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外漂泊已有数年,辗转工作过许多地方,也多多少少经历了一些事,可大多数都如鸿爪泥影转瞬即忘,惟有在石滩的打工历程,却时时浮上脑际,每每回想起来,心头涌过一种复杂的感觉:是难忘,是辛酸,亦有淡淡的悔意和惆怅。
那年正月初八,我来到了新塘。还在家的时候,父亲就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伢子,你年纪不小了,要趁早学一门技术傍身,老是做保安,虽说工作轻松,可钱挣不多,而且吃的是青春饭,终究没有出息!”我颔首默认。父亲的话说得在情在理,况且,我早就萌生了学技术的念头,只是苦于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正当我在新塘的大街小巷四处寻找工作却一无所获之际,在石滩工作的老同学过来看望我,一见面就说:“别忙乎了,去我那儿上班吧。”老同学是在石滩的一家毛织厂上班,职位是织机,通俗的喊法叫“拉机”。老同学高兴地告诉我,他们厂这阵子招生手培训。
我欣喜万分,如溺水者在危急之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顾不上仔细盘问,便草草收拾好行李。
石滩镇距新塘有30多公里,两镇皆隶属增城市,然而,二者之间的经济状况、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却有天壤之别。
新塘镇东部毗邻东莞市,西接广州,交通大动脉107国道横贯而过,更有广深铁路、广深高速公路穿越其境,还有东江支流蜿蜒延伸,客运码头、货运码头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而石滩镇只不过是一个正在开发中的小镇,其城镇设施与街道环境跟新塘镇是远远不能媲美的。当我提着行李从中巴车上下来时,眼前所见,仿佛一下子从繁华的都市回到了闭塞落后的农村,狭窄破旧的街道尘土飞扬,两旁的建筑物灰旧阴暗,仿佛一幅八十年代的街景。
我尾随老同学顺着大街向前行,走到街道的尽头,却是一个巨大的码头,只见一条大江横在眼前,江水浩浩淼淼,一望无际,江面上渔帆点点,水鸟展翅低翔……哦,好美啊!我心里由衷地赞美,真没想到,这儿的江景竟如此迷人,让人留连忘返。
“别出神啦!往后每天都可以欣赏。”老同学拉着我的手走下码头。码头边已停泊着一艘渡轮,船头伫立着一位须发皆白的长者,他头戴斗笠,腰间系着一条白色汗巾。船上已站立着几个渡客。那长者见了我们,便问道:“二位是要过江么?”我们齐声道:“是。”便踩着跳板晃晃悠悠地上了渡轮。
长者不再等待,发动柴油机,渡轮吐着黑烟,“突突”地开往对岸而去,不大工夫,就到了对岸的码头。岸边耸立着一株擎天的古槐,槐树下有石几石凳,还摆放着一个神龛,也不知供奉着何方神明。几个同船的渡客陆续上岸,老同学领着我走在最后面。
上得岸来,我们左弯右拐穿行在狭长而幽静的小巷里,脚下皆是青青的石板路,两旁的房舍有的装修得豪华气派,也有的是低矮破旧的瓦房,墙上的石灰已经斑驳。看来,贫富悬殊在广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一样存在,惟一相同的是,这里不管是平房还是豪宅,家家户户门庭前均插放着香烛。
我们一路上默然无语,好一会儿才到达目的地。老同学指着一幢两层的楼房告诉我:“到了,就是这儿。”
这哪像是一间工厂啊?与我想象中的模样大相径庭,我定睛细细打量:这是一幢青砖瓦房,共分两层,墙壁上还依稀可辨鲜红的毛主席语录。大门一侧悬挂着一块招牌,上书“新益毛织厂”几个黑体大字。
老同学见我有些不解的模样,便笑着告诉我:“这是以前的集体食堂,闲置多年,无人过问,后来,老板就将它承租下来改作工厂。”
我问道:“这个老板以前是干什么的?”老同学说:“他以前在汕头一家毛织厂任厂长,干的时间长了,有不少熟识的客户,后来,便将那些客户挖了过来,自己回村开办了这间毛织厂。”
正说话间,一位高高瘦瘦的中年男子从里面走出来。老同学连忙上前,满脸堆笑地喊了声:“单老板!”
