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室小天地,放眼社会大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gegoodl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新课程目标的角度,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的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论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与注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室;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实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有价值的、必需的数学”就可以理解为对生活有用的数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导致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低下,不能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与作用,无法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生活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巩固。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数学的生活化,也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广大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机会,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
  一、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现代数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是活的、富有生活力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
  在教学时,我们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将数学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我们所学的数学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和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数学的面纱被揭开了,它不再神秘,不再深不可测。孩子们各个都充满了信心,积极地寻找身边的数学。
  二、增加生活经验题,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现代认知科学,尤其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欲望,而这种宝贵的天性,只有通过教师恰当的引导才能使之转化为数学探究的热爱和兴趣。指导学生认识了画面的主要内容后,再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数一数各种动物的只数,并进行分类统计,让学生在组内任意选取两组动物进行比较,逐步体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和谁一样多,初步感知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然后给学生大量的图片、小棒等,让学生摆一摆、比一比,并联系实际说一说。通过比较实物的多少,逐步抽象到比较数的大小,并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逐步让学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间的联系。
  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鉴于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教学时,我们应充分利用其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促使其主动建构。
  三、重视实践活动过程,让学生全程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
  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应用于现实。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应及时提供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应用中更深刻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并通过应用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中更主动地运用数学。
   事实上,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就是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当学生们把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当他们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观察生活、熟悉世界,并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就会变得越来越近,数学的面纱就会被揭开,它不再神秘,不再深不可测。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会发现,现行数学课本上的大多数内容简洁明了,相对而言比较严厉,离着小学生的生活有点远。所以不妨在例题基础上再作些“生活型加工”,想方设法把供讨论、思考的学习材料转化成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和经验,从而拉近两者间的距离。
  四、鼓励学生“节外生枝”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就必须让学生过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参与意识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热情地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生活是多样的。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们那一双双“生活的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也是多样的,他们的思维方向、思维结果不一定会顺应教师的教学预设。那么我们的教学是执行预设的教案,还是开发课堂生成的资源呢?
  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在课堂上一旦遭遇“节外生枝”,便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既定的教学思路上。这样做法不对。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而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有效的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提供有利条件。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要鼓励学生参照生活的经历大胆地提出新设想,并且对自己的设想和主张阐述理由,作出验证。
   例如在二年级的一节数学课上,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二(1)班45名同学需要坐船过河(其中女生有21人),如果每6名同学坐一条船,最少需要多少条船?有个女同学回答说我们女生人轻,7人坐一条船也可以,所以21人可以坐3条船,加上男生24人坐4条船,一共需要7条船!这种不苟同于一般的解答从现实生活出发,并能够对自己的想法充分阐明理由,教师就要予以肯定和赞扬。数学的严密性是它的特点之一,但是严密性不是绝对的,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课堂教学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教师,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
   我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学生,有一次在课堂练习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每小时行60千米,从A城到B城要行8小时。假如改从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行120千米,只需几小时?题一出来,小扬就举起了手,他说:“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不可能是同一条路,那么路程一定相等吗?”这时作为教师应当及时肯定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并且发动大家讨论,经过一番思考形成了统一的熟悉,就是把这道题的条件之一改为同一条公路的慢车道和快车道就好了。可见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就不能违反现实生活,不能单为解题而解题,应该符合现实生活。
  
  参考文献:
  1、《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
  2、《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
  3、《有效教学》肖成全等编著
  4、《有效教学》崔允漷主编
其他文献
混乱的摆放  在超市里,有两件东西不应该出现在货物架上,你能找到它們吗?
6.巴拉龟也数了数,一共53片,是单数。动动脑:小朋友,你能解开大嘴蛙的疑(yí)問吗?
我们的家乡张家港环境优美,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很多孩子老家都来自各个乡镇,有着独特的自然优势,孩子们对大自然有着天然的亲近之情。林间、田边、果园都是幼儿的学习内容和游戏场所。教师应怎样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让幼儿美术教育走进幼儿的生活呢?    一、环境体现教学价值和艺术性    创设有教学价值和艺术性的幼儿园环境,使创意美术用一种直观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有利于唤醒幼儿的审美意识,激起感受美的
夏天来了。  夏天是位小姐姐,  她热情地问我:  想变点儿什么?  我想变大大的扇子,  给老人带来凉快。  我想变闪闪的星星,  点缀美丽的夜空。  后来,我看见长长的瓜藤,  又想变甜甜的西瓜。  西瓜像一个皮球,  静静地坐在地上。  雨点来了,  在西瓜上跳舞。  花瓣来了,  在西瓜上睡觉。  小朋友来了,  摘下西瓜解渴。    江苏省无锡市陆区中心小学三(3)班 王瑶  指导老师 
昨天晚上,鸡妈妈丢了几个鸡蛋,非常伤心。我们去安慰(wèi)安慰她。  偷鸡蛋的贼(zéi)自作聪明,留下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着—  母鸡女士:  我两天没有吃东西,实在太饿(è)了,借你几个鸡蛋充饥(jī)。  “2743”和“2754”是两个字的代码,只要根据表格上的信息破译(yì)出这两个代码对应的是哪两个字,我们就知道偷鸡蛋的贼是谁了。  呼噜猪说得对!狼十分凶残,干过很多坏事!  贼找
材料是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活动的物质支柱。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和获得多种经验,使身心个方面能力得到发展。新《纲要》中提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    一、材料的选择贴近幼儿生活    1、围
我是一个聪明伶(líng)俐(lì)的小女孩,今年9岁了,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顾玲雅。  我呀,矮矮的个子,一张小小的瓜子脸,淡淡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双好像没有睡醒的小眼睛。可能是我太瘦了吧,无论穿什么裤子,都觉得裤子往下滑,所以隔一會儿我就得提一下裤子。就因为这个同学们经常笑话我,不过我不在乎。  我的兴趣爱好很广泛,有唱歌,有书法,有画画,有溜冰,等等。其中我最喜欢书法,大家都说我写的字好看呢!每
太阳跟踪我  今天早上,坐在上学的车上,我发现车子开到哪,太阳就跟到哪。我对妈妈说:“太阳怎么总是跟踪我啊?”我的话音刚落,车上的乘客都哈哈大笑起来。  安徽省怀宁县月山镇中心小学一(1)班 黄润言  我怕像风一样飞走  今天下午,我骑着自行车去马山坡上玩。上坡的时候我用力地蹬,但还是要妈妈在自行车后面推。下坡的时候我已经用力地刹车,但还是要妈妈拉着车子,不然我可能会像风一样飞走!  山东师大附小
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往往充满好奇,他们会想:为什么蛇要冬眠;轮子是方的,能不能滚动;毛毛虫怎么会变美丽的蝴蝶?区域活动中的科学区就是这样一个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利用各种各样的材料激发幼儿探索并解决疑惑的地方。在科学区,他们可以用感官触摸、感觉、品尝、嗅闻和观察。他们可以动手做一些事,然后观察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继而由表及里,激发幼儿对现象的疑惑。中班幼儿的思维主要依赖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对它们的联想,还缺乏通
“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一见到乖乖兔和笨笨熊,小猕猴皮皮就激动万分地说,“我昨天在公交车上看见著名作家皮皮鲁啦!”  “你没认错人吧?”乖乖兔眨巴了一下眼睛问。  “请相信我的眼睛。我当时欢喜得都要跳下车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他的名字在我心里乱跳。”  这时,山羊老师边鼓掌(gǔ zhǎng)边走过来。  “您当时也看见了?”看到山羊老师这样,笨笨熊问。  “我没有看到。”山羊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