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保障整体教育质量的核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以及改革已经逐渐成为很多学校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就我国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在分析中提出更好的班级管理创新方法,希望给我国高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方法;创新
引言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班级是最为基础的教育单位,同时也是培养优质人才的地方。班级内部学生相互之间产生的影响直接影响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对于班级内学生的未来走向也起到一定作用。怎样能够提升班级整体的凝聚力,营造出更加积极、互助以及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尤其是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新课程标准以及教育改革方针,我国的高校的教育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进一步改革与创新班级管理方法。
1、班级管理现状
1.1班级管理制度问题
目前我国班级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很多学校并不重视班级管理制度,造成制度只是形式化的存在,并没有真正的落实。随着学生逐渐的成长,很多学校认为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以及能过约束自身的言语以及行为的能力,进而并没有给予班级管理制度的更新以及落实足够的重视;第二,班级管理制度的实际内容已经不能够满足学校、学生以及社会的需要,造成班级管理工作的僵化。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我国高校很多班级的管理制度并没有随着教育的改革而教改,很多管理制度条文还是传统的内容,这很容易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出现落后的问题。由于传统的班级管理条文相对而言较为严格,灵活性较差,缺乏一定的人性化内容,不对其进行更新以及改善就很难满足新课改背景下的管理要求。
1.2班级信息平台概况
近几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已经渗透到我国的各行各业中,其中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受到很大的重视,很多高校开始建立自身的网络班级管理平台,但是现阶段,网络班级管理平台的功能仅局限于班级的数据管理层面上,具体的功能也只有成绩、出勤、课程以及奖学金管理等,缺乏对学生思想管理以及反馈功能,现阶段网络班级管理平台仅仅只是一种统计软件,并没有达到全面关注学生成长的人性化平台要求。所以,想要网络班级管理平台变得人性化以及更加灵活和实效,就需要进一步改善以及强化管理平台的功能。
1.3班级选拔评价体系情况
我国高校的选拔以及评价体系大都是以学生的成绩和课堂表现为主,这种传统的选拔和评价标准并不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对教育的要求,每一个学生的喜好以及能力都是不同的,成绩可以作为选拔和评价标准之一,但不能够作为最主要的标准。很多学校和教师如果不重视传统选拔和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就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所以,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来说,传统较为僵化的评价模式会对班级管理成效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不能充分发挥出激励学生向上的作用。
2、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
2.1对班级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与改革
使班级管理制度得到创新和改革,首先应该从高校管理层的管理意识着手,应该让高校的管理层和领导层认识到,学生时期并不能充分了解社会的现状,因此在学生初步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进而导致不好的观念以及行为习惯,这时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就变的非常重要,要通过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以及约束,以此来使其板正思维,清晰的认识到在校期间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懂得自我约束,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是班级管理制度得到重视。班级管理制度不仅应该渗透到学生在校期间,还应该在生活中起到作用,进而起到班级管理制度应具备的作用。而对于现阶段班级管理制度较为僵化落后的情况,高校应该掌握具体的情况以及需求,然后在班级教学发展的形势以及需求层面上,对班级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改善。具体来讲比如,传统班级管理制度中规定,要求学生能够积极的为班级活动计划和决策提供计策,进而是班级活动更加的有意义和有意思,但是这样的规定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对其进行创新和改善非常重要,可以在条文内容上加上给予最终规划的决策和优秀献计的学生相应奖励。
2.2班级信息平台的创新方式
班级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发挥管理和教育的重要平台,需要对其功能进行不断的创新以及改善,使其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管理平台,在传统管理功能基础上可以加入心理咨询、新闻发布、学术交流、建议反馈等专栏,这样能够全面实现学生思想上的管理。建立的网络管理平台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和教师之间及时的沟通交流,还有助于相关信息的传达,对于高效的班级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没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借助现有的管理平台,与QQ、微信以及微博等大众信息平台相结合,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思想管理,教师也可以通过班级群的建立和实现信息的传达,还可以在交互平台上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便于教师及时的管理班级学生。
2.3班级选拔评价体系的创新方式
要想班级选拔和评价体系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就应该针对传统的选拔评价模式进行改革以及完善,保障其更加的科学和合理,是选拔准则更加全面。对于教师来说,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看重以及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还要找到学生的潜力,激励学生向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以及能力,可能没有体现在学习成绩方面,教师应该肩负起发掘学生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具体来讲比如,很多学生在班级内较为顽皮,这些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号召能力,也善于调动活跃气氛。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在学习方面不够优秀,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能力较为突出,这就使得这些学生懂得关心他人,也愿意配合集体。以上都是学生在学习之外的特点以及优势,这些个性如果能够得到发展,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教育领域来说,现阶段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两个核心词汇就是改革和创新,同时班级管理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单位也是如此,如果班级管理工作不见成效,高校的管理工作也会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只有不断的创新班级管理方法,使其能够满足学生、学生以及社会的要求,才能够激励学生更加向上,进而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解智升, 郭伟秀.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班级管理创新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5(8):37-38.
[2]杨天文. 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探究——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策略探究[J]. 新校园(阅读), 2017(2).
[3]王丽萍, 邹龙星. 基于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J]. 中外交流, 2017(41).
[4]李佳. 用科学创新的方法全方位探索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J]. 发现:教育版, 2016(10).