那人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句,乜斜眼睛,见我提着行李,问道:“你是来进厂的吧?”我正欲回答,老同学已经将我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单老板说:“我这儿本来是不招生手的,既然是你的同学,我便给你个面子,破例一次。”老同学向我使了个眼色,我心领神会,及时道了声“谢谢”。
单老板又说:“不过,既然是培训生手,总得有个规定。”他突然顿住,两眼望住我。我不明白他的意思,只好说:“请讲!”
单老板慢条斯理地说:“生手学会以后,半年内不得提出辞工,而且每个月要从工资中扣除100元,以作押金,辞工批准后一并退还给你,你同意吗?”
这个条件够苛刻的了!我在心里嘀咕着。老同学率先替我答应了。我想,依目前情形而言,我主要是学技术,也只好如此了。
老同学帮我安置好床铺,就带我来到二楼。这是一个宽敞的车间,里面摆放着数十台织机和缝盘机,十几个男女工人正在不停地忙碌着。车间的左面有一间小屋,里面坐着一位肥胖的女人,正在用电子磅秤一些毛料,看来,那是一间收发室。
一位身材颀长的青年男子正站在窗前,脖子上围挂着一条塑料软尺,身着雪白的衬衫,在车间里是那样的眩目。他同那女人有说有笑,一副旁若无人的模样。老同学告诉我:“那是我们的师傅,姓单,是老板的亲侄子。那女人是单师傅的老婆,专门负责收货、发货。”
我恍然大悟:“这是一间家庭式的小作坊。”
老同学拍拍我的肩:“你说得对!”领着我快步向单师傅走去。到了跟前,他同单师傅打了声招呼,又将我介绍了一番。我不敢怠慢,满脸堆笑,掏出一包“椰树”烟,递了一根过去,说:“初来乍到,工作上请师傅多多指点。”
单师傅瞟了一眼我手中的香烟品牌,伸手挡了回来,说:“小伙子!跟你同学好好学,在这儿扎扎实实地干,我们不会亏待你的!”说着,已从自己口袋里摸出一支“红双喜”点上了。他喷出一口烟雾,自我解释着:“别的烟我抽不惯,就认了这个牌子的。”
老同学与他寒暄了几句,便带我回到一楼的宿舍。下午六点,开晚饭了,我拿着饭盒去厨房打饭,木案上摆放着两大盆菜肴,一盆是炒土豆丝,一盆是炒生菜,脆生生的,不见一丁点儿肉丝,也没什么油腥。大米饭盛放在一只塑料大桶里,我揭开盖看了看,米粒发黄,其间还夹杂着几颗黑黑的老鼠屎。我早已倒了胃口,只好从厨房里退出来,欲去外面的小店买一包泡面应付一餐。
那些刚下班的工人却争先恐后地往厨房里钻,打到饭菜的人端起碗吃得津津有味,顷刻间,一碗米饭就见了底,还意犹未尽地咂吧嘴唇。
老同学见怪不怪,说:“习惯成自然,习惯后就好了!”
我有些不置可否地笑笑。
翌日清晨,老同学带着我再次来到车间。今天我就要正式学习织机技术了,这门技术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简而言之,给你一台织机,一张图纸,一团毛线,要求你按图织出毛衣的前后幅及两只袖子,然后交给缝盘部缝合。
老同学教得很认真细致,我也学得专心致志。一两天下来,我已掌握了一些基本功,如开针、上梳、过梳、加减针、收夹、收领等。单师傅在一旁观察着我的进步,时不时走过来拍拍我的肩头:“小伙子,挺聪明的嘛!好好学,下个月给你计件!”我忙迭声感谢。
时光在繁忙的工作中悄然流失,不知不觉间,我进入这间工厂已差不多两个月。工厂一直未见出粮,厂内的工人早已囊中羞涩,有的连抽烟的钱都没有了,只好向单老板借支。单老板也是来者不拒,不过,每人每次最多只能预支100元。
我并不想去预支工资,心想,到出粮的时候反正少不了。老同学却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你也去预支点钱吧!明晚大伙儿要出去喝酒呢。”
“喝酒?喝什么酒?”我有些茫然地问。
“唉,到时你就明白了。”老同学说着就打牌去了。
第二天下午,尚未下班,车间的公告栏便出现了一则通知,大意是今晚全厂员工休息,不加班。我见了高兴不已,来到这间工厂以后,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早就想出去玩一会儿了,难得今晚不加班,我可要去石滩街好好逛逛呢。
当晚,我早早地冲凉,一个人美美地上街闲逛,一直玩到深夜12点多才回到工厂。我原本以为大家都早已熟睡了,却发现宿舍里灯光通明。众人一个个满脸通红,喷着满嘴的酒气,正在海阔天空地胡吹。见我进来,众人先是一怔,继而又自顾聊开了。
老同学连忙将我拉了出来,叹了一声:“你今晚去哪儿啦?到处找不着。”
“咋啦?”我疑惑地问。
老同学告诉我:“单师傅的儿子今天满周岁,今晚在滨江酒楼请客吃饭,大伙儿都去了,还送了红包,就差你一个人没去,你说你怎么……”
我明白过来,有些不以为然地说:“他请他的客,我逛我的街呗!再说,他也没请我呀!”
