦打开,又跑出许多其他的故事来。豌豆的妈妈有好多偏方,她自己就是在各种偏方中成长起来的,也要在豌豆身上传递下去。小时候的冬天,她的手容易生冻疮,有时会肿得老高,又痒又痛。  她妈妈心疼,四处打听,寻
一    耳畔回响着婉转悠扬的大自然的旋律,眼前不时闪现出各种鸟儿的英姿:杜鹃、黄鹂、百灵鸟、斑鸠、画眉、云雀……更让人惊喜、让人激动和称奇的是,今年夏季以来,“入住”校园的各种鸟儿已增至成千上万!  这是四川省岳池县罗渡中学出现的一道独特风景:鸟鸣伴书声。校园丛林中,传出许多不同种类的鸟鸣声,或低沉柔美,或清脆高亢,伴着学子们从绿树掩映的教室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轻快典雅,浑厚流畅,让人仿佛置身于
家校和谐,教育共赢,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理念。山东省荣成市世纪小学以“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为进一步促进家校间的联系和沟通,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关怀,成立了世纪小學家长委员会。学校认真贯彻《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评议权,使家委会建设逐渐实现规范化,科学化。通过积极地开展家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教育杂志》是由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教育专业刊物。1909年(清朝宣统元年)2月15日,该刊在上海由时任商务印书馆出版部部长的陆费逵创刊,每月出一期,每年为一卷。1932年曾经因故停刊,1934年9月复刊。抗日战争开始后,《教育杂志》从1938年起在香港编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迫第二次停刊。1947年6月,该刊又在上海复刊,至1948年1
叶洪光:东莞万江人,现任拔蛟窝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小学语文高级教师、高级政工师。曾获“万江区小学优秀校长”“万江区优秀党务工作者”“东莞市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等。    他的教育人生开始于22岁那一年。那时,年轻的他在发扬自己专长的基础上不断学习、积累,扎实履行着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不断提升。  43岁那年他第一次当校长。10年间,他挑战自己完全陌生的工作,实现了看似不可实现的目标,在校长一职上大
校史资源是学校传统文化的发展足迹,表现为学校既往的实物存在、办学思想、人文精神,以及直接反应某种思想和精神的师生风采等。校史资源作为一种历史存在,还会在现时及将来的办学中发挥其潜在的作用和效益。现代学校呼唤确立新的资源观,不光包括人财物资源观、时空资源观,还包括信息资源观。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校史资源即是学校前人所从事的行为的信息和所表达的声音的信息,就像不能忘记乃至不敢忘记前人的训诫一样,我们也不
编者按: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北京市“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学生成长规律与育人策略研究”项目,以推进北京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项目自2012年实施以来,已有北京市的16个区县的44所学校参与研究。项目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