[5]廖海英. 創新班级管理方式用心引领学生成长探究[J]. 成才之路, 2016(31):14-14.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方法;创新
引言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班级是最为基础的教育单位,同时也是培养优质人才的地方。班级内部学生相互之间产生的影响直接影响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对于班级内学生的未来走向也起到一定作用。怎样能够提升班级整体的凝聚力,营造出更加积极、互助以及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尤其是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新课程标准以及教育改革方针,我国的高校的教育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进一步改革与创新班级管理方法。
1、班级管理现状
1.1班级管理制度问题
目前我国班级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很多学校并不重视班级管理制度,造成制度只是形式化的存在,并没有真正的落实。随着学生逐渐的成长,很多学校认为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以及能过约束自身的言语以及行为的能力,进而并没有给予班级管理制度的更新以及落实足够的重视;第二,班级管理制度的实际内容已经不能够满足学校、学生以及社会的需要,造成班级管理工作的僵化。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我国高校很多班级的管理制度并没有随着教育的改革而教改,很多管理制度条文还是传统的内容,这很容易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出现落后的问题。由于传统的班级管理条文相对而言较为严格,灵活性较差,缺乏一定的人性化内容,不对其进行更新以及改善就很难满足新课改背景下的管理要求。
1.2班级信息平台概况
近几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已经渗透到我国的各行各业中,其中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受到很大的重视,很多高校开始建立自身的网络班级管理平台,但是现阶段,网络班级管理平台的功能仅局限于班级的数据管理层面上,具体的功能也只有成绩、出勤、课程以及奖学金管理等,缺乏对学生思想管理以及反馈功能,现阶段网络班级管理平台仅仅只是一种统计软件,并没有达到全面关注学生成长的人性化平台要求。所以,想要网络班级管理平台变得人性化以及更加灵活和实效,就需要进一步改善以及强化管理平台的功能。
1.3班级选拔评价体系情况
我国高校的选拔以及评价体系大都是以学生的成绩和课堂表现为主,这种传统的选拔和评价标准并不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对教育的要求,每一个学生的喜好以及能力都是不同的,成绩可以作为选拔和评价标准之一,但不能够作为最主要的标准。很多学校和教师如果不重视传统选拔和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就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所以,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来说,传统较为僵化的评价模式会对班级管理成效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不能充分发挥出激励学生向上的作用。
2、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
2.1对班级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与改革
使班级管理制度得到创新和改革,首先应该从高校管理层的管理意识着手,应该让高校的管理层和领导层认识到,学生时期并不能充分了解社会的现状,因此在学生初步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进而导致不好的观念以及行为习惯,这时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就变的非常重要,要通过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以及约束,以此来使其板正思维,清晰的认识到在校期间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懂得自我约束,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是班级管理制度得到重视。班级管理制度不仅应该渗透到学生在校期间,还应该在生活中起到作用,进而起到班级管理制度应具备的作用。而对于现阶段班级管理制度较为僵化落后的情况,高校应该掌握具体的情况以及需求,然后在班级教学发展的形势以及需求层面上,对班级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改善。具体来讲比如,传统班级管理制度中规定,要求学生能够积极的为班级活动计划和决策提供计策,进而是班级活动更加的有意义和有意思,但是这样的规定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对其进行创新和改善非常重要,可以在条文内容上加上给予最终规划的决策和优秀献计的学生相应奖励。
2.2班级信息平台的创新方式
班级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发挥管理和教育的重要平台,需要对其功能进行不断的创新以及改善,使其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管理平台,在传统管理功能基础上可以加入心理咨询、新闻发布、学术交流、建议反馈等专栏,这样能够全面实现学生思想上的管理。建立的网络管理平台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和教师之间及时的沟通交流,还有助于相关信息的传达,对于高效的班级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没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借助现有的管理平台,与QQ、微信以及微博等大众信息平台相结合,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思想管理,教师也可以通过班级群的建立和实现信息的传达,还可以在交互平台上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便于教师及时的管理班级学生。
2.3班级选拔评价体系的创新方式
要想班级选拔和评价体系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就应该针对传统的选拔评价模式进行改革以及完善,保障其更加的科学和合理,是选拔准则更加全面。对于教师来说,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看重以及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还要找到学生的潜力,激励学生向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以及能力,可能没有体现在学习成绩方面,教师应该肩负起发掘学生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具体来讲比如,很多学生在班级内较为顽皮,这些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号召能力,也善于调动活跃气氛。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在学习方面不够优秀,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能力较为突出,这就使得这些学生懂得关心他人,也愿意配合集体。以上都是学生在学习之外的特点以及优势,这些个性如果能够得到发展,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教育领域来说,现阶段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两个核心词汇就是改革和创新,同时班级管理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单位也是如此,如果班级管理工作不见成效,高校的管理工作也会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只有不断的创新班级管理方法,使其能够满足学生、学生以及社会的要求,才能够激励学生更加向上,进而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解智升, 郭伟秀.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班级管理创新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5(8):37-38.
[2]杨天文. 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探究——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策略探究[J]. 新校园(阅读), 2017(2).
[3]王丽萍, 邹龙星. 基于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J]. 中外交流, 2017(41).
[4]李佳. 用科学创新的方法全方位探索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J]. 发现:教育版, 2016(10).
[5]廖海英. 創新班级管理方式用心引领学生成长探究[J]. 成才之路, 2016(31):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