“你……唉!你简直就是个榆木脑袋,他那人忒小心眼,我怕他怀恨在心,伺机整治你!”
“管他呢!我要睡觉了。”我不再理睬老同学,躺在铁架床上。老同学在一旁不住地摇头。
事情果不出老同学所料。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单师傅处处跟我过不去:我的机器坏了,他老是慢吞吞的不肯过来修理;有些货明明没有质量问题,他却说不行,要拆掉重新织过。一次、两次,我都默默地忍受了,可时间一长,次数多了,我终于忍无可忍,将此事向单老板反映了。原以为单老板会不徇私情秉公处理,岂料,他说:“师傅是不会偏心的,我相信他的为人。你要好好工作,再次出现返工的毛衫,我扣你的工资!”
一时间,我满腔气愤,却无处发泄。恰在此时,老同学因家中有事,请假回去了。他这一走,我的日子愈加不好过了,单师傅想方设法变本加厉地整治我。一次,厂里接了一单“坑条扭绳”的款式。大家都知道这批货不好做,就不愿去领货。老板知道后,便吩咐单师傅安排下去,每人做一打。众人无奈,就从收发那儿领取了一打货物。轮到我去领货时,那收发却说我要多做两打,我问为什么,她说这是师傅的工作安排。
这分明是欺人太甚!我忍无可忍,便没去领货,一个人坐在织机前,忿忿地想着心事。这时,单师傅走了过来,黑着脸问:“为何不去领货做?是想罚款咋的?”
“你想罚就罚吧!有本事就炒掉我!”我大声说道,扔下手中的工具,气呼呼地下楼去了。
第二天,工友告诉我,说车间里有关于我的公告,我便去看了,大意是说我消极怠工,目无领导,不服从工作安排,现予以开除,不结算工资,即时离厂!
我怔怔地站在那里,有一股愤怒的火焰在胸间熊熊燃烧。正在此时,单师傅从老板的办公室走出来。我强抑住心中的怒火,上前问道:“你们这样做是否过分了些?”
