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清蛋白水解物对嗜酸乳杆菌的益生作用

来源 :中国食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601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益生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尤其在维护人体肠道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其也存在易受外界环境和胃环境影响而死亡的局限性。寻找能促进益生菌增殖和耐受性且对人体无害的新物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嗜酸乳杆菌为研究对象,探究乳清蛋白水解物对嗜酸乳杆菌的益生作用。将乳清蛋白水解物添加到嗜酸乳杆菌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期测定活菌数的变化,并用细菌生长动力学模型描述细菌的生长情况。此外,测定嗜酸乳杆菌对乳清蛋白水解物的利用情况,探究其对嗜酸乳杆菌生物被膜和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乳清蛋白水解物添加量的增加,对
其他文献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改性聚乳酸(PLA)发泡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PLA在发泡方面熔体强度和结晶性能的不足,介绍了通过加入扩链剂、交联剂、成核剂、纤维和其他聚合物等物质来改善PLA发泡性能的方法、效果和机理;最后,对改性聚乳酸发泡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详细阐述了气体-水辅助注射成型(GWAIM)工艺的方法及过程;通过实验探讨了GWAIM工艺实施在装置设计及工艺控制中的关键技术和GWAIM工艺的优点。结果表明,GWAIM试样内壁光亮、壁厚更加均匀,具有更好的成型质量;GWAIM工艺仍然存在材料适用性问题,但相对水辅助注射成型(WAIM)工艺具有更广泛的材料适用性。
综述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及其复合膜在食品活性包装膜和地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提高PBAT膜性能的主要方法,包括与聚合物共混、与无机填料共混、与其他可再生资源共混等;阐述了PBAT及其复合膜的降解性能;并对PBAT膜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为优化婴儿配方奶粉喷雾干燥塔内附聚造粒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进风温度、喷枪附聚角度、奶液质量分数和喷嘴孔径对婴儿配方奶粉速溶性和粉体粒度分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以喷枪附聚角度、奶液质量分数和喷嘴孔径为考察因素,婴儿配方奶粉分散度和0~50μm粉体颗粒体积占比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对婴儿配方奶粉附聚造粒工艺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喷枪附聚角度、喷嘴孔径及其交互作用对婴儿配方奶粉分散度和0~50μm粉体颗粒体积占比有显著影响,最佳附聚造粒工艺条件为:喷枪附聚角度11
利用伪三元相图及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等方法构建薏苡仁油自纳米乳化体系(CSO-SNEDS),对其进行特性表征和体外释放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该体系最优配方为Tween60/Span20/丙三醇/薏苡仁油,其中薏苡仁油质量分数为16.11%,复合表面活性剂(Tween60/Span20质量比=9∶1)与助表面活性剂(丙三醇)的比例为3.54。CSO-SNEDS外观为黄色澄清的液体,经稀释可形成均一稳定的纳米乳,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ζ-电位分别为47.52 nm,0.188和-15.7 mV。CSO-SNED
阐述了在发泡领域引入密度泛函理论的原因,综述了国内外对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密度泛函理论在高分子体系中尤其是在发泡领域中的发展与应用研究进展;总结了基于均相成核、非均相成核方法并结合不同动力学、热力学公式的创新的密度泛函模型,并对这些模型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将密度泛函模型与其他计算模型进行比对,以体现出其在聚合物发泡机理研究中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