他板着脸,扬起尖尖的下巴,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你现在已经不是我厂的员工,给我立马滚出去!”说着就要扬长而去。
我趋步上前,要求他解释清楚。他看也没看我,就伸手将我推向一边。地下一大堆物料,我绊一下,站立不稳,跌倒在地。我一时火起,想也未想,就从车间的一角顺手抄起一把铁锹,向单师傅劈头盖脸地拍下去……
后果是严重的,又值得庆幸。严重的是我此举违反了厂规,也触犯了法律;庆幸的是单师傅伤势不重,只在医院缝了几针,并无大碍。
我因此付出了不该有的代价,首先是失去了工作,其次是辛辛苦苦干了两个多月的工资分文未得,全部赔偿给对方作医疗费和营养费,这也是派出所的处理结果。
本来,我完全可以依法讨回公道,提出辞工,拿到自己应得的工资,可是,自己一时鲁莽行事,导致了错误的发生。
后来,我离开了石滩,辗转漂泊去了东莞大朗,那儿有很多毛织厂,我很轻松地找到一份工作。
再后来,听老同学告诉我,那间“新益毛织厂”最终因经营不善、管理不当,关门倒闭了。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每当夜阑人静之际,一个人畅想往事,回想起在石滩的短暂生活,总会有一缕缕难以名状的情绪浮上心际:是难忘,是辛酸,亦有淡淡的悔意和惆怅。
那年正月初八,我来到了新塘。还在家的时候,父亲就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伢子,你年纪不小了,要趁早学一门技术傍身,老是做保安,虽说工作轻松,可钱挣不多,而且吃的是青春饭,终究没有出息!”我颔首默认。父亲的话说得在情在理,况且,我早就萌生了学技术的念头,只是苦于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正当我在新塘的大街小巷四处寻找工作却一无所获之际,在石滩工作的老同学过来看望我,一见面就说:“别忙乎了,去我那儿上班吧。”老同学是在石滩的一家毛织厂上班,职位是织机,通俗的喊法叫“拉机”。老同学高兴地告诉我,他们厂这阵子招生手培训。
我欣喜万分,如溺水者在危急之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顾不上仔细盘问,便草草收拾好行李。
石滩镇距新塘有30多公里,两镇皆隶属增城市,然而,二者之间的经济状况、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却有天壤之别。
新塘镇东部毗邻东莞市,西接广州,交通大动脉107国道横贯而过,更有广深铁路、广深高速公路穿越其境,还有东江支流蜿蜒延伸,客运码头、货运码头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而石滩镇只不过是一个正在开发中的小镇,其城镇设施与街道环境跟新塘镇是远远不能媲美的。当我提着行李从中巴车上下来时,眼前所见,仿佛一下子从繁华的都市回到了闭塞落后的农村,狭窄破旧的街道尘土飞扬,两旁的建筑物灰旧阴暗,仿佛一幅八十年代的街景。
我尾随老同学顺着大街向前行,走到街道的尽头,却是一个巨大的码头,只见一条大江横在眼前,江水浩浩淼淼,一望无际,江面上渔帆点点,水鸟展翅低翔……哦,好美啊!我心里由衷地赞美,真没想到,这儿的江景竟如此迷人,让人留连忘返。
“别出神啦!往后每天都可以欣赏。”老同学拉着我的手走下码头。码头边已停泊着一艘渡轮,船头伫立着一位须发皆白的长者,他头戴斗笠,腰间系着一条白色汗巾。船上已站立着几个渡客。那长者见了我们,便问道:“二位是要过江么?”我们齐声道:“是。”便踩着跳板晃晃悠悠地上了渡轮。
长者不再等待,发动柴油机,渡轮吐着黑烟,“突突”地开往对岸而去,不大工夫,就到了对岸的码头。岸边耸立着一株擎天的古槐,槐树下有石几石凳,还摆放着一个神龛,也不知供奉着何方神明。几个同船的渡客陆续上岸,老同学领着我走在最后面。
上得岸来,我们左弯右拐穿行在狭长而幽静的小巷里,脚下皆是青青的石板路,两旁的房舍有的装修得豪华气派,也有的是低矮破旧的瓦房,墙上的石灰已经斑驳。看来,贫富悬殊在广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一样存在,惟一相同的是,这里不管是平房还是豪宅,家家户户门庭前均插放着香烛。
我们一路上默然无语,好一会儿才到达目的地。老同学指着一幢两层的楼房告诉我:“到了,就是这儿。”
这哪像是一间工厂啊?与我想象中的模样大相径庭,我定睛细细打量:这是一幢青砖瓦房,共分两层,墙壁上还依稀可辨鲜红的毛主席语录。大门一侧悬挂着一块招牌,上书“新益毛织厂”几个黑体大字。
老同学见我有些不解的模样,便笑着告诉我:“这是以前的集体食堂,闲置多年,无人过问,后来,老板就将它承租下来改作工厂。”
我问道:“这个老板以前是干什么的?”老同学说:“他以前在汕头一家毛织厂任厂长,干的时间长了,有不少熟识的客户,后来,便将那些客户挖了过来,自己回村开办了这间毛织厂。”
正说话间,一位高高瘦瘦的中年男子从里面走出来。老同学连忙上前,满脸堆笑地喊了声:“单老板!”
那人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句,乜斜眼睛,见我提着行李,问道:“你是来进厂的吧?”我正欲回答,老同学已经将我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单老板说:“我这儿本来是不招生手的,既然是你的同学,我便给你个面子,破例一次。”老同学向我使了个眼色,我心领神会,及时道了声“谢谢”。
单老板又说:“不过,既然是培训生手,总得有个规定。”他突然顿住,两眼望住我。我不明白他的意思,只好说:“请讲!”
单老板慢条斯理地说:“生手学会以后,半年内不得提出辞工,而且每个月要从工资中扣除100元,以作押金,辞工批准后一并退还给你,你同意吗?”
这个条件够苛刻的了!我在心里嘀咕着。老同学率先替我答应了。我想,依目前情形而言,我主要是学技术,也只好如此了。
老同学帮我安置好床铺,就带我来到二楼。这是一个宽敞的车间,里面摆放着数十台织机和缝盘机,十几个男女工人正在不停地忙碌着。车间的左面有一间小屋,里面坐着一位肥胖的女人,正在用电子磅秤一些毛料,看来,那是一间收发室。
一位身材颀长的青年男子正站在窗前,脖子上围挂着一条塑料软尺,身着雪白的衬衫,在车间里是那样的眩目。他同那女人有说有笑,一副旁若无人的模样。老同学告诉我:“那是我们的师傅,姓单,是老板的亲侄子。那女人是单师傅的老婆,专门负责收货、发货。”
我恍然大悟:“这是一间家庭式的小作坊。”
老同学拍拍我的肩:“你说得对!”领着我快步向单师傅走去。到了跟前,他同单师傅打了声招呼,又将我介绍了一番。我不敢怠慢,满脸堆笑,掏出一包“椰树”烟,递了一根过去,说:“初来乍到,工作上请师傅多多指点。”
单师傅瞟了一眼我手中的香烟品牌,伸手挡了回来,说:“小伙子!跟你同学好好学,在这儿扎扎实实地干,我们不会亏待你的!”说着,已从自己口袋里摸出一支“红双喜”点上了。他喷出一口烟雾,自我解释着:“别的烟我抽不惯,就认了这个牌子的。”
老同学与他寒暄了几句,便带我回到一楼的宿舍。下午六点,开晚饭了,我拿着饭盒去厨房打饭,木案上摆放着两大盆菜肴,一盆是炒土豆丝,一盆是炒生菜,脆生生的,不见一丁点儿肉丝,也没什么油腥。大米饭盛放在一只塑料大桶里,我揭开盖看了看,米粒发黄,其间还夹杂着几颗黑黑的老鼠屎。我早已倒了胃口,只好从厨房里退出来,欲去外面的小店买一包泡面应付一餐。
那些刚下班的工人却争先恐后地往厨房里钻,打到饭菜的人端起碗吃得津津有味,顷刻间,一碗米饭就见了底,还意犹未尽地咂吧嘴唇。
老同学见怪不怪,说:“习惯成自然,习惯后就好了!”
我有些不置可否地笑笑。
翌日清晨,老同学带着我再次来到车间。今天我就要正式学习织机技术了,这门技术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简而言之,给你一台织机,一张图纸,一团毛线,要求你按图织出毛衣的前后幅及两只袖子,然后交给缝盘部缝合。
老同学教得很认真细致,我也学得专心致志。一两天下来,我已掌握了一些基本功,如开针、上梳、过梳、加减针、收夹、收领等。单师傅在一旁观察着我的进步,时不时走过来拍拍我的肩头:“小伙子,挺聪明的嘛!好好学,下个月给你计件!”我忙迭声感谢。
时光在繁忙的工作中悄然流失,不知不觉间,我进入这间工厂已差不多两个月。工厂一直未见出粮,厂内的工人早已囊中羞涩,有的连抽烟的钱都没有了,只好向单老板借支。单老板也是来者不拒,不过,每人每次最多只能预支100元。
我并不想去预支工资,心想,到出粮的时候反正少不了。老同学却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你也去预支点钱吧!明晚大伙儿要出去喝酒呢。”
“喝酒?喝什么酒?”我有些茫然地问。
“唉,到时你就明白了。”老同学说着就打牌去了。
第二天下午,尚未下班,车间的公告栏便出现了一则通知,大意是今晚全厂员工休息,不加班。我见了高兴不已,来到这间工厂以后,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早就想出去玩一会儿了,难得今晚不加班,我可要去石滩街好好逛逛呢。
当晚,我早早地冲凉,一个人美美地上街闲逛,一直玩到深夜12点多才回到工厂。我原本以为大家都早已熟睡了,却发现宿舍里灯光通明。众人一个个满脸通红,喷着满嘴的酒气,正在海阔天空地胡吹。见我进来,众人先是一怔,继而又自顾聊开了。
老同学连忙将我拉了出来,叹了一声:“你今晚去哪儿啦?到处找不着。”
“咋啦?”我疑惑地问。
老同学告诉我:“单师傅的儿子今天满周岁,今晚在滨江酒楼请客吃饭,大伙儿都去了,还送了红包,就差你一个人没去,你说你怎么……”
我明白过来,有些不以为然地说:“他请他的客,我逛我的街呗!再说,他也没请我呀!”
“你……唉!你简直就是个榆木脑袋,他那人忒小心眼,我怕他怀恨在心,伺机整治你!”
“管他呢!我要睡觉了。”我不再理睬老同学,躺在铁架床上。老同学在一旁不住地摇头。
事情果不出老同学所料。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单师傅处处跟我过不去:我的机器坏了,他老是慢吞吞的不肯过来修理;有些货明明没有质量问题,他却说不行,要拆掉重新织过。一次、两次,我都默默地忍受了,可时间一长,次数多了,我终于忍无可忍,将此事向单老板反映了。原以为单老板会不徇私情秉公处理,岂料,他说:“师傅是不会偏心的,我相信他的为人。你要好好工作,再次出现返工的毛衫,我扣你的工资!”
一时间,我满腔气愤,却无处发泄。恰在此时,老同学因家中有事,请假回去了。他这一走,我的日子愈加不好过了,单师傅想方设法变本加厉地整治我。一次,厂里接了一单“坑条扭绳”的款式。大家都知道这批货不好做,就不愿去领货。老板知道后,便吩咐单师傅安排下去,每人做一打。众人无奈,就从收发那儿领取了一打货物。轮到我去领货时,那收发却说我要多做两打,我问为什么,她说这是师傅的工作安排。
这分明是欺人太甚!我忍无可忍,便没去领货,一个人坐在织机前,忿忿地想着心事。这时,单师傅走了过来,黑着脸问:“为何不去领货做?是想罚款咋的?”
“你想罚就罚吧!有本事就炒掉我!”我大声说道,扔下手中的工具,气呼呼地下楼去了。
第二天,工友告诉我,说车间里有关于我的公告,我便去看了,大意是说我消极怠工,目无领导,不服从工作安排,现予以开除,不结算工资,即时离厂!
我怔怔地站在那里,有一股愤怒的火焰在胸间熊熊燃烧。正在此时,单师傅从老板的办公室走出来。我强抑住心中的怒火,上前问道:“你们这样做是否过分了些?”
他板着脸,扬起尖尖的下巴,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你现在已经不是我厂的员工,给我立马滚出去!”说着就要扬长而去。
我趋步上前,要求他解释清楚。他看也没看我,就伸手将我推向一边。地下一大堆物料,我绊一下,站立不稳,跌倒在地。我一时火起,想也未想,就从车间的一角顺手抄起一把铁锹,向单师傅劈头盖脸地拍下去……
后果是严重的,又值得庆幸。严重的是我此举违反了厂规,也触犯了法律;庆幸的是单师傅伤势不重,只在医院缝了几针,并无大碍。
我因此付出了不该有的代价,首先是失去了工作,其次是辛辛苦苦干了两个多月的工资分文未得,全部赔偿给对方作医疗费和营养费,这也是派出所的处理结果。
本来,我完全可以依法讨回公道,提出辞工,拿到自己应得的工资,可是,自己一时鲁莽行事,导致了错误的发生。
后来,我离开了石滩,辗转漂泊去了东莞大朗,那儿有很多毛织厂,我很轻松地找到一份工作。
再后来,听老同学告诉我,那间“新益毛织厂”最终因经营不善、管理不当,关门倒闭了。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每当夜阑人静之际,一个人畅想往事,回想起在石滩的短暂生活,总会有一缕缕难以名状的情绪浮上心际:是难忘,是辛酸,亦有淡淡的悔意和惆